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清明》的教学反思
古诗《清明》的教学反思
古诗《清明》是晚唐诗人杜牧写的绝句。全诗在语言上浅白如话,没有用任何的典故,也不到一个装饰的词,纯是白描,连语序、句子也好像极其平易,先写时令其后,次写人物心情,末两句则是行人与牧童的简单对话,平平常常的一首诗,好像并不是什么大手笔,却有着其它诗不能比及的独特魅力。它本来是安排在二年级补充课本中的一首古诗,在教材中它是中高年级才学的一首古诗。而在这次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会教中,把这首古诗安排在二年级,加上自己本身也比较忙,说实话心里没底。
古诗名为清明,这就让我想到了二年级下册识字1中,就有这样一组词语:清明、扫墓、踏青。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一开始,就出示:清明、扫墓、踏青。让学生读一读,再说一说清明节我们会做些什么活动,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熟悉的场景中来了。我就直接引入了这首古诗《清明》,让学生和我一起写课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
初读古诗,让学生自己读古诗。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读古诗时,带着要求去读。读完之后,检查生字词。用“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部分学习很有热情。
细读古诗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自由读,想一想自己在读古诗时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相机画出相应的图画,并且让学生说说古诗意思。做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要让学生理解这首古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就试着通过图画的方式来帮助理解是不是能达到理解的效果。在这过程中,我还设计了让学生借助书后的相关解释理解古诗,这主要是考虑到这是一篇课外补充读本上的古诗,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通过一系列的尝试,在这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我想如果在课上,再出示一首古诗让学生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理解。可能这节课的效果更好一些。
由于时间紧迫,我的设计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改进。
第二篇:古诗《清明》教学反思 周宝珍
古诗《清明》教学反思周宝珍
古诗《清明》教学反思
周宝珍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学习经典诵读,目的是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理解并背诵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清明》时,我注重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古诗时,采用多种方式读,如:自由读、同桌读、范读,小组读、男女赛读,使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慢慢喜欢上古诗。
这首诗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有关。课前我调查了学生,学生对清明节的习俗知道很少,甚至部分学生不知道。所以我在本节课开头设计了清明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习俗文化。在教学诗意时,我结合制作的课件,让学生看到春天花红柳绿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在教学诗意时,鼓励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学诗意。在学习古诗后,我让学生跟着视频资料读,学生积极性较高,效果很好。
教完之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总是有些遗憾,比如:播放视频时,出了一点儿小故障,比
预料的效果差了点儿。已学的电脑知识还解决不了这个小故障,真是悔恨自己知识还是少啊,应该多学一些。再如:学生在老师示范下,能读准节奏、停顿,但是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还不够。再如:我认为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没有预料的高,教学时,可能自己的激情还不够。教学是门艺术,永无止境,今后我要多学习。
第三篇:古诗两首《清明》(模版)
古诗两首《清明》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 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搜集宋代诗人苏轼和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以及“咏春”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交流资料
1 自由背诵喜欢的古诗,激发兴趣。
2 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通过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你对苏轼、杜牧有了哪些了解?
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 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能诗善画,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 揭题:(点击课件)《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说说你看画后的感受。
3 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流,扫除理解障碍。
3.说说你读懂了哪几句诗的意思,还有哪些问题?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 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 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后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小结
这是为惠崇和尚《春江晓景》图所写的题画诗,诗中依据画面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竹、桃花、蒌蒿、芦芽,一派早春欣欣向荣景象。但诗人并不局限于画面的意境,而是写出视觉之外所感觉到的春的气息,从鸭子在水上嬉戏感知春江水暖,又联想到暖流中“河豚欲上”,
把画写活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 对照画面朗读。
2 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六)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桃花三两枝
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河豚欲上时〖〗(想象)
(观察)
三、学习《清明》
1 自由读,边读边初步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
2 小组合作学习。
(1)内容:理解诗句意思,将不明白的地方在组内和同学讨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