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长女与廖静文的亲情
作者:老 歌
来源:《文化交流》2009年第05
        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内一栋老式灰楼里,住着一位腿有点跛的78岁老太太,她叫徐静斐,
是国际蚕桑学界知名学者、教授,还是中国美术巨匠、画坛宗师徐悲鸿的长女。徐静斐生母蒋碧薇1978年病逝于台湾,而比徐静斐仅年长6岁的廖静文,是徐静斐的继母。廖静文是一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徐悲鸿绘画事业的伟大东方女性,她用巨大的付出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徐静斐演绎出感人至深的亲情之歌。这两位徐悲鸿生前至亲至爱的女性一脉传承大师的高尚人品,增添了巨匠传世之作的无穷魅力。
       
        这是2007年一个春日午后,在徐静斐老人简朴得有点寒酸的会客厅里,她向记者追忆起与继母相识相知、亲情浓浓、连绵50多载难忘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在病危父亲床前,她读懂了一个19岁女孩
       
        徐悲鸿与蒋碧薇育有一子一女,即徐伯阳和徐静斐(小名丽丽)。丽丽13岁时,在重庆中
大附中读初中。1943致父亲年,父亲在重庆磐溪租了一个地主花园筹办了中国艺术学院。学院类似研究院性质,招收培养当时国内一大批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美术绘画界精英。他们中有郁风、费成武、张倩英、卢开祥、陈晓南、李瑞年、冯法祀等。暑假时父亲组织学院学生到风景旖旎的都江堰、青城山上写生。假期闲着无事的丽丽和哥哥徐伯阳得到父亲允许随同去山上学画玩耍。丽丽跟着大家同画同吃同住,很快发现父亲身边总跟着一位秀丽端庄的姑娘,经打听得知女孩便是学院19岁的图书管理员廖静文。
        在丽丽的第一印象里,廖静文非常文静,每日将许多时间花在练书法、看文学书籍上。这是父亲的习惯,他每当刻意培养一个人时,都是叮嘱其从练书法开始。在青城山写生一个多月时间里,性格活泼的丽丽与哥哥、廖静文、郁风等一起唱歌跳集体舞。凭直觉,丽丽感到她和这个19岁女孩有不少共同语言。
        1937年徐悲鸿就与蒋碧薇分居,名存实亡的婚姻导致一代巨匠在他事业的巅峰时期缺乏家庭的温暖。在繁重的教学任务重压下,加上生活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餐,徐悲鸿在1944年夏秋交替之际患上严重的肾病和高血压,不得不住进重庆高滩崖一所医院。不久,医院便向整日守在病榻前的廖静文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廖静文哭成了泪人,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她
就要全力争取!在医院的100多天时间里,廖静文吃的是徐悲鸿的剩饭菜,为省下加床钱,廖静文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这一切都被丽丽看在眼里。一个周六,丽丽偷偷跑来探视父亲,看到病床上的父亲瘦得皮包骨,头发蓬乱,胡子好长,忍不住泪水在眼眶打转。徐悲鸿问她怎么来的,妈妈知道吗?还埋怨她不该偷跑出来惹妈妈着急。丽丽只得撒个谎,说妈妈知道她来医院。徐悲鸿看丽丽面黄体弱,心疼地问廖静文还有吃的没有。廖静文拿起床头柜上一个大饼干盒,里面只剩一块半拇指长的糟米糖。丽丽只吃了半块糖,另一半她想留给廖静文充饥。天快黑了,廖静文把丽丽送出医院,走了好长一段路,分手时她告诉丽丽:爸爸病情稳定,你要好好学习,身体不好让妈妈多增加点营养。丽丽听了心里一阵热乎,她知道这个女孩敢于放弃金陵女子大学化学专业,顶住来自家庭和外界的世俗压力,全身心照料年长她28岁的父亲,为的不是名和利。
       
        在烽火岁月,继母引导她走上革命征程
       
        丽丽上初三时,有一次因学费来源与生母蒋碧薇发生争执,跑到刚出院的父亲那儿住了一个多月。父亲答应她开学双倍付她学费。那些日子里,父亲睡木床上,她和廖静文睡在冰冷的地板上合盖一床被,父亲因有肾病,每天吃的是无盐无油的青菜。生活如此艰辛,父亲还要拖着病体去沙坪坝给学生们上课。此时,父亲和廖静文的进步思想及对共产党的信任,开始影响丽丽的人生观。
        194512月,在几位重庆名流的见证下,徐悲鸿以100万元和100幅画赠予蒋碧薇作为子女抚养费,正式与其离婚;次年3月,由郭沫若和沈钧儒两位先生证婚,徐悲鸿与廖静文喜结伉丽。还在住校上学的丽丽此后便每个周末轮流去父母亲处改善生活。对丽丽人生方向产生巨大影响的是19462月,包括父亲和继母在内的300多名进步人士联合签名的《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进言》拥护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独裁。进步人士的震撼举措令国民党特务机关恼羞成怒。他们写了封恐吓信夹着两颗子弹寄给徐悲鸿。其时适逢郭沫若受周恩来嘱托从延安带着小米、红枣来看望徐先生。徐先生激动地表态:我签的名负责到底,决不退缩!”父亲和继母的大智大勇,极大地震撼了丽丽,为她不久后选择革命道路点燃了指路明灯。
        19467月,徐悲鸿因要担任北平艺专院长一职举家迁往北平。临行前,廖静文多次叮嘱丽丽:高中毕业后报考北平的大学,便可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到北平后她会经常给丽丽写信,那时两人已相处得相当融洽。高中三年,丽丽成绩均列班上前三名,每次考试后她都把成绩单寄到北平,让父亲、继母分享她的快乐。
        毕业时,丽丽拟报考北平一所医学院,可生母只准她报考南京上海两地的大学。丽丽和
生母吵了许多次也没效果,绝望的她撕碎了所有准考证,整天躺在床上看小说以示抗争。最终在生母的干预下,她无奈进入了金陵女子大学。丽丽朴实的行装很快成为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发展对象。她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活动,1949年元旦,丽丽参加了三野先遣纵队独立支队,任宣传干事,投身火热革命事业。但她全然不知自己出走后,生母致父亲一封丽丽失踪的信吓得父亲寝食难安,倒是了解丽丽的廖静文判断她一定是到了解放区。果然,随后而至的丽丽报安信让徐悲鸿吁了口气。看着远在解放区的丽儿在一封封信中斗志昂扬,热切地称呼自己为母亲,廖静文不禁露出了舒心微笑。
       
        在继母绵绵真爱滋润下,她成了世界名人
       
        1951年的一天,父亲突发脑溢血病危住院。丽丽连夜奔赴北京,她哪里知道,这竟是今生与父亲的最后一次会面了。在北京一知名医院病房外,一大父亲好友及学生们等候在外面,医生特许丽丽与父亲讲话10分钟。在北京的那几天,继母整日以泪洗面,情绪差到极点。即便如此,细心的继母仍不忘让保姆天天高价买回对虾,炒给丽丽吃。
        1953年,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一代美术巨匠的生命。廖静文悲痛欲绝,迅即把噩耗电告远在合肥的丽丽。遗憾的是丽丽此时正在医院产房中生第二个孩子,虑及她精神受到刺激不利母子健康,家人隐瞒了父亲去世的消息。直到出院满月后丽丽才知道她再也见不到最敬爱的父亲了。这终生遗憾敦促她提笔致信继母,解释了未能去北京奔丧的原因,泪水打湿了信纸。很快她接到继母回信:我日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真不知该怎么活下去。父亲生前对你惟一希望是学一个专业,不学太可惜,你和伯阳从小未得到家庭温暖,悲鸿走了以后我要善待你们,使你们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至于重新上学的学费我会全力支持,希望你能完成父亲的遗愿!”
        肩负亲人殷殷嘱托,丽丽又回到学校中发奋攻读。1954年她怀上第三个孩子时,报考安徽农业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蚕桑专业。苦心人天不负,她以580(总分600)好成绩被录取。在接到喜报后,继母以最快的速度从抚恤金中取出1500元寄往合肥,并在丽丽完成学业期间汇寄了数目不菲的生活费和学费。
        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天,继母按捺不住思念,只身来到合肥探望丽丽夫妇及8个孩子。看着孩子们衣衫破旧、伙食很差,继母心疼极了。她对丽丽说,北京的家就是你的家,有困难来北京。回去后继母把丽丽弟弟妹妹穿过的旧衣服成包成包寄来,给丽丽的孩子穿。1961年,在自然灾害造成的饥饿中,丽丽全家人生活陷入危机,她只得带4个孩子投奔北京,继母。其时廖静文粮票不够,也缺吃少穿,她咬紧牙关还是从市场上买几十元钱一斤的点心款待丽丽母子。丽丽急中生智发挥特长,在继母院中种下十几棵玉米,自己进行人工授粉,收获不小。这个创意终使全家人渡过难关。危难之中见真情,她与继母的心贴得更近了。
       
        丽丽农学院毕业后在几年时间里,迅速从一名讲师成长为国际蚕桑界知名教授学者,并
作为农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经常出差北京。每次去北京,继母都让她多住几天。一次,丽丽参加丝绸之路考察团,远赴新疆考察。廖静文闻讯后放心不下,跑到考察团驻地,拉着团长的手一个劲念叨:我女儿从未出过这么远的门,团长您一定要照顾好她!”直到团长作出保证她才松手。她又担心丽丽不习惯当地饮食,买了一大袋方便面。上飞机时交给丽丽时,袋子突然破了,方便面撒了一地,团员们连忙帮着捡。在飞机上,丽丽自豪地向大家宣布:赠送每人一袋方便面,与我共享母爱!”团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物质匮乏年代,继母常帮丽丽改善生活,儿子徐庆平从法国带回来的冰箱也送给了丽丽。
        1983年,丽丽要到印度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不巧国家科委一个月只批一次出国签证。丽丽错过了时间,焦急万分,无奈中她求助继母。廖静文立即跑到邓颖超办公室,说这趟出国参加的学术会议对女儿的事业极其重要。在邓颖超办公室协调帮助下,科委特批了。丽丽去印度驻中国大使馆办成了签证。女儿第一次出国,又让廖静文揪紧了心,帮丽丽整理完出国行装后她又要让丽丽带方便面在印度吃。丽丽不要,廖静文开导女儿,多带点方便面省下伙食钱,可根据指标多买点家电带回家呀!
       
        在继母人格魅力熏陶下,她追求人生更高境界
       
        徐静斐在与继母相处的50多年中,两人从未红过脸,吵过架。继母的付出与深情关爱,让她无法回报。80年代中期,徐静斐瞅准了一个机会,给继母送了一个。当时安徽有关方面把徐静斐作为徐悲鸿后代报到中央统战部,提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与此同时北京方面也把廖静文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名报到中央统战部。这可难倒了统战部有关领导,两个人均符合入选条件,但根据规定只能有一人当选。徐静斐得知后,立即整理了一份16页材料寄到中央统战部。材料详述了继母在全国解放前作为思想进步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并做了大量有益工作,还协助父亲振兴中华美术事业以及对自己的影响。材料中言明了她的心迹,她说一名共产党员不能争名夺利,认为让继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更能发挥她的公众影响力。中央统战部对徐静斐此举高度评价,为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请母女俩到部里吃了顿饭呢。
        2005825日,徐静斐得知继母将来合肥办父亲画展,高兴得失眠了。她给继母打电话要求接站,考虑到女儿腿部毛病行动不便,继母严厉拒绝了。徐静斐连忙吩咐孩子们,把家中陈旧破损的家具伪装一下,免得继母看了又要心疼流泪。孩子们从小百货市场紧急
买来塑料台布把书桌、餐桌包了一下,还用一块木板垫平了倾斜的沙发。徐静斐又买了好几百元继母爱吃的蔬菜、海鲜储放在冰箱里,恭候老人来临……然而从926日到1010日,母女俩每天都忙着在安徽省博物馆宽大展台为前来购买继母的著述《徐悲鸿的一生》及纪念品的市民们签名,实在抽不开身。徐静斐让孩子们每日傍晚到继母下榻的庐阳饭店,陪她逛合肥夜景,在亮丽的琥珀潭广场散步。徐静斐原先一直担心画展会冷场,结果却和在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办得很成功。继母说这是父亲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打动了安徽观众。
        20069月,廖静文在北京举办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徐静斐和女儿小凤来京。在北京相处的日子里,徐静斐发现继母身体状况欠佳,患上了糖尿病,耳聋得几乎听不见。小凤烧菜有一手绝活,每天变着花样弄菜,让廖静文吃得满心舒坦,特别是油炸河虾,老人最爱吃,小凤干脆把菜谱的制作流程写给廖静文。廖静文爱吃清淡,烧菜还不许放味精。小凤偷偷买袋鸡精,趁她不注意就撒进锅里。临回合肥时,廖静文对徐静斐说:要知道她有这一手,你们60年代投奔我时,我就压根不能让她走!徐静斐来北京时,廖静文叮嘱她多带几幅作品。当她看到徐静斐画册时,止不住地夸赞:想不到你离休后,作画水平提高得这么快!”那年3月,徐静斐收到了北京寄来的一尊刻有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国际展金奖奖杯和证书,原来继母把她的作品带到法国、意大利、德国巡展,因此获奖。徐静斐这才明白老
人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