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1945年9月发行的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大幅特写的蒋介石意气风发,而此时的他正在重庆与进行一场难以实现和平的谈判。这场谈判难以实现和平的最主要原因是( )
元好问简介A.双方没能制定有效的谈判方案
B.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C.“双十协定”不符合人民的利益
D.内战在谈判时已全面爆发年会暖场音乐
2.1946年10月10号,一著名民主人士见报纸上登载消息“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北平国军已成“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B.和平建国方案不符合中国国情
C.国民党的和谈邀请遭到共产党抵制
D.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协议
3.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针对的是( )
A.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内战爆发初期敌强我弱的形势八年级上册历史
C.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消灭
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4.1947年,画家石鲁随部队撤离延安,转战黄土高原,在行军途中,他目睹了率军与国民党追兵从容周旋的历史性场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重温当时的这个情景,构思并创作了一幅画,该画的名字应为(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解放南京 D.淮海战役
5.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中写道: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前提是( )
A.解放区实行了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6.蒋介石认为中国共产党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政府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7.“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该作战方针指导的战役是(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8.人民解放军战将粟裕在某次战役之后,于“万马腾欢”之时,填《沁园春》一阕:“杯高举,望军民莫醉,鞭指江南。”这次战役是( )
A.淮海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9.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注册数量统计表。该表说明了( )
时间 | 注册工厂数(家) |
1913—1915 | 124 |
1916—1919 | 375 |
A.列强加快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10.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金国秀 33亿元 | 27万多人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人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②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下列表格中的哪项组合能充分印证这一观点( )
A.A B.B C.C D.D
12.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这反映了( )
A.民主政治确立 B.纺织技术改进
C.社会生活变迁 D.开埠范围扩大
13.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洲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没有太大的分歧”。这主要是因为( )
A.学子们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C.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D.清政府无力支付科举考试的费用
14.观察表格“洋务时期所办主要学堂”,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年代 | 名称 | 地点 | 备注 |
1862 | 京师同文馆 | 北京 | 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
男虎配什么属相最好1864 | 广州同文馆 | 广州 | 招满汉八旗子弟16人,汉人世家子弟4人,年龄在20岁以下,学制三年 |
1881 | 北洋水师学堂 | 天津 | 主修驾驶、管轮,学制五年 |
1887 | 广东水陆师学堂 | 广州 | 中西兼学,在堂学习2年,后派各营供职 |
1880 | 天津电报学堂 | 天津 | 兼修理论和技术 |
1894 | 天津西医学堂 | 天津 | 附近设天津总医院 |
A.全部设在通商口岸所在的大城市
B.体现了对西方语言、制度的学习
C.凸显了西方科学技术对华的传播
D.反映了第一次战争的深远影响
15.下图是徐悲鸿1940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技法表现劳动者形象,气势磅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
A.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 B.乡村社会的淳朴民风
C.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D.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
二、非选择题(16题23分,17题16分,18题16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开始——力量对比】宜居性
材料一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两党力量对比表
国民党 | 共产党 | |
拥有军队 | 约430万人 | 约127万人 |
武器装备 | 接收100多万日军的装备,获得美国大量武器 | 基本上是步 |
拥有人口 | 3亿多 | 1亿多 |
拥有地区 |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两党力量对比情况。(3分)
【——得道多助】
材料二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
第十一条 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
……
(2)指出材料二属于哪一文件的内容。(2分)根据这一文件解放区实行了什么样的土地制度?(2分)该制度与解放战争有何关系?(2分)
【出其不意——战略反攻】
材料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