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阅读真题《寄江州白司马》含答案
(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 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 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
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1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的能力。B.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
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故选B。
相信未来诗歌
【16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
翻译
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和风采。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不到送书的鸿雁;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赏析
这首诗与高二上册《琵琶行》一诗结合起来考察,是新高考诗歌鉴赏的一个动向。广大考生应该注意课内课外知识整合考察这一形式。
寄:两人相隔两地,想起友人,将诗写好寄给对方。这是一首杨巨源写给远在江州白居易的诗。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首联两个问句,明白如话。你在江州一切还平安如意吧?东林寺住的舒服不舒服?普通朋友问不出那么贴心的话。首联两人深情厚谊溢于言表。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颔联紧承首联关切之语而写,是虚写。听说湓浦江那个地方像衣带环绕,风景秀丽。听说庐山比香炉峰还要高耸,风光无限。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岁晏”指一年将尽的时候。到了年末,你也没有写诗给我,两人之间的音讯中断。“病鹤”指白居易。你一个人远在江州,还有病在身,你每天都朝长安远望,希望能够得到君王的眷顾。但是却总不如意。杨巨源在这里想象白居易被贬之后清苦的困难生活,流露出对友人深深的同情。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尾联告诫友人,不要陷入佛教思想,不要四大皆空,要相信时来运转,未来的政治前途依然很远大。尾联直接提出诗人的担心,期望友人振作,相信未来可期。
首联颔联表达了对身处远方的友人的深切思念。颈联与尾联开解朋友。虽然现状不好,但是要相信未来前途依旧远大。全诗用友人之间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切的友情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