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文言实词理解
  一、读一读: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50例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
  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你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粮食,人家可能会以为你吝啬。
  2.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徐有功纵逆党。
  误:按照
  正:审理
  译文:曾和皇甫文备一起审理案件,皇甫文备诬告徐有功放纵反叛朝廷的团伙。
  3.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误:报告
  正:回复
  译文: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
  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误:卑鄙
  正:边境
  译文:一个人树立了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5.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
  误:向北
  正:失败
  译文:要是让他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
  6.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误:比较
  正:近来
  译文: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7.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误:生病
  正:担心,忧虑
  译文: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8.师退,次于召陵。
  误:依次
  正: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后退,驻扎在召陵。
  9.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误:兴趣
  正:通“促”,赶快
  译文:贼兵本来就不是我主上的敌手,为何不赶快投降?
  10.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存在
  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1.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
  误:借给
  正:宽恕
  译文:如果宽恕而不杀他,那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
  12.楚庄王谋事而当,臣莫能逮。
  误:捉拿
  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3.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误:耽误
  正:沉迷
  译文: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
  14.蠲其赋,州人德之。
  误:恩德
  正:感激
  译文:免除了这项赋税,富州百姓感激他。
  15.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误:许多
  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16.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误:夺取
  正:改变
  译文: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
  17.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误:阿附
  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被容许的。
  18.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
  误:讨伐
  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19.统过,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
  误:拜访
  正:咨询
  译文:仲长统拜访高,高优厚地招待仲长统,并拿当前的一些大事咨询他。
  20.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误:干涉
  正: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1.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误:经过
  正: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22.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
  误:简略
  正:选拔
  译文:选拔孝道德行出众的太学诸生坐在大堂之上,沉迷酗酒、不遵守教化的人一律除名。
  23.义康矫诏召入祖道,收付廷尉。
  误:矫正
  正:假托,诈称
  译文:义康假传诏令召道济入朝参加祭祀活动,逮捕他交付廷尉。
  24.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误:怜悯
  正:夸耀
  译文: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好意思夸耀自己的功德。
  25.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误:禁止
  正: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26.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
  误:捐助
  正:舍弃,除去
  译文:有人能偿还,就不要他们还利息;贫困的人,立即把借据给他们。
  27.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
  误:讲课
  正:督促
  译文:秋冬之季督促老百姓收获,官民都富裕起来。
  28.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误:离开
  正:通“罹”,遭遇
  译文:外部遭受了项羽焚烧的灾难,内部遭遇了牧童失火的祸患。
  29.民不胜掠,自诬服。
  误:掠夺
  正:拷打
  译文: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伏罪。
  30.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
  误:违背
  正:迎接
  译文:将军快步跑出,在大门外迎接他。
  31.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
  误:亲人
  正:父母
  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
  32.窦太后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
阴兴
  误:谦让
  正:责备
  译文:窦太后不喜欢儒术,她出了赵绾和王臧的过失,责备皇上。
  33.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误:看待
  正:比较
  译文:和萧何、韩信相比,其危害疑忌相去能有多远呢?
  34.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
  误:推脱
  正:如果
  译文:母亲如果不顺心,有时端坐着不说话,周丰就显得非常害怕。
  35.及重此事,恚望滋甚。
  误:期望
  正:埋怨,责怪
  译文: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
  36.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误:危险
  正:端正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面对面蹲坐着,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37.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误:轻微
  正:如果没有
  译文: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了进言的人。
  38.未尝见其喜愠之,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误:陷害
  正:欺骗
  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没有欺骗(我们)的。  39.性刚嫉恶,与物多忤。
  误:事物
  正:别人
  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40.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
  误:幸运
  正:希望
  译文:只希望时间长了,世人或许哀怜我。
  41.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
  误:邀请
  正:半路拦截
  译文:赵方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半路拦截敌军,杀敌一千多人。
  42.用故人荐,出淮间杜杲幕。
  误:利用
  正:因为
  译文:因为老朋友推荐,他出任驻淮地将帅杜杲的幕僚。
  43.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
  误:尤其
  正:指责,怪罪
  译文:人们不责怪他的攫取,反而称赞他贤能。
  44.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
  误:欺骗
  正:忧患
  译文:不久因国内平安无忧,逐渐增加了骄奢自满的情绪。
  45.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误:牢狱
  正:案件
  译文:只有钱若水怀疑此事,留下这案子,好几天不判决。
  46.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误:赞美
  正:辅佐
  译文:公琰志向忠诚儒雅,应当是能与我一起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人。
  47.遮虏骑使不得前,因得开都门。
  误:遮盖
  正:拦截
  译文:拦截敌人的骑兵使他们不能前进,就能打开城门。
  48.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误:质量
  正:问,请教
  译文: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
  49.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误:治理
  正:太平,
  译文:国家、祸乱、兴盛、衰亡的旧迹,做君王的可用来作为借鉴。
  50.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误:安排
  正:放弃,丢弃
  译文:大王放下齐国而去攻打越国,那么齐国早已平定鲁国了。
  二、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思明,字士瞻。思明颖悟过人,读书日记千言。至元十九年,由侍仪司舍人辟御史台掾,又辟尚书省掾。左丞相阿合马既死,世祖追咎其奸欺,命尚书簿问遗孽。一日,召右丞何荣祖、左丞马绍,尽输其赃以入,思明抱牍从,日已昏,命读之,自昏达曙,帝听忘疲,曰:“读人吐音,大似侍仪舍人。”右丞对曰:“正由舍人选为掾。”帝奇之,曰:“斯人可用。”明日,擢为大都路治中。
  仁宗即位,浮屠妙总统有宠,敕中书官其弟五品,思明执不可。帝大怒,召见切责之,对曰:“选法,天下公器。径路一开,来者杂沓。故宁违旨获戾,不忍隳祖宗成宪,使四方得窥陛下浅深也。”帝心然其言,而业已许之,曰
:“卿可姑与之,后勿为例。”乃为万亿库提举,不与散官。久之,近臣疾其执法峭直,日构谗间,出为
工部尚书。帝问左右曰:“张士瞻居工部,得无怏怏乎?”对曰:“勤政如初。”帝嘉叹之,命授宣政院副使。五年,除西京宣慰使。岭北戍士多贫者,岁凶,相挺为变,思明威惠并行,边境乃安。因疏和林运粮不便事十一条,帝劳以端砚上尊。
  会左丞相哈散辞职,帝不允,其请益坚,帝诘之曰:“何为而辞?”对曰:“臣自揆才薄,恐误陛下国事,若必欲任臣,愿荐一人为助。”帝问:“为谁?朕能从汝。”哈散再拜谢曰:“臣愿得张思明。”即日拜思明中书参知政事。(选自《元史·张思明》,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侍仪司舍人辟御史台掾辟:征召
  B.帝大怒,召见切责之切:急切
  C.张士瞻居工部,得无怏怏乎怏怏:不高兴
  D.臣自揆才薄,恐误陛下国事揆:揣度,估量
  答案 B
  解析 切:严厉。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命尚书簿问遗孽问:追查
  B.卿可姑与之与:赞成
  C.不忍隳祖宗成宪隳:毁坏
  D.岁凶,相挺为变凶:收成不好
  答案 B
  解析 与:动词,给。
  【参考译文】
  张思明,字士瞻。张思明聪明过人,每天读书能记诵千言。至元十九年,以侍仪司舍人的身份被征召为御史台掾,后又被征召为尚书省掾。左丞相阿合马死后,世祖追查他奸欺的罪行,命令尚书簿追查他的余党。一天,皇帝召见右丞何荣祖、左丞马绍,把他所有的赃物运入宫中,张思明抱着文件跟随进宫,当时天已近黄昏,皇上命令张思明读文件,从黄昏一直读到天亮,皇帝仔细地听着,忘记了疲劳,
问:“读书人的吐字发音,很像侍仪舍人。”右丞回答说:“他正是在做侍仪司舍人时被征召上来的。”皇帝很欣赏张思明的才能,说:“这人可以任用。”第二天,任命张思明为大都路治中。
  仁宗即位,和尚妙总统被皇帝宠幸,命令中书省给他的弟弟封五品官,张思明坚决不答应。皇帝大怒,召见张思明,严厉地斥责他,张思明回答说:“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天下的公器。小路一开,进来的人就杂而多。所以我宁可违抗皇上的旨意而获罪,也不忍心毁坏祖宗的成法,让天下的老百姓得以窥测陛下的深浅。”皇帝心里认为他的话是对的,然而已经许诺了妙总统,说:“你姑且给他这个职位吧,下不为例。”于是任命其弟为万亿库提举,不给具体官职。过了一段时间,皇帝身边的大臣憎恨张思明执法严峻刚直,每天造谣离间,因而他离开中枢出任工部尚书。仁宗问左右的人:“张士瞻在工部没有不高兴吗?”臣下回答说:“还像当初一样勤政。”仁宗嘉许赞叹,命令授张思明宣政院副使。五年,授官西京宣慰使。岭北戍边的士兵大多是贫困的人,由于年成不好,相继铤而走险发动叛乱,张思明恩威并施,边境才得以。于是上疏奏议和林运粮不方便事十一条,皇帝以端砚和上等的酒樽犒劳他。
  恰逢左丞相哈散辞职,皇帝不答应,哈散请辞的意愿更坚决,皇帝反问他说:“为什么要辞职?”哈散回答说
:“我估量自己的才能浅薄,恐怕耽误皇帝的国事,如果一定要任命臣,希望推荐一人作为自己的助手。”皇帝问
“是谁?朕一定答应你。”哈散再拜谢说:“臣愿得张思明。”当日就授予张思明中书参知政事的官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睿宗立,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