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学习活动设计
1.预习反馈,整合资源
(1)明确《古诗三首》所写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重阳节(2)回顾二年级《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理解何为“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元日》描绘了宋代新年的三个习俗:放爆竹、喝屠苏酒、挂桃符。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交流习俗的演变,如挂桃符逐渐演变为了如今的贴春联。
《清明》描绘了清明扫墓的节日习俗,根据以往课程经验和生活经历,学生补充清明习俗,如踏青、放风筝、撞鸡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此外还有敬老、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
(4)了解创作背景,描述节日场景,体会作者情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创作背景:创作此诗时,王安石正是宋朝的宰相。为了让百姓有更好的生活,他推行了变法。元日这一天,王安石看到家家户户热闹地过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而发。充满了万象更新、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背景:这首诗描绘的是杜牧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境。孤身行路,触景伤怀,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本诗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创作背景: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遇到“佳节”就爆发出来,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2.学习《元日》,授人以渔
(1)读通古诗
诵读《元日》,读准字音,读出二二三节奏。
(2)理解诗句
思考《元日》写了怎样的节日场景?借助注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围绕“放爆竹”、“喝屠苏酒”、“挂桃符”这三个习俗想象并交流诗中描绘的节日场景。
(3)体会情感
结合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看到万象更新、合家团圆,积极向上的心情,并通过朗读尝试读出作者的心情。
(4)熟读成诵
运用配乐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做到熟读成诵。
3.总结方法,自主学习
(1)师生总结《元日》的学习方法。
读通古诗——读懂古诗——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2)运用方法,借助注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学习《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同学交流古诗中的节日场景和作者的情感。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评。
(4)当堂背诵,默写《清明》。
4.比较发现,融会贯通
(1)三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预设:都是写的传统节日;都通过描写过节场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2)三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
预设:三首诗写的都是节日里的情景,但因时间不同、习俗不同,
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5.拓展阅读,活动铺垫
对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进行拓展,如杜牧的《秋夕》、欧阳修的《元夕》,为“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做铺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