《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1.作者谈及青少年时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时,运用外貌描写,分别描述了自己和“同舍生”的服饰,这是怎样的写法?他借此赠给马生的精神礼物是什么?
【答案】对比(或“反衬”)。锦衣玉食只是外在肤浅的享受,知识才是人生的至味。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出相关的语句,分析概括作答。文中同舍生是“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而作者当时是“缊袍敝衣”,这是一种对比手法。作者着力描写富家子弟衣饰的华美,目的是反衬自己粗劣的服饰,同自己俭朴的生活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自己“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此他要告诉给马生的道理就是知识才是人最好的精神粮食,而锦衣玉食只是外在的物质享受。
2.作者“缊袍敝衣”,处在“皆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1)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要树立目标,有所追求,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充实而快乐。为实现这个目标,所有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
(示例2)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诸多困难与痛苦,我们都能坦然面对。
(示例3)他以学习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优越的生活条件,专心好学,实在是难能可贵。
【解析】
【详解】
这是开放性试题。解答时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谈出自己得到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如果能从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互相攀比吃穿这一角度说一说,效果会更好。示例:文中宋濂先生不贪图物质享受,不在意客观条件的艰苦,不和同学进行外在物质的攀比,他更在意的是精
神追求,他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身的努力使得他专心致学,以学习为乐,这种学习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小石潭记练习题(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穷冬裂风              穷冬:______
(2)至,四支僵劲不能动  舍:______
(3)白玉之环            腰:______
(4)故有所览,省记      辄:______
(5)一说,使与书俱      为:______
4.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余从师也/惟予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B.形诸梦/乃记之去(《小石潭记》)
C.衾拥覆,久而乃和/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6.(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7.结合(甲)文宋濂早年求学的故事,说说(乙)文中“少时之岁月为可惜”给你的启示。
【答案】
3.    (1)深冬,隆冬    (2)学舍、书馆    (3)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4)就    (5)作,写   
4.C
5.(1)(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2)这以后我才感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小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6.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重点将自己从师学习时的条件之艰苦与同舍生的奢华作对比;【乙】文既有“我”少时借书读之专与长大后藏书多而读书少的对比,也有黄生与自己在借书这件事上彼此不同遭遇的对比。
7.示例:宋濂早年向别人借书并亲手抄写,不辞路途遥远向名师请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勤奋努力才有后来的成就。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要远远优于宋濂、袁枚当年,因此更应当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解析】
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词类活用词,腰: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4.A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表顺承。D既然这样,那么。C项“以”介词分别为“用”和“凭借”之意。
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逆旅:旅店。日:每日然后:既然这样,那么。”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6.考查对对比写法的理解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写法,甲文写当代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反面强调了勤苦学习的必要性。“日有廪稍之供”是与上文生活条件之苦对比,“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云云是与上文求师之难对比,“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云云,与上文借书之难对比。通过对比,人们很清楚地看出当今太学生在读书、求师、生活等几个方面,都比作者当年的求学条件优越得多,但却业有未精,德有未成。乙文,课文为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藏书(物)者和借书(物)者对书的不同态度和心理的对比;(2)“我”幼时遇张氏吝书之不幸与黄生遇“我”公书之幸的对比;(3)“我”年少时借书苦读与做官后有书不读的对比。
7.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少时之岁月为可惜”意思是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甲文中的宋濂青少年时代,面对求学求师的艰难,都能一一克服,才有后来的成就。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要远远优于宋濂、袁枚当年,因此更应当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点睛】
参考译文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乙,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前往借阅,他不
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景。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白的蛀虫和灰的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以后我才感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小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大不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不幸碰上张氏呢,还是黄生有幸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迅速。
()写了这一篇(借书),()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8.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人多以书假余/非木柿/故大将降大任于人也
B.益慕圣贤道/莲出淤泥而不染/河曲智叟笑而止
C.肤皲裂而不知/食不饱,力不/不为外人道也
D.中有足乐者/皆美于徐公/光先帝遗德
9.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苫等重重困难。
B.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
C.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
D.好的品德修养是作者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作者得以“遍观书”,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预君子之列”。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答案】
8.A
9.C
10.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解析】
8.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A.是,均翻译为“这样”;B.之,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指愚公;C.足:脚/足够/值得。D.以,介词“因为”的意思/认为/连词“用来”。故选A。
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第一段写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其勤且艰的好学精神。画波浪线的句子,并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并没有表现出他的机智。故C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