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课本中的《变形记》
作者:张仲英
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22期
作者:张仲英
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22期
费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 被誉为20 世纪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卡夫卡的小说《判决》《变形记》《美国》都涉及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儿子和父亲的关系。在卡夫卡笔下,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儿子与父亲之间永远是一种敌对关系。《变形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躺在床上动不了。他原是某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使命,并要替破产的父亲还债;但突然间丧失生活能力,成了全家的负担。家庭成员对格里高尔的态度由最初的同情逐步演变成厌恶,最后发展成极度憎恨。家里人把他当成物质和精神上的沉重包袱,以致希望他早点死去以解除蒙受的耻辱。一天夜里,格里高尔在孤独凄凉中悄然离去,满足了父亲、母亲和妹妹的愿望。在这里,不再有人道主义的理想光辉,不再有亲情的诗性讴歌,有的只是潜藏在文字深处
的浓厚绝望与悲哀。家本应该是充满亲情的、能缓解他旅途落寞的温暖的家,但对于格里高尔来说,家是个负担,需要他挣钱回去支撑。家人对金钱的关心远胜于对他的关心,他只是家里挣钱的工具。在家里,格里高尔的存在只是为父母担当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他的最大愿望是竭尽全力多挣钱,尽快让家庭摆脱经济危机。不幸的是,父母亲感兴趣的只是格里高尔能给家里挣回多少钱、还多少债,而他在工作中所遭到的压迫和不幸却无人关心体谅。
卡夫卡之所以会写出这样悲哀的作品,与他在父权重压下的生命体验不无关系。卡夫卡1883 年7 月3 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希米亚首府布拉格。其父赫尔曼·卡夫卡出身于一个贫穷的犹太人之家,“十岁时就不得不推着小车走街串乡, 即使在冬季的早晨也是如此。”但这个20年后成为卡夫卡父亲的人后来却白手起家, 成为一个殷实的商人,但他留给卡夫卡的只有他的专制。与卡夫卡的生性柔弱、敏感、胆怯、内向相反, 其父坚强、健康、食欲旺盛、声音洪亮、能言善辩、自满自足、高人一等,卡夫卡一辈子都没有摆脱专制的父权的影响。在《致父亲的信》中, 卡夫卡把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作了一次清算, 该信写于1919 年。这封信实质上是对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一次深入分析。在信的开头, 卡夫卡就毫不掩饰地表明了对父亲的畏惧:“最近您问起过我, 为什么我说畏惧您。如同往常一样, 对您的问题我无从答起, 一来我确实畏惧您, 二来要阐明这种畏惧涉及的具体细节太多, 凭嘴很难说清楚。”
尽管如此, 在信中, 卡夫卡还是历数了父亲的专制、粗暴和野蛮,并指出父亲怎样从童年期开始就压抑了他天生羸弱而敏感的天性,扭曲了他的心理,并造成了可怕的后果。在卡夫卡笔下, 父亲的言行是那么可怕——“大声嚷嚷”“百般责骂、诽谤、凌辱”“骂、威吓、讽刺、狞笑”“狂喊着围着桌子转”“专制暴君式的专横态度”。最让卡夫卡刻骨铭心、 终身难忘的是,“三更半夜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 挟到阳台上”。另外, 父亲还坚决反对他从事写作,当卡夫卡把他的作品给他看时,父亲总是让他“放在床头柜上”,这让他无比伤心和失望。面对父亲暴君般的极权统治,卡夫卡内心充满了“畏惧”“胆怯”“不安”“羞怯”“惊吓”“恐惧”“自卑”“耻辱”“罪责”。
他的母亲善良贤惠, 非常爱他但更懂得服从丈夫。在父子发生矛盾时, 她多半劝导儿子, 让父亲胜利。这令卡夫卡感到更加压抑。在家中与卡夫卡唯一有着真正感情的亲人是他的小妹妹奥特拉。奥特拉在卡夫卡养病期间时常陪伴他,他认为奥特拉具有他心目中理想母亲的美好品德,“纯洁”“诚实”“厚道”“通情达理”。卡夫卡还有两个妹妹, 但关系疏远。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近年来我和我的母亲平均每天说不到20句话,和我的父亲除了几句空洞的大话以外几乎没有别的话可说,和我那两位已结婚的妹妹和妹夫不生气根本就没有话要谈”,他感到在家里,致父亲“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父母的品性直接影响子女的个性心理。以李清照为例,她的父亲李格非对她的影响就非常之大。李格非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而最为时人所推许的是其文学才能。他文思敏捷,所作的《有竹堂记》说他自己做文章,“日数十篇不休。如茧抽绪,如山云蒸,如泉出地流,如春至草木发。须臾盈卷轴。”他留传下来的文章《洛阳名园记》,并不单纯地写景、记事,而是从中寄寓了兴亡之感,讽喻之旨。对当时统治者生活奢靡,不问国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由此可见,他还是一位关注国运与民生疾苦的文人。我们从李清照的《咏史》等关注社会政治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对父亲的继承。卡夫卡生活在这种关系冷漠的家庭中,很难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这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所以他笔下的亲情,特别是父子之情,永远是冷酷的、敌对的。
参考文献:
[1]朱维莉.卡夫卡作品的自传性[J].外国文学,1997(2).
[2]叶廷芳.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
(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