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征文5篇
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征文1
最近,我们县里掀起了一场“垃圾革命”。我觉得挺新鲜的,便问妈妈:“垃圾怎么革命?”妈妈告诉我:“现在城市里垃圾产生的数量太多了,比如我们天台一天就有300多吨,所以,我们要来一场‘革命’,先从垃圾分类开始,减少垃圾量。” 其实,我们学校就是垃圾分类示范学校,校园里摆放着红、绿、蓝、灰的彩垃圾桶,教室里都是垃圾分类的黑板报,教育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那么,垃圾到底如何“革命”呢?原来,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废纸、金属、塑料等属于可回收物,我们先把它们放入蓝的垃圾桶,再送到回收站,让它获得再利用的价值。废电池、温度计等是有害垃圾,我们把它放入红垃圾桶。果皮蔬菜、剩菜剩饭、变质食品等是易腐垃圾,我们使用绿的垃圾桶。烟蒂、餐巾、尿片等属于其他垃圾,我们用灰垃圾桶。
为了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我又到网上查了资料,另外,我还去了行政执法局了解我们县里垃圾分类的开展情况。目前,我们县城区共有71个垃圾分类试点,南屏乡和雷峰乡垃圾分类都做得有声有。
县里正在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厂,今年10月就可以投入使用,按产生的热值计算,一天焚烧400吨生活垃圾,将可发近__度电,节约80吨左右的标媒。还在建一座餐厨垃圾处理站,能把那些可腐的垃圾提炼成乙醇,据说每100吨餐厨垃圾可产出生物柴油2吨呢。
我想,只要我们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就不再是令人讨厌、一无是处的“污染源”了!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征文2
在杭州的某条街道边,有四个垃圾桶兄弟,他们分别是:可回收老大、其他老二、厨余三弟、有害四弟。可回收老大喜欢吃: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而其他二哥喜欢吃: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厨余三弟喜欢吃: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还有我们的有害四弟喜欢吃: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食品。
这天,兄弟四个又来到马路边吃的了。没过多久,一个叔叔拿着一袋装有有剩饭有剩菜的袋子,居然把它投到了可回收垃圾箱里。可回收垃圾箱顿时发出一阵声音,哎呦,这是什么食物啊?那么难吃!又过了一会,一个拿着四块电池的小妹妹跑过来,居然把它扔到了厨余垃圾箱里,厨余垃圾箱发出一阵*声:哇哇
哇哇!我想吃的不是这个啊!几分钟后,一个年轻人跑来,把装着废纸的袋子看也不看地扔到有害垃圾箱里,有害垃圾箱哭着说:啊!这是什么东西啊?真恶心!
一天,一个环保小天使从天而降,看到这样的情景,自言自语地说:哎呀,现在的人怎么这样啊?乱扔
垃圾!如果一直这样的话,那就收垃圾的叔叔阿姨们就麻烦了,要把这个投回垃圾箱,又要把它投到那里.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叫人们把垃圾投到相应的垃圾箱内。
第二天,人们看到每个垃圾箱外都有几行字,可回收垃圾箱外写着: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其他垃圾箱外写着: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厨余垃圾箱外写着: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有害垃圾箱外写着: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当人们看到这些字时,纷纷把自己投错的垃圾投回正确的垃圾箱里。
有了环保小天使的标语,收垃圾的叔叔阿姨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而且杭州的马路边也干净多了!
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担忧和抱怨,而是要有行动。垃圾分类从我们身边小事做起,垃圾分类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建设一个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吧!
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征文3
绿环保征文在小镇的大街小巷还未贴满红底黑字的宣传告示时,老龙和
三轮车早已教会了人们垃圾分类。
吱呀作响的旧三轮,载着一个矍铄老头,人唤老龙,或许他本姓不是“龙”,只是人们见他耳背,叫顺了。
“收废品——”冗长,又回转,尾音故意拖得长,经了风霜的沙哑嗓子,和着晨露和微风,吹进每个人的耳朵,一嗓过后,小镇的一天才算正式开始。
留存大大小小的纸盒,铺*一天一天的报纸,成果是或多或少的硬币。举手便能化腐朽为所需,依劳动取所得,自立又环保,纸盒子与空瓶子往往能决定童年糖果的数量。
老龙的'吆喝又响起了。孩子们从玩耍的聚集中散开,各自奔向自家的院落,复又聚拢,身后拖着个大纸箱,与小小身形相称,俏皮又滑稽,“有废品呀——过来收哟——”舞动双臂,扯着嗓子叫住旧三轮,往往一声还不够,要两声,声音似线,拉着快要远走的三轮。
三轮车的刹车松了,停下来,会“吱”一声。耳朵背的人会把声音故意抬得高,“慢点儿,一个个来。”老龙的提醒也比常人分量重,孩子们乖巧地站成一列,年幼的我在队中骄傲又兴奋,努力地将脖子上仰,老龙正对着我笑,酱的脸似被雕刻,阳光照及每一寸坎坷,盘根似的枯瘦手接过,折叠成细长状,置于杆秤间,动作徐缓,秤砣的位置一点点地向秤梢挪,*衡时,徐徐吐了口气,复又弯腰,拎起另一个,虔诚得像手执天*的正义之神。而
空瓶子向来就是你说几个便是几个,连着编织袋一齐扔进旧三轮,小孩子是不会说谎的,老龙深信。
路边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只墨绿铁箱。白油漆刷着“旧衣回收”,四字方正得很,孤零零地杵在那儿,行
人匆匆,绿皮箱也极少得到关注。一天,老龙路过,停车驻足,仔细研究,目不识丁的他拽住一位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意思,“哦,收旧衣的。”学生与他比划了半天,老龙才明白。想来那时也是汶川地震后重建的一两年,时值隆冬,遥想蜀地应更寒,老龙便号召人们拾掇孩子小的、些许时候不穿不用的衣服,塞进绿皮箱里,大抵是他*素待人和善,不诈不欺,人们也都愿拨拉出些时间,整理,洗净,曝干,叠齐整了,郑重地放进绿皮箱,绿皮箱渐渐由空变满。那年,老龙一直套着洗得发白的灰外套,终是没见那件轻易不常穿的黑棉袄,应该是捐了吧。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常有吃不完的食物过期了,老龙心疼地看着粮食被糟蹋,骂声“作孽”,夕日欲颓之时,翻捡垃圾箱,撕开包装,掰碎,撒在草地上,犒劳了地上的小虫和天上的飞鸟,来回往复,人们也争着效仿。老人们把坏了的豆制品碾碎,埋在树周围,滋润了一方土地,楼下的枇杷分外甜,柿子也照眼红。果实流光之时,不忘加一句“老龙教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龙更聋了,灰黑的发早已被风吹白,小镇也从曾经的寡淡苍白变得流光溢彩,曾几何时,老龙臂弯上多了个红袖章,认真地琢磨起垃圾分类,“废电池过期药不能乱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