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蓝光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 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有些随葬品有五六十件,但有些随葬品极少;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随葬品达58件之多。这些现象说明了( )
A.生产力发展,墓葬文化相似
B.氏族内部分化,封建等级出现
C.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D.国家已经产生,阶级压迫出现
2. 西周时期,天子把爵位、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又通过与异姓贵族的世代联姻,将地方异姓诸侯变为周王室的亲戚,以此加强周王室与异姓贵族、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联系。这些做法有利于
A.异姓贵族取得祭祀祖宗的特权
B.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维护周王室为中心的统治秩序
D.阶层流动促进当时的社会转型
3. 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由此说明了
A.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
B.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C.权力的重心不断下移
D.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4. 《史记·苏秦列传》中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源于( )
A.战国时期商业活跃
B.生产力的发展
C.国内市场局部统一
D.统治者的重视
5. 据史料记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征兵征粮经常达不到定额,民众对官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新法”中的( )
A.重农抑商
B.废除特权
C.奖励耕战
D.厉行法治
6. 周朝时确立了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而废除谥法。秦始皇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
A.文化统一
B.以法治国
C.皇位世袭
D.皇帝独尊
7. 汉高祖初期“自天子不能俱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而到了文景时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乘历牝者(母马)摈而不得会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奉行休养生息促进了经济发展
B.采取汉承秦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实行编户齐民增加了财政收入
D.推行郡国并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8. 秦汉时期取名呈现出新取向,以武字、勇字命名的有蒙武、苏武等;以霸字、雄字命名的有霸、杨雄等;以胜字、广字命名的有陈胜、李广等;以兴字、奋字命名的有阴兴、张奋等;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的有赵广汉、张安世等。这现象体现了当时( )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
B.主流思想文化内涵发展变化
C.尚武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D.中央集权影响社会生活变迁
9.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根源在于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君主专制制度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10. 魏晋时期中原地区胡床广为流行,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一种胡服)渐成主流,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北民大量南迁
B.商品经济繁荣
C.胡汉已无界限
D.民族交融加强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修史兴盛,其中家史类著作在世家大族中大量出现,而作为家史 典型代表的家传和家谱的撰修是当时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家传撰修多通过一些细微小事铺叙描写家族人物事迹,宣扬祖先容止风度,弘扬先祖德行功业,选材鲜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有较鲜明的文学性。这反映出当时( )
A.文学日益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B.重视记忆传承的史学传统形成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冲击
D.重视门第和炫耀家族成为风气
12. 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宰相会议所做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这一变化( )
A.强化了三省权力
B.加强了权力监督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规范了决策程序
13. 《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
A.安史之乱的过程
B.藩镇割据的局面
C.农民起义的情况
D.宦官专权的形势
14.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15. 如表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润州、常州、苏州和湖州的户数变化。据此推论( )
典籍
时间
户数
《旧唐书·地理志》
唐贞观年间(627—649)
72000户
《新唐书·地理志》
唐天宝年间(742—756)
354000户
《元和郡县制》
唐元和年间(806—820)
164000户
A.政权更替扩大南北经济差距
B.社会环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
C.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开发
D.土地兼并推动赋税制度调整
16. 高丽学者把三纲五常视为天定的秩序、人的根本,尤倡孝道。《高丽史·成宗世家》载:“九年秋九月丙子,教曰:凡理国家,必先务本,务本莫过于孝。”这可用来说明( )
A.中国儒学对朝鲜的影响
B.朝鲜典章制度仿效中国
C.朝鲜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中华文化圈已基本形成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动和大分化,各种政治力量推出自己的思想家作为代言人;同时,七国争雄,各诸侯国招贤纳士,养士之风盛行,出现人才流动的局面,促进了思想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摘编自白毅《中国古代教育史概要》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哪些新兴阶级?
(3)根据材料三,指出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概括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政府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
——孙家洲、王文涛《利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三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选官制度。如下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并指出秦中央集权国家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上面三幅图所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19. 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伴随着多种形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
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长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
材料二 从官军干部检之,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
——岑仲勉《隋唐史》
为了正确地引导和管理互市活动,保障正常、公正的贸易秩序,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禀给”。
——摘编自杨华双《唐朝开明述略》
(1)据材料一,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和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开明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阴兴
隋代和唐初
中唐及晚唐
北方水利
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
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
南方水利
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
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墓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