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青海海东地区)的丧事风俗
1.寿材
旧时,年过五旬,人们在生前即张罗给自己做一副像样的棺材,谓之“做寿材”, 俗谓之“盖大房”。挑选松、柏、柳等木料,请来手艺高明的“ 掌尺”〈木工中的技艺精湛者〉,选择闰年闰月、黄道吉日,开斧造材。造材中选择木料的讲究是“铁盖铜帮豆腐底”, 即以柏木为盖,松木为帮,薄薄的柳木板为底。其意在于“速朽”, 早日化土,早日超生。
寿材的木工做好后,还要请漆画的高手油画装饰一番,材头画上一进两院或三院的院落房屋,门旁有金童玉女,楹联常书:“有花有酒春常在,无月无灯夜自明 " 之句,横额为 “五世其昌”。材盖上书“ 乾元亨利贞” ( 男性〉或 “坤柔顺利贞”〈女性〉五字,写在直径约 15 、 16 厘米的圆圈内。材帮则绘以龙〈男性〉风〈女性〉或书八个寿字,谓之“八寿团”。材脚则绘上莲花、云纹。有的人在材盖下,还要加盖一薄木板,上绘 “北斗七星 ”, 谓之“七星盖”。
寿材既成,众亲友前来祝贺,谓之“贺寿材”。老人穿上寿衣〈又名老衣〉,接受儿孙亲友的拜贺,设酒宴招待亲友。
2、喜丧泪丧
青海土著汉族将丧事分为喜丧与泪丧两种,操办的方式也大不一样。历谓喜丧,即指老人年过六旬 ,家事己成,有儿有女,无牵无挂而去者。亲友在吊唁时,哀而不悲,既悼且贺。僧道诵经,超度亡灵,比较起来要大操大办一番,例如要设酒宴待客,可猜拳行令。在送灵前夕,请平弦好家,唱曲儿“送行”。给孙儿的孝帽上缀上红布一小块,给重孙的孝帽红布上再放一小块绿布,谓之“ 披红带绿,福寿全归 ” 。
泪丧则指英年早逝,事业未成,甚至上有父母,下有年幼儿女,其死亡犹如梁摧柱折,给家中带来极严重的后果者。亲友在吊唁时既悲且哀,奠仪尽量从厚,含慰问周济之意,丧事不事声张,不大操大办,不饮酒吃席,整个过程是在极其悲怆的气氛中进行的。丧葬礼仪
3、倒头祭
女孩子怎么画亡人断气后,急在口中含以珊湖、珍珠、金银饰物、冰糖、茶叶〈贫穷人家,没有金银珠宝,只好放点茶 叶〉等,谓之 “含宝 ”, 然后请一有经验的中年亲属或孝子亲自给亡人穿好衣服,用一根红绸〈布〉带子系在亡人腰中由两人提起,头脚各有人抬起,放在堂屋正中,
脸上盖以“蒙目巾”,在用木板临时搭的床上,头外脚内仰面挺放,谓之 “寿终正寝”〈妇女则谓之“内寝” 〉。这时赶快蒸好一副面桃或馒头,献在祭桌上,谓之“倒头献子”;并献上两碗米饭,中间直插一双用白纸裹糊的筷手,谓之“倒头饭”;供桌下面置一供烧纸接灰用的陶盆,谓之“烧纸盆盆”, 点灯、烧香、化表、烧纸钱,谓之“烧黄昏纸”。这些算是对亡人的初步祭奠。
4、居丧
居丧是为逝者穿戴衣服的礼俗。亲人逝世后,先请家户内或邻居乡友脱去逝者(称升天)身上的华丽衣服,摘去身上的金、银首饰等装饰品后整容、净身穿服(穿三、五、七、九、十一、十三件单数棉织寿衣,一般不穿彩寿衣),加盖纸衣,头裹布纱,口含金银手饰或铜币,在左右手掌上各带六个面饼(称饼)。后将逝者安置在临时搭建的床位上。
家庭自制牛排腌制方法
5、报丧
丧事之家,请来亲友中的若干人为职客,其中一 人任“丧官”, 负责指挥安排,第一件事是对
外报丧,报丧分“口头”或“下白帖” 两种形式。一般在农村,中下人家均要由孝子在职、客陪同下,用口头形式,给主要亲友,特别是死者 的 “娘家”、“外家”, 亲自报丧。报丧者不得进入大门,先由职客敲门呼叫,孝子向大门跪伏在地,职客代向被邀家人略述亡人死亡时辰,及祭奠日期等,邀请吊唁。孝子叩首不揭而起,告辞而去。书面形式是用白纸书写“ 白帖子 ”, 其略曰:“敬讣哀告者。家严〈慈〉某公〈太君〉于某月日不幸逝世,享年若干岁,某等待奉无状,百身莫赎。兹拟于某月日将安窀穸,先期某日敬设家奠。伏祈莅临,葛胜衔感。孤〈哀〉子某某泣血稽颖” 。亦有的人家,在大门口竖一面白纸黑字的“丧牌 ”, 其略曰:“不孝男某某,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先考〈姚〉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 (内寝〉,享年若干。定于某日起吊唁、家祭。不孝男某某泣血稽颖” 。
6、破孝
一般老人在病中时,就由家人事先买好白布一二匹,待老人去世的次日凌晨,就将自布撕分成约 9 × 18 寸〈含有长久之意〉的白布巾供人们佩带,谓之“破孝”。子女及儿媳、女婿等则要穿孝衫、戴褡头,长子则要戴麻孝一一戴麻冠、穿麻鞋、扎麻带、背麻绳,麻绳是用约 3 厘米直径的粗绳 ,结成井字形,井字形绳下是一张粗麻纸,上书“欲报之德 昊天罔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极” 八个大字,背在背上。以上子女及亲人穿戴孝服谓之“成孝”。凡是家人穿孝服,亲戚或孝巾者谓之“满孝”;凡是给前来祭奠的亲友送孝巾者谓之“见祭而孝”:凡是泪丧之家,只由子女戴孝,而其他家人、亲友不戴孝者谓之“家内孝” 或“ 不出门孝”。
7、戴孝
人逝世第二天,孝子贤孙剃头披麻戴孝,长子身穿全套麻装、腰系草带、手持丧棒,其他孝子身穿白布衫、孝女身穿蓝布衫、头戴长孝布,脚穿缝麻布鞋,以示成服孝道。
8、守孝
为表达孝道,后人昼夜跪在草铺上轮流守护灵柩,以表达深深的哀思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9、请亡
怎么制作qq空间请亡,是青海东部农业区汉、土、藏等民族在操办丧事过程中普遍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般在人去世后的第二天下午,太阳落山之前,由丧主(亡人家族推选或亡人生前指定的丧事主管人,通常是有经验,有威望的老者)主持,参加丧事的所有人员排成一长队,头
顶长白孝,孝子(亡者大儿子)双手拿亡者遗像走在队伍最前,由吹唢呐者带领,到巷口或村子路边跪拜。据说这样可以迎请亡人灵魂到家中灵堂中,供前来参加丧事的人员祭拜。
请亡过程中,有些人家请喇嘛念经,有些人家请道士念经。一些人家邀请喇嘛、道士各自念经。
10、祭奠
一般丧事设祭 1~3 日,最多有 5 日者。夏日则短 ,冬日则长。中等人家要请 2~4 名吹鼓手〈演奏琐呐、云锣等乐器〉,坐于庭院对大门口的一隅。凡是吊唁者入门,即由吹鼓手奏乐,丧官职客前趋迎接。吊唁者一般是“盒儿祭祀”一份〈猪肉 1~2 斤,烧纸香表,礼盒一个内装 8 样干果〉;己亲厚友可再加挽幛一副〈上书“驾鹤西归” 、“音容宛在”等字〉、馒头一副〈每个约半斤重,共 12 个〉;女婿女儿还要以“金银 斗”、“童男女 ”献祭。已出嫁的姑娘,进门前放声大哭,献羊、献猪、献长纸冥钱、金银斗、白鹤、花圈等祭奠品。
在矩形abcd中吊唁者到灵前献上祭品,焚香化衰,跪拜致祭,其时孝子孝女等则哭泣致哀,祭毕哭止。
由职客引吊者入席,每客大肉粉汤若一碗、米饭一碗、酸汤一碗,俗谓之“汤米三碗”;亦有以“六碗 ”、“八盘”待客者,均视丧家家境而定。席间由丧官引孝子拉一丧杖,垂首躬身至吊客前行礼一一跪地叩首而不揖拜,吊客则报以一揖而已。
在祭奠的最后一日,还要举行一次家内亲人为主的祭祀活动,谓之“家祭”。家祭时,除焚香化表,跪拜如仪之外,还要读“ 祭文”, 祭文的内容,由致祭者的身分不同而异,大致是颂扬亡者功德,表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