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3⽇)——鸦⽚战争的导⽕索
1、英国⾛私鸦⽚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的:打开中国市场。
2、鸦⽚⾛私对中国的危害:导致⽩银外流,物价上涨;军队战⽃⼒削弱;威胁到清政府统治。
3、林则徐禁烟的⽬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的危害给我们的启⽰:远离,珍爱⽣命。
鸦⽚战争
1、1840年6⽉—1842年8⽉
2、《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主要内容:①、割⾹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岸;④、英商进出⼝货物缴纳的税款,
如何省电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鸦⽚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能。
第⼆课第⼆次鸦⽚战争(1856.10—1860.10)
1、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2、⽕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北京,⽕烧圆明园。
4、在第⼆次鸦⽚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150多万平⽅千⽶。(《瑷珲条约》割占领⼟⾯积)
5、第⼆次鸦⽚战争的影响:进⼀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太平军抗击洋队1851年,洪秀全在⾦⽥村发动农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1862年9⽉,在慈溪的战⽃中,太平军击毙洋队头⽬华尔,严惩了洋队。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第三课左宗棠收复x疆
1、陕⽢总督左宗棠“塞防”与“海防”并重,⼒主收复x疆;
八年级上册历史2、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督办x疆军务,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3、1878年,除伊犁外,x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4、1884年在x疆设⽴⾏省。
第四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时间:1894年—1895年。
2、黄海⼤战:邓世昌牺牲(“此⽇漫挥天下泪,有公⾜壮海军威。”)。。
3、结果:①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本;赔款⽩银2亿两;增辟通商⼝岸(外国资本主义势⼒深⼊中国内地);允许⽇本在华开设⼯⼚(标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产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侵略程度更深⼀层,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台湾今已归⽇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经割让给⽇本。“颐和园⼜搭天棚”是说颐和园⾥还在继续进⾏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联系在⼀起,说明清王朝统治者的腐败⽆能。
第五课⼋国联军侵华与《⾟丑条约》(英、美、⽇、法、德、意、奥)
1、义和团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2、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国联军侵略中国并占领北京。
3、《⾟丑条约》(1901年)的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4.5亿两⽩银,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民参加反帝运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具);③拆毁⼤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居住。影响:《⾟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四次⼤规模侵华战争给我们的深刻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第六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2、代表⼈物:中央——恭亲王奕䜣;地⽅——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
古埃及文化3、⼝号:前期以“⾃强”为⼝号,后期以“求富”为⼝号。
4、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②、创办民⽤⼯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③、筹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近代第⼀所新式学校:京师同⽂馆)。
5、性质:洋务运动是⼀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救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发⽣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产经验,培养了技术⼒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公车上书:1895年,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9⽉(共103天,⼜称“百⽇维新”)
2、⼈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仁)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政治⽅⾯:改⾰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维新⼈⼠;经济⽅⾯:⿎励私⼈兴办⼯矿企业;思想、⽂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才,翻译西⽅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等。
4、失败原因:①维新派脱离⼴⼤⼈民众,只依靠⼀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以慈禧太后为⾸的封建顽固势⼒的反对和破坏。
5、谭嗣同的绝命词:“有⼼杀贼,⽆⼒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回答:①“有⼼杀贼”的贼指的是谁?以慈禧太后为⾸的顽固派②维新派为什么“ ⽆⼒回天”?①维新派脱离⼴⼤⼈民众,只依靠⼀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以慈禧太后为⾸的封建顽固势⼒过于强⼤。③我们应该向谭嗣同学习些什么?学习为他进步事业不怕流⾎牺牲的献⾝精神;⽢愿为变法流⾎牺牲的决⼼和视死如归、⼤义凛然的精神;⽢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课
兴中会:中国第⼀个资产阶级⾰命团体。1894年,孙中⼭创办于美国檀⾹⼭。
中国同盟会:(1905年)1地点:⽇本东京; 2、领导⼈:孙中⼭
3、性质:中国第⼀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命政党
4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5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民国,平均地权”,
6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领导⾟亥⾰命的指导思想。)
⾟亥⾰命:1、武昌起义:1911年10⽉10⽇爆发,史称这次⾰命为⾟亥⾰命。
2、、中华民国的成⽴:1912年1⽉1号(即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在南京就任临时⼤总统。
3、袁世凯窃取⾟亥⾰命胜利果实,建⽴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4、⾟亥⾰命的历史意义:⾟亥⾰命*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
5、性质:⾟亥⾰命是⼀次伟⼤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命。
6、正确评价:⾟亥⾰命既有成功的⼀⾯(⾟亥⾰命*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有失败的⼀⾯(袁世凯窃取了⾟亥⾰命胜利果实,建⽴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亥⾰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失败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量过于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第九课新⽂化运动
1、新⽂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号。②代表⼈物:陈独秀、李⼤钊、胡适、鲁迅。③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学,反对旧⽂学等。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新世纪曙光”:指俄国⼗⽉社会主义⾰命。
李⼤钊是举起社会主义⼤旗的第⼀⼈,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旗的世界!”建⽴了《每周评论》
3、评价:新⽂化运动是我国历⼀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化运动的性质)。它启发着⼈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推动五四运动的发⽣。不过,新⽂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直影响到后来(局限性)。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终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
结果:没有使中国⾛上近代化道路。启⽰: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不通。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④只有⽆产阶级领导的⾰命才能成功。⑤中国⼈民具有不屈不挠的⽃争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
第⼗课五四运动
1、导⽕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取消“⼆⼗⼀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罢免了三个卖国贼职务,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①是⼀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②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伟⼤开端。
5、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成⽴1、成⽴时间:1921年7⽉ 2、成⽴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3、成⽴标志:中共“⼀⼤”的召开。
(⼤会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奋⽃⽬标是*资产阶级政权,建⽴⽆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任务是领导⼯⼈运动。⼤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4、成⽴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事,⾃从有了共产党,中国⾰命的⾯貌焕然⼀新了。
第⼗⼀课
国共两党第⼀次合作:1924年国民党“⼀⼤”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命统⼀战线正式建⽴,即第⼀次国共合作实现了。
北伐战争(1926年)
1、北伐的⽬标:*北洋军阀的统治,统⼀全国。
2、北伐的主要对象:张作霖;吴佩俘;孙传芳。北伐主战场:湖南、湖北
3、北伐的先遣队:叶挺独⽴团。(先后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
4、北伐的成果:基本*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成⽴:1927年4⽉,蒋介⽯叛变⾰命,在南京建⽴了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第⼗⼆课
南昌起义:1927年8⽉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率领⾰命军在南昌举⾏武装起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
秋收起义(1927年9⽉9⽇):⽑泽东领导,三湾改编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设⼀⽀新型⼈民军队奠定基础。起义队伍后来在井冈⼭建⽴⾰命根据地,开创中国⾰命胜利道路。
井冈⼭⾰命根据地——第⼀个农村⾰命根据地。建⽴者:⽑泽东
*的失败、农村⾰命根据地的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到了⼀条正确的⾰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三课红军的长征(1934年10⽉--1936年10⽉)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原因)、“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泛滥(根本原因)。
2、开始:1934年10⽉,红⼀⽅⾯军撤离中央⾰命根据地。
3、经过:中央根据地(江西瑞⾦)----向贵州进军----解放遵义----四渡⾚⽔河(打乱敌⼈的追剿计划,最能体现⽑泽东正确战略思想的战役)----渡过⾦沙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强渡⼤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过草地----三军⼤会师(陕北吴起镇)
4、胜利的标志:1936年10⽉⽢肃会宁,红军三⼤主⼒会师。
5、胜利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量。使中国⾰命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1935年1⽉,遵义召开)
1、内容: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肯定了⽑泽东的正确主张;军事上由⽑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2、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命;是党的历⽣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坚不摧的⾰命英雄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百折不挠、⾃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畏精神。
病梅馆记第⼗四课 “九⼀⼋”事变:
1、背景:⽇本为转嫁经济危机,侵略中国。宿州幼师学校
2、1931年9⽉18⽇,⽇军炸毁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段铁轨,接着进攻沈阳。东北军奉⾏蒋介⽯“不抵抗”政策,撤⼊关内。半年内东北三省沦陷。
3、东北⼈民组织抗⽇义勇军进⾏抗⽇活动;中国共产党派遣杨靖宇组织抗⽇先遣队,进⾏游击战争。
4、影响: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西安事变(双⼗⼆事变):
鼠标失灵1、1936年12⽉12⽇(农历⼀九三六年⼗⽉⼆⼗九),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实⾏“兵谏”,逼蒋抗⽇。
2、西安事变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蒋介⽯被迫接受停⽌内战、联共抗⽇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3、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民族统⼀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五课卢沟桥事变(⼜称七七事变):
1937年7⽉7⽇(农历⼀九三七年五⽉⼆⼗九, ⼩暑),⽇军炮轰卢沟桥附近宛平城,⼆⼗九军奋起还击,佟麟阁、赵登禹为国捐躯,最终平津陷落。
影响:标志全国性的抗⽇战争爆发。
抗⽇民族统⼀战线的建⽴过程:
1、九⼀⼋事变后,⽇军侵略⽭头指向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抗⽇民族统⼀战线。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民族统⼀战线的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次合作,抗⽇民族统⼀战线的正式建⽴。(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次合作,抗⽇民族统⼀战线的正式建⽴,⼯农红军改编为⼋路军、新四军)
⼋⼀三事变:1937年8⽉13⽇(农历⼀九三七年七⽉初⼋),⽇军发动⼋⼀三事变,⼤举进攻上海。
南京*(最能反映⽇本军国主义野蛮暴⾏的事件):1937年12⽉,南京被占,国民重庆(陪
都),⽇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以上。
对南京*及⽇本右翼势⼒歪曲历史的认识:战争是残酷的。⽇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本右翼势⼒企图掩盖、抹杀侵略事实,可见,⽇本对军国主义罪⾏没有真正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牢记⽇本帝国主义的深仇⼤恨,警惕法西斯势⼒的复活,防⽌历史悲剧重演。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第⼗六课
平型关⼤捷:1937年9⽉,抗战以来⾸次⼤捷。由⼋路军⼀⼀五师取得,打破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台⼉庄战役的胜利。台⼉庄战役是国民党正⾯战场上的⼀次重⼤胜利。
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
百团⼤战:由彭德怀指挥⼋路军取得,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规模战役。
中共七⼤:1、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2、1945年4⽉,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七⼤。
3、会上⽑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发动众,壮⼤⼈民⼒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民,建⽴⼀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会为争取抗⽇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战争的胜利:
1、1945年8⽉,美国向⽇本⼴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弹;苏联出兵进攻驻中国东北的⽇军;中国的抗⽇战争进⼊⼤反攻。
2、1945年8⽉15⽇,⽇本宣布⽆条件投降。
3、抗⽇战争胜利的原因:
A.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民族统⼀战线的指导下,实⾏全民族的抗战。
B.中国的抗⽇战争是反对⽇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中国共产党实⾏全⾯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
为抗击⽇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D.国民党正⾯战场上积极抗战,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E.中国的抗⽇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与国际进步⼒量的⽀持。
4、抗⽇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战的胜利,扭转了⼀百多年来中国⼈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的民族牺牲。第⼗七课重庆谈判:“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且能够打败他。”
1、⽬的:尽⼀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假和平的阴谋。
蒋⽬的:①进⼀步为内战赢得准备时间②欺骗⼈民
2、时间:1945年8⽉-10⽉
3、中共谈判代表:⽑泽东、周恩来等。
4、结果:签定了《双⼗协定》(1945.10.10)
1946年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内战爆发。
1947年3⽉,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宁解放区。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西北⼈民解放军粉碎了敌⼈的进攻。
1947年夏,、邓⼩平率军挺进⼤别⼭,是⼈民解放军转⼊战略进攻的开始。
第⼗⼋课三⼤战役
1、辽沈战役:(1948:年9⽉-11⽉)*、指挥东北⼈民解放军,解放东北。
2、淮海战役:(1948年11⽉-1949年1⽉)、邓⼩平、陈毅等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以徐州为中⼼进⾏主⼒决战,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歼敌最多)
3、平津战役:(1948年11⽉-1949年1⽉)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合⼒,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投诚),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4、三⼤战役的意义:⼈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百五⼗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基本上被消灭,从⽽⼤⼤加速了⼈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1949年4⽉,⼈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江,渡江作战。1949年4⽉23⽇(农历⼀九四九年三⽉⼆⼗六),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陆统治结束。国民党残余势⼒逃往台湾。
5、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民解放军在正确作战⽅针指引下英勇奋战。
B.⼈民众积极⽀援。
C.全⾯内战是⼀次美帝国主义出钱出,蒋介⽯出⼈的反共反⼈民的内战,失道寡助;解放战争是⼀次正义的进步的战争,得道多助。
D.国统区⼈民民主运动不断⾼涨,有⼒地配合了解放战争。
第⼗九课
状元实业家——张謇,清末状元。《马关条约》后,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号,创办了⼤⽣纱⼚等企业。中国近代民族⼯业的曲折发展
(1)发展历程
时期发展状况主要原因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些民族⼯业萌芽,但是,难以⽣存和发展。这些民族⼯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亥⾰命⾄第⼀次世界⼤战期间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海外华侨投资国内近代⼯业。第⼀次世界⼤战期间,中国民族⼯业得到⼀个发展机会,进⼊了“黄⾦时代”。⾟亥⾰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舞。(内因)
第⼀次世界⼤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外因、主要原因)
⼀战以后民族⼯业再度受挫帝国主义势⼒卷⼟重来,特别是⽇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抗战胜利后民族⼯业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发展特点:①夹缝中求⽣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较落后的。原因:中国近代的民族⼯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的压迫。②发展不平衡:从⾏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业部门;且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沿江⼤城市的民族⼯业⽐较发达,⽽在⼴⼤内地却⾮常薄弱。
第⼆⼗课
1、19世纪传⼊我国的交通⼯具有轮船、⽕车;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商⼈可以⽤它来传达⽣意信息。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西⽅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中国。
2、中国第⼀条正式投⼊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中国第⼀部⽆声电影《定军⼭》;第⼀部有声电影《歌⼥红牡丹》;第⼀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渔光曲》。
3、鸦⽚战争以后,在上海等城市出现了中⽂报纸,其中最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成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具。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的⽂化出版机构。
5、⾟亥⾰命后,民国政府强令男⼦剪掉辫⼦,⼥⼦停⽌缠⾜;⽤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废除跪拜礼,⼈与⼈之间⾏⽂明简单的鞠躬、握⼿礼;称呼对⽅“先⽣”“君”。
第⼆⼗⼀、⼆⼗⼆课
1、1909年,由中国⼈⾃⾏设计和施⼯的第⼀条铁路⼲线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它的设计、督建者是詹天佑。他出⾊地完成了居庸关和⼋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程,设计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确保⾏车安全。
2、20世纪20年代,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制出纯碱,并撰写《制碱》⼀书,公布制碱奥秘。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制碱法”(“联合制碱法”、“红三⾓”牌纯碱)。
3、魏源⽣活在鸦⽚战争期间,他编成《海国图志》⼀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4、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书中有“物竞天择,适者⽣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
5、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学堂(北京⼤学前⾝),是中国近代第⼀所国家建⽴的学府。
6、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了⼀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7、五四运动后:鲁迅代表作有《狂⼈⽇记》,《孔⼄已》等;徐悲鸿善于画马,代表作有《愚公移⼭》等;被称为“⼈民⾳乐
家”的聂⽿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合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