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赤子
在我国古代有“礼莫重于丧”之说。我国主流文化儒家有重视伦理、礼乐教化、崇拜祖先、提倡“孝道”和“仁道”等传统。传统的丧葬礼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礼仪系统。传统丧葬礼仪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着很强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人的“入土为安”、“落叶归根”、“魂归故里”等传统丧葬观念和祖国民族、家乡故土和亲人朋友观念交集在一起,是他们融合在骨子里、血液里的情感和需要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土者,人之所命者也”、“葬之言藏也……使其形体全而灵魂得安,则其子孙盛而祭祀不绝,此自然之理也《朱子全书》。”故火葬焚尸并不被汉族人民认可和接受,汉族地区以土葬最为普遍。国家在城市推行火化,一般人仍在火化后把骨灰运回故乡实行土葬,让死者“入土为安”、“魂归故里”。老百姓的这样做其实是传统向政府妥协的权宜之计。中国人无论其年轻时漂泊多远、官职多高、成就多大,都会在年老或死亡后返回故乡而“叶落归根”。蒋介石的临终遗言是:“安葬故里”。他的儿子蒋经国也希望葬于奉化老家母亲的墓旁。遗憾的是蒋介石父子的遗体至今放在台湾慈湖蒋家陵寝,尚未安葬!
邓紫棋和华晨宇他们都希望魂归故里,他们在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二、传统丧葬礼仪体现和发挥“孝文化”社会教化功能
儒家历来宣扬孝道、重视孝道。传统丧葬礼仪很多环节都体现“孝”的传统文化。《孝经》说:“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死生之义备,孝子之事亲终”。《孝经》中对孝子的具体行为也有详细规定:“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孝子动停行止、言谈服饰、时日安排等等,皆被纳入礼仪的规定之内。如果是对死者生前没有尽孝的人,宗族长辈还会利用丧葬仪式教育不孝子孙。本人去年亲历该种情景:我大姨的娘家人寒冬腊月里让其最不孝的大儿子光着脚在雪地里手捧姨妈遗像跟随送葬队伍行走,几乎所有亲戚和村民都同步教导自己的子女晚辈要趁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敬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当今和谐社会目标之一,现代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正是需要重视孝道、弘扬孝道的时代。
三、传统丧葬礼仪把丧、葬、祭结合在一起,强化血脉亲缘关系,传承中华家文化
中国社会是家族社会。中国人祭祀祖先、崇拜祖先。传统丧葬礼仪把丧、葬、祭结合在一起,所有丧、葬、祭祀仪式都是在整个家族参与和协作中举行。病人还在病危期间,全部家族人员无论远近都会赶去探望。咽气鞭炮一响,全家族人都会主动送钱送物,聚集在一起商议丧事如何办理,最后一定是在全家族成员的通力合作中顺利办完丧事。在看似繁琐的丧葬礼仪活动中,中
丧葬礼仪试论我国传统丧葬礼仪的社会功能
中国最难的绕口令陈立云
(邵阳市艺术学校,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中国的传统丧葬礼仪具有中国民族特,很多仪式都体现出很强的社会功能。中国人多沿袭传统的丧葬礼仪习俗,选择土葬。当代中国丧葬改革应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循序渐进进行,创造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民族特的现代丧葬礼仪文化。
醉眼看世界
关键词:丧葬礼仪;传统文化;民族性;社会功能第三封信
中图分类号:K 8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5)03-0127-01
国人的血缘和家族关系增强,体会到了家族血缘相继的神圣性和家庭家族生命的完整性。“上无愧祖先,
下不负子孙”成为国人对家庭和家人负责的重要信念,中国家庭和中国社会因此稳定和谐。
四、传统丧葬及时通过各种仪式对遗属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和“心理慰藉”
中国是一个伦理情感浓厚的国家,亲人死亡给人们以沉重心理打击和感情创伤,多种负性情绪出现并且迅速混杂交合一起。部分人因此迅速崩溃而导致新的死亡事件。传统丧葬礼仪通过活动对遗属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和“心理慰藉”。在进行丧葬仪式的过程中,丧者家属的心理不适和哀伤程度大大降低了。例如,丧葬礼仪活动转移了丧亲者的注意力,以免其过度悲伤;焚烧纸钱和死者生前衣物等,在生者和死者之间建立起可以沟通的桥梁,生者可以尽情地表达和宣泄自己对死者的不舍和悲痛之情,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亲人死亡事实;亲友们聚集一起,互相劝慰和诉说,生者们不良情绪多了一条宣泄渠道,心理不适能够及时得到缓解。这些仪式的心理支持功能可以在现代心理学上到依据,本质上都是比较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和技术。
中华民族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文化,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点,钱穆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所以,“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但是“礼,时为大”(《礼记》)。“礼”必须与现代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故我国现代丧葬改革在保持本民族特基础上,既尊重传统丧葬文化观念,又体恤老百姓的天性之情,依靠而不脱离众、引导而不强制众,使得现代中国人以更具中华民族特,更具人道、人性与人文特点的丧葬礼仪安葬死者、安抚生者、祭奠先人。
参考文献:
[1]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十大品牌卫浴[2]王倩倩;《湖南丧葬习俗的孝文化研究》.[3]龙江;《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文化价值观》.[4]西汉戴德等;《孝经》、《中庸》、《礼记》
.
社会观察
127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