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式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完整版)
课题
《外国诗两首》
时间
节次
   
主备人
谭欣
来源
部编版语文教材七下第19课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七年级
授课教师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七年级阅读的认识的相关要求是: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表分析
本课由两篇诗歌组成,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象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未选择的路》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在学习本首诗歌时要让学生知道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指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诗句的品析,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引导学生体会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外国诗两首》是七下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能够对孩子的心灵有所启迪。本课两首诗歌语言文字易读,篇幅都不太长,都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教材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的作品。这首诗没有运用具体意象表达情感,短短八行,都是劝告的口吻,以平等的语气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当现实生活与想象不相符合时,应该具有“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的积极乐观情怀。《未选择的路》则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作品。此作品表面波澜不惊,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是表达人们共同的感受。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路这一具体的形象,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进而阐发了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主题。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的学生正处于建立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本文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学会抒发对生活的和命运的感悟。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赏析能力,经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对于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很难体会作者感情,语言表达能力略差,在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和体会文章情感上则需要教师多去引导和启发。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诵,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品析重点句子,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揣摩诗歌语言,理解两诗所蕴含的哲理
评价
任务
1大部分同学通过朗读和重点句子品析,能够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2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学生,能够通过揣摩诗歌语言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初步体会到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
这些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
亚历山大·普希金,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写作背景:
丑小鸭是安徒生的真实写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作者的经历有关系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 当生活欺骗了你时: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3 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体验。)
1.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须要镇静、相信未来
3.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一方面诗人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所以没有必要消极悲观。
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其代表作有诗集有《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1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相信未来诗歌展    表面:自然界的道路
路                              象征
      实际:暗示人生之路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
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结合本诗的另一个版本谈谈你的感受。
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可惜我作为一名过客,
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
极目遥望一条路的去处, 直到它在灌木丛中隐没。
我走了笫二条,它也不坏,
而且说不定更加值得, 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
不过这点也难比较出来,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
那天早晨两条路是一样的, 都撒满落叶,还没踩下足迹。 啊,我把第一条路留待来日! 尽管我明白:路是连着路的, 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
此后不论岁月流逝多少,
我提起此事总要伴一声叹息:
两条路在林中分了道,而我呢,
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 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
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诗人念念不忘未选择的路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重在写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板书设计
                        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        不合格[        ]
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