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笔下洒脱的送别
盛世大唐,诗仙李白的送别,显得格外的让人耳目一新。他与汪伦的离别,喜大过忧,行云流水间,尽显洒脱。没有别离,没有惜别,忽然听到的岸上歌声,才想起来与朋友的情谊,竟然深过了这千尺潭水。
王维 送别赠汪伦
作者:李白 (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诗佛笔下期盼的送别
诗佛王维的笔下写出的送别,唯有在首句淡淡的点出了一个“送”字,后面再无离别的字眼,用了一个问句,结束了本诗:王孙归不归?
刚刚送走,就急切的问何时归来,惜别之情,从他期盼着再次归来的念想中,浓浓的渗透出来。
送 别
作者:王维 (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王维笔下最深挚的送别
王维的另一首送别诗,被谱成曲广为传唱,故而,它又被称为“渭城曲”、“阳关三叠”。这首诗表达出来的离别情,要浓厚许多。濛濛晨雨,青青杨柳,把酒送别,劝酒之词更是新颖:再喝一杯,不为别的,只因为出了阳关,再无故人共饮。情谊之深,显而易见。所以这一首诗,注定不会被我们遗忘。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高适笔下豪迈的送别
边塞诗人高适在送别琴师董庭兰时,其实是很不得志的,到处流浪,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是在这首诗中,他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离别的赠言说的激昂慷慨,鼓舞人心。黄沙漫天,染黄了千里白云,北风呼啸,落雪纷纷,有雁南飞。不要担心前面的路上遇不到知己,天下又有谁不认识你呢?
这是多么带正能量的送别!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王昌龄笔下磊落的送别
王昌龄的笔下,首先铺开的是一幅吴江夜雨图,雨笼罩着江面,寒气顺着江河在夜里浸染了吴地,如此浩大的气魄,烘托出了清晨送客时的黯淡气氛。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来,请告
诉他们,我的心,依旧犹如玉壶一般冰清玉洁。王昌龄托辛渐带给亲友的口信,不是报平安,而是传达自己依然不改初心,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开篇铺出来的浩大的画卷,更加映衬了出了自己的磊落坦荡。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王勃笔下宏大的送别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出的送别,是更为宏大开阔的送别。三秦到五津,海内到天涯,天南地北,纵横捭阖,变化无穷,而深厚的情谊,并没有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它是永恒的,是无所不在。
天涯海角,人各一方,情深似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卢纶笔下凄婉的送别
或许,卢纶的这首送别诗,才想说真正意思上的送别诗。卢纶与李瑞,都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浩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乱世中的友谊,更让人觉得弥足珍贵,所以,在这个衰草连天的冬天,此次的分别,竟然有一种前路茫然之感:战火纷飞,风尘依旧,何时,又能再见?
凄凄别离情,徒然而生。
送李瑞
作者:卢纶(唐)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8.钱起笔下最具禅理的送别
这是盛唐时期,钱起送别出使大唐的僧人时所作。
彼时,唐代国力强盛,日本派了不少遣唐使来到中国,还有不少僧人同来学习文化、技艺,求取佛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诗中先写了来时的路途遥远,归途的邈远,并没有写到别离,而诗中的“随缘”、“法舟”、“禅寂”、“梵声”都是佛教术语,与所送之人身份
契合。尾句“一灯影”、“眼中明”更是充满了禅理:世人看到的,是伴随僧人离去的小舟上的一盏孤灯,哪里曾看见,他的眼中,是学成归去豁然开朗的明亮!这也间接的告诉我们:盛唐的文化,吸引了许多世人前来瞻仰学习!
作为文明古国的大中华,它的风采是迷人,它也从来不吝啬,敞开了胸襟,供世人瞻仰,供世人临摹!
送僧归日本
作者:钱起(唐)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