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和王勃《别薛华》古诗词比较阅读
阅读唐代的两首送别诗,完成小题。
送梓州①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②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③,巴人讼芋田。
文翁④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①梓州:李使君将要赴任之地,是四川少数民族聚居之地。②树杪:树梢③梓州妇女按时向官府交纳橦木花织成的布匹④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
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送梓州李使君》作简要赏析。王维 送别
2.这两首送别诗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就其不同处作简要赏析。
【答案】
1.参考答案:①虚写(想象):首联没有实写眼前送别之地的景物,而是虚写李使君将要赴任之地的自然风光。②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动静结合),写出梓州气象阔大的自然风光。③用典。
尾联用典,以文翁拟李使君,委婉得体地表达了对朋友的劝勉。
2.参考答案:《送梓州李使君》是寓勉励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文翁……”句,写希望李使君效法文翁,翻新教化,恪尽职守,有所作为。
《别薛华》是写与挚友别离的悲苦心情,及对挚友深厚的情意。“穷”“独”,将穷路凄孤送挚友的悲苦心情,表达得十分真切。“同漂泊”“共苦幸”则表达了对友人“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本题是针对整首诗歌设题的,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分析手法,小到一句中的修辞,大到整首诗所运用的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反衬等都可以分析。这是一首投赠诗,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诗以即景生情,抒发惜别心绪,也兼写蜀中的风景土俗。开头四句写梓州山林奇胜。首联运用了虚写的手法,没有实写眼前送别之地的景物,而是虚写李使君将要赴任之地的自然风光。还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
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动静结合),写出梓州气象阔大的自然风光。五、六两句写“汉女巴人”之风俗;七、八句用典,以文翁拟李使君,委婉得体地表达了对朋友的劝勉。也寓意不能因为此地僻陋,人民难治而改变文翁教化之策。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送梓州李使君》这是一首投赠诗,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诗以即景生情,抒发惜别心绪,也兼写蜀中的风景土俗。开头四句写梓州山林奇胜;五、六两句写“汉女巴人”之风俗;七、八句以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比拟李使君;寓意不能因为此地僻陋,人民难治而改变文翁教化之策。本首诗是寓勉励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文翁……”句,写希望李使君效法文翁,翻新教化,恪尽职守,有所作为。
《别薛华》是写与挚友别离的悲苦心情,及对挚友深厚的情意。“穷”“独”,将穷路凄孤送挚友的悲苦心情,表达得十分真切。“同漂泊”“共苦幸”则表达了对友人“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