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迎龙艺
正月十五迎龙艺-关于春节的散文
说龙艺之前,先说过年放假这事儿。过年绝对是一段快乐的放假时光,可是我一直深深遗憾官方的春节年休假无法安排到正月十五,如果允许,这个大年可就快乐逍遥到高潮啦!
如今过年,年味淡薄了,就我自己主观感受而言,节后上班总是意犹未尽,眼巴巴等候正月十五马上到来,念念不忘正月十五龙艺闹元宵。在我心里,只有龙艺才能够给我享受过年的高潮快感。据说龙艺始于明末清初,是我的老家——闽南漳州平和县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老家县城小溪镇是福建省唯一被命名为“中国龙艺之乡”的乡镇。龙艺一般由“龙头”、“龙段”、“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和龙尾的扎制、装饰以及舞蹈动作略同于传统“舞龙”。早前的龙艺,龙段由数十块“艺板”连接而成,每块木艺板
称“节”。每节长约3米,宽约0.3米,木制。每节艺板上用竹、木、纸、绢等材料扎成楼、阁、舟、车模样,点缀花卉草虫鱼和彩灯,中间站一位10岁以下童男女,全部按戏曲人物打扮,称“艺旦”。各节艺板之间有木制旋纽连接,活动自如,蜿蜒成龙。艺棚的装饰和艺旦的打扮非常讲究华丽铺装,电力照明从原始的火把、灯笼、瓦斯灯一直到现在的日光灯、节日霓虹灯、LED灯,火光四射,活力十足。龙艺出游称“迎艺”,同时锣鼓阵结伴,配套有彩灯队、彩旗队、彩车队、舞狮队、锣鼓队等,伴有广播歌曲,场面更为壮观。龙艺像一尾硕大无比、活灵活现的龙,穿越了平和县城各个主干街道,龙艺队所到之处,沿路的商家
、居民心甘情愿花大把的钱,燃放烟花鞭炮,炸得越响亮,感觉越快乐,越有幸福成就感。
从我年少懵懂年纪至今,每年春节元宵夜,县城的人们万众一心翘首期待就是龙艺活动,全城的人们早早扒拉吃
完晚餐,瞩目期待传说中的龙艺。龙艺常常是有钱的村庄或者乡镇名义组织筹办。好年景也许就多扎一、两只,哪个村子有钱的人多,带头大哥敢耍大牌的,龙艺也许就多扎几米长,每年龙艺数量不等,记忆中双龙出游的情景比较多。这就给我们评头论足,比较欣赏的机会了。当夜幕完全拉开帷幕,龙艺浩浩荡荡穿越县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无孔不入的大年气息直逼五腑六脏,恰那时四面八方的爆竹烟花炸响了,漫天火光,星汉灿烂。节日的高潮几乎是在晚上八九点钟之间掀起,这段高潮抵达的时辰,平和大地之床震撼起来,平和的夜空摇晃着烟火斑斓的蚊帐。人们几乎是倾巢而出,附近乡镇的人们也趁机赶来县城凑热闹,人山人海,记忆里,仿佛那时节,全世界的人们都出来亮相了,街上都是怀春的少男少女们故意拥挤摩擦、浑水摸鱼,随处可见帅哥靓妹,老爸老妈这一辈的人们也是满脸欢喜、笑声招呼声不断,爷爷奶奶那些长辈们,更是
返老还童的模样,全部站出大门,在街头巷尾显眼处谈笑过年的幸福事儿。所有的人们,全都流露出被年折腾兴奋得脸颊潮红的好模样。这样过年够凶够猛,龙艺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传说中驱逐年兽的“封神演义三招”:红,火光和炸响。整个县城成了欢乐的海洋,呈现出普天同庆闹元宵盛大欢乐气氛。
哎,有没有龙艺就是不一样!
爷爷奶奶返老还童啦龙艺就此成为我童年记忆最清晰、最深刻的大年烙印。三十年后的今天,四十不惑的我,恍然发现我最初的梦想,原来一直幻想成为稳站龙艺高高在上的小仙童。现在过年,哪里还会有这样的高潮快感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