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丧葬礼仪与习俗之民间丧仪篇(1)
相对于统治者确定的丧葬礼俗来说,民间丧仪与礼制规定存在一定相容性也存在一定的相异性。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去看,礼制性丧仪是对长期以来在民间形成的具有规范性作用丧仪的制度化和固定化,对民俗学者来说,这应该是属于常识性问题。但我们研究具体丧仪时,却往往出现这种现象:以礼制丧仪去比照民间丧仪,然后判定谁具有更大的真实性,谁的历史更悠久。在得出结论时,本末倒置地认定,民间丧仪是对礼制丧仪的模仿和抄袭。殊不知,正是读书人这种礼制丧仪先入为主并以之为标准的思维方式,在极大程度上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使民间丧仪之类的习俗,始终处于礼制丧仪等典籍文化的阴影之中。而事实上,民间丧仪对民间丧葬文化在操作上的影响,要远大于礼制丧仪,它所覆盖的地域、人口、民族也比礼制丧仪不知要大多少。正是这种在民间广为流行,老百姓在主导习俗不变但在具体处置时随时又可以有所变通的民间丧仪,千百年来一直伴随着广大的民众将自己的亲人送往世界的彼岸,完成信仰的过程。
我们大家都知道,丧葬与婚姻一样在民间被称为喜事,只是婚姻称红喜事,而丧葬称白喜事。在山东,对于自然老死的人,称“老喜丧”,表达的并不是绝对的悲哀,而是对于亲人将圆的所有公式
要去往彼岸的喜悦。加上年高老死在家庭和死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很高,所以丧仪总是很隆重,同时,同时又具有一些必须完成的程序。但是,中国丧俗中的民间丧仪具有明显的历史、地域、民族等差异,它是一个宠杂的系统,要给予完整的概括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根据一些主导线索,对它的重要程序,给以简单地介绍。
一、 送终处丧
1、送终
自然老死也是一件喜事,所以,在老人病重之后,民间的习俗是尽量尽快通知不在身边的子女,尤其是儿子或嫡长孙,必须到齐。病人弥留之际儿孙辈都守在床前,听取遗言,直到亲眼目睹亲人去世,俗称“送终”,这是非常圆满的事。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所以“无人送终”成了民间骂人的话,意谓断子绝孙。
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
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有的地方也把死老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往会受人非议。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如果死者之上还有长辈,死时,也不移入正庭。在许多地方,人死之后,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烧落气纸'。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未死时,则禁止哭泣。
2、更衣
在老人去世前要沐浴更衣,叫穿寿衣。去世后要给死者嘴巴塞一口米饭或放一块银元,叫“满口饭”和“含口钱”。像山东等地在老人去世前要不断地喊叫“爹(或娘)!您别走啊,别撇下俺不管了!”一直喊到停止呼吸为止,称“叫魂”。更衣就在这些习俗过程中完成。否则老人光着身子走会感到终生遗憾的。
3、点引路灯
老人去世后丧家赶紧用棉纸制作纸灯,蘸上香油,点上一盏又一盏的纸灯,直到大门外,俗称“引路灯”,也叫“随身灯”、“长明灯”等。目的是帮助死者到另一个世界报到。因为在民间中想象中,死者的阴间是阴暗不明的。此俗宋明时极为盛行,《金瓶梅》第六回写武大去世后“灵前点起一盏随身灯”。《清平山堂话本》卷二《快嘴李翠莲记》也说:“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民社北平指南》载:“旧式丧礼,人死更夜,停尸于床,合家举哀,焚纸锞,曰‘领魂纸。’床前燃灯,曰‘引魂灯’”。
4、停尸丧葬礼仪
老人去世后由子女将其尸体移放于专门设置的“尸床”,也称“灵床”上。灵床须旋转在中堂或前堂右侧。床头须冲着屋当门。一般情况下,停尸于中堂的后半间,而前半间则立即布置成灵堂,以便作吊唁之用。
5、招魂
停尸之后行招魂礼。挂上魂帛、魂幡,幡上串起与死者岁数相等的纸钱,在门前或登上屋顶呼喊招魂。之后是将纸马和死者的旧衣物送往宅外,浙江金华一带是送往路口烧掉。山假如失去三天光明
东叫“指路”,金华等地叫“送无常”。 死者的尸体安排就绪之后,就要举行招魂仪式。据说,客死在他乡的魂魄,不到归途。这个魂魄就会像他的尸体一样停留在异乡,受着无穷无尽的凄苦。他也不能享受香烟的奉祀、食物的供养和经文的超度。这个孤魂就会成为一个最悲惨的饿鬼,永远轮回于异地,长久地漂泊,没有投胎转生的希望。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招魂仪式的举行,必须选择一个相当的日子。到了那天,丧家就在门前树起招魂幡,或者挂上魂帛。有的地方亲属还要登上屋顶呼喊招魂,让死者的灵魂回家来。据说,这是满族等游牧民族的遗风,在草原上,如果看到哪座帐篷前立起了大幡,就知道哪家死了人,大家就都来吊唁,帮助料理丧事。后来这成了满族人普遍的丧俗。
6、报丧
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人死后民间即迅速请风水先生择定殡葬日期、葬地等等,俗也称“山人批书”。范祖述《杭俗遗风》载:“凡人逝世,先叫阴阳门,春名为山人批书。批书者,选择人殓之时辰,及月建的呼之宜避者。”民间也有不择日期,于三日后即成殓出殡的。山人批书后即派人到亲友家讣告死讯,叫“报丧”。报丧可以说分式方程教案>汽车凹陷
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死者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吊唁会和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叩首。江浙一带习俗,报丧时报丧者无论晴雨都倒挟一把雨伞,到亲友家后则将伞倒倚门外墙上,亲友一见便知是报告噩耗的,因此,不需寒暄。
我把你当猫你却二、入殓成服
在民间大小殓全称入殓,它不仅是一项最重要的仪式,也是一个过程,由浴尸,入殓、成服、守灵、接三、吊孝等组成,是出殡前必须完成的内容。
1、浴尸
这是给死者最后一次洗浴身体,以让死者干干净净到另一个世界去。浴尸不是真正的洗浴,而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有的地方由“棺材头”即收尸抬棺者专门负责,有的则是死者的儿女按序醮水为死者象征性地擦拭。在江南则盛行买水浴尸,即孝子提水具到河边,后随
一人执伞遮盖,孝子投一文钱于水中,然后取水回家给死者沐身。买水浴身的习俗在壮族等许多少数民族中也盛行。浴尸时民间还行开光明仪式,其实是擦洗眼睛,目的是让死者在下辈子不致瞎眼。《满汉礼俗》载,浴尸后,“又拿一碗水,用一块新棉花,蘸这水,将亡人的眼睛擦洗擦洗,叫做开光,这是孝子亲手做的事,别人不管。说是死人若不开光,那下辈子必是瞎子。
2、入殓
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般是头朝里脚朝外。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