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对话•读写
阅读有理栏目编辑曹端慧duxie533@163.c o m
何以读懂卡夫卡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整本书教学札记
杨蓉蓉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京210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55(2021)02 -0058 -03中图分类号:G633.33
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太愿意触碰的一块领地。我校2018级学生在高一阶段进行了“卡夫卡中短篇小说”的阅读挑战,笔者试着将教学过程以札记的形式整理如下。
一、怎样阅读卡夫卡
卡夫卡的阅读从哪里开始?
1.选择篇目,确定次序
如果一开始就以《城堡》等 大部头作为阅读对象,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们决定将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作为本次整本书阅读的对象,加上之前《变形记》《煤桶骑士》等篇目 都人选过不同版本的教材,将其中短篇小说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们选择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叶廷芳译)。这个版本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卡夫卡的全部作品,都要让学生阅读难度相当大。所以,我们又在“全集”中精 选了 10篇小说(《判决》《在流放地》《乡村医生》《在法的门前》《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煤桶骑士》《变形记》
《中国长城建造时》《地洞》)以
及附录中的《致父亲的信》。
这10篇小说和一个附录是
怎样选出来的?我们首先考虑
的是“经典性”,所以挑选了《判
决》《在法的门前》《变形记》《煤
桶骑士》等名篇。同时也考虑到
阅读是否能够形成一定的阅读
序列,所以有意识地在小说的内
容、题材上进行了筛选,既有完
全反映个人心理状态的《地洞》,
也有反映个人生存状态的《饥饿
的艺术家》,以及反映一定社会
生存状态的《在流放地》等。
在具体阅读中,我没有让学
生按照目录顺序来阅读,而是按
照主题的相似度分为三期来阅
读。第一期安排了《致父亲的
信》《判决》《地洞》,目的是让学
生具体感受卡夫卡的精神气质
以及这一精神气质的形成缘由。
同时,附上吴晓东在《从卡夫卡
到昆德拉》中的节选《卡夫卡的
传记形象:地窖中的穴鸟》作为
补充阅读。第二期安排了《变形
记》《煤桶骑士》《饥饿艺术家》
《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乡村
医生》,希望学生能够思考小说
中的主人公与他人的沟通情况。
第三期安排了《在流放地》《在法
的门前》《中国长城建造时》,从
标题上看,它们都是关于“在别
处”的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就这
一特征进行阅读与思考。
2.启发思考,激发联想
当下的阅读现实是大部分
学生仍停留在读完即止的“非理
想状态”。整本书阅读活动并不
止于教师带领学生“读过”这本
书,更重要的在于教师要有意识
地启发学生自觉地进行后续的
阅读活动。那么阅读后的“启
示”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启发阅
读后的思考更加重要。在这次
卡夫卡的阅读活动中,除了一些
基础性的“是什么”的问题外,我
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参与阅
读后的活动中来:
方式一:关注本文,结合其
他评论文章,进行文本细读。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
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第一讲中
部分内容《卡夫卡的传记形象:
地窖中的穴鸟》)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2021.2
duxie533@163. c o m
对话•读写
栏目编辑曹端慧阅读有理
59
例1:他在去世前的一两年
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
的叙事者“我”很奇特,是一个为
自己精心营造了 一个地洞的小
动物,但这个小动物对自己的生
存充满了警惕和恐惧,_______,
然而,________〇
(1) 请你在《地洞》中出合 适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2) “我”在建造地洞时,为
致父亲这个地洞设计了哪些有特点的
结构?
(3) “我”愿意出地洞吗,为 什么?
(4) “我”是因为什么出了地洞,又因为什么回到地洞呢?
例2:“卡夫卡的生活,正是
在想象中过一种可能性的生活,
他的小说世界是可能性的世界,
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卡夫卡的
想象力是20世纪人类想象在可
能性限度上的极致”。“在卡夫
卡那里,所有这些都是明确的:
卡夫卡的世界与任何人所经历
的世界都不像,它是人的世界的
一个极端的未实现的可能。当
然这个可能是在我们的真实世
界背后隐隐出现的,它好像预兆
着我们的未来。”
思考:《变形记》中哪些情节
展现了卡夫卡想象的“极致”?
方式二:模仿写作或进行其
他作品联想,感受当下“卡夫卡”
式的生活困境。
例1:《煤桶骑士》这篇小说
能否让你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 能”?“煤桶”有没有可能替换成
你生活中的其他物件?请你设
想一种可能的物件,仿写一个
片段。例2:《在流放地》中的刑具
显然不是真实的,你觉得在真实的生活中它会以怎样的形式
出现?
例3:你觉得《在法的门前》中提到的“法”涉及哪些范畴?联系涉及法律的相关作品(例如 电影《辩护人》,谈谈你的看法)。
有了分解性的阅读主题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对照阅读了《致父亲的信》和《判决》后,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卡夫卡,他的行为也获得了学生的同情。根据学习任务要求,这一活动还可以变为引导学生对相似主题小说提出共性问题,或者延伸让学生为这10篇小说进行写作年代重新排序等主题活动。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进行“全集”阅读,相信学生会有更多收获。
二、读出了怎样的卡夫卡
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阅读后,我们对卡夫卡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和了解呢?
现摘录学生的部分作业如下:
问题1:读完《地洞》,最能引 起你共鸣的地方是?
《地洞》展示了一个人能达到的最孤独的状态: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最有共鸣之处是文中那孤独的平衡不得不被打破后,令我回忆起参与我所厌恶的社交和被迫结识无趣的人,即对 独处生活的眷恋和对周围的不信任感。(2018级高一 6班
李训喆)
作者的精神状态在文章中有所表现,本文内容不多,但正像人在焦虑时不断地碎碎念一样,告诉自己放下却又立马提起,安慰自己没有危险却始终放不下心。本文充分展现了“焦 虑”这一精神状态,引人共鸣。(2018级高一 13班常舜杰)
问题2:《煤桶骑士》这篇小说能否让你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煤桶”有没有可能替换成你生活中的其他物件?请 你设想一种可能的物件,仿写一个片段。
又是一个无聊的午后,望着 空空的书桌,我才意识到我没有卷子写了。在这一闲适的午后,不写卷子总会感到空虚。因而 我决定拿着写完的卷子去办公室,说服老师我真的连一道题也没得写了,否则他是不会给我卷子的。“最简单的卷子,只要一叠,可惜不能明天交,不能明天交!”我坐在飘扬的卷子上,向他 喊道。可这“不能明天交”使他下定了决心,“那儿有人吗?”我 只听见卷子的哗哗声,扬起的风托着我和我的卷子,直升上无作业之地。(2〇18级高一13
邵志豪)
在三次阅读作业完成之后,我又安排了讨论课让学生们就作业中的一些精彩之处发表见解。这是一次综合阅读,我们试图打通所选的各篇作品,寻卡夫卡小说中一些共性的人物和主题。
学生带着自我情绪进人文本,也终于触摸到卡夫卡作品中某些引人共鸣的地方。尤其是在展示了《煤桶骑士》这样一篇仿写的作业后,引起了他们极大
zhongxue yuwen jiaoxue cankao • gaozhong
60对话•读写
阅读有理栏目编辑曹端慧****************
的共鸣。此时,学生读出:卡夫卡写的不仅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孤 独,不被理解。我把这两个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学生也到了卡夫卡笔下更多的同类形象—
格雷戈尔、饥饿艺术家、乡村医生、煤桶骑士,甚至《判决》《地 洞》中的“我”。
但是其他的作品如何进行综合性解读?有没有另外的关键词可以概括小说的内涵?我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带给了他笔下人物的孤独感?请结合小说文本原因。
以《变形记》为例,格雷戈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精神状态?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他变成了大甲虫,但是在细读文本之后发现,这种精神状态早在变形前就出现了:“格雷戈尔接着又将目光转向窗户,阴霾的天气—窗 檐上雨滴声可闻—使他全然陷于忧郁之中。”“我选了个多么累人的职业啊!”“如果不是为了父母而强加克制的话,我老早就辞职不干了!”原来,造成他精神孤独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他背负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来自“上 班打卡制”!
“格雷戈尔变成了大甲虫,生活中还有多少像他一样的人呢?”我问出了这句话后,学生提到了许多新鲜的词语:996ICU、社畜、逃离北上广……原来格雷戈尔就在我们身边。“格雷戈尔变成了一个‘非人’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的异化’。”我把“异化”写在黑板上,同时也希望学生导致“人的异化”的其
他原因和表现。他们到的如
下:权力(来自不同阶层《中国长
城建造时》)、父母(《判决》)、制
度(《在流放地》)、社会环境
(《饥饿艺术家》)、反向的异化
(《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
应该说,从文本的整合阅读
到提出问题思考,再到关联起作
品中的一•类精神气质,学生通过
问题的回答、仿写以及联系自身
生活,不经意间已经冲破了文本
给他们设置的阅读“藩篱”。经
过这样跨越“藩篱”的训练,学生
在心理上不同程度地获得了阅
读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信心。
三、身边的“卡夫卡”们
整本书阅读和教材阅读是
否只能呈现平行关系?这一直
是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一直尝试让
学生将整本书阅读与课堂上的
所学以及课外积累勾连起来。
问题3:你觉得《在法的门
前》中提到的“法”涉及哪些范
畴?联系涉及法律的相关作品,
谈谈你的看法。
法律的程序与寻求法律正
义的道路。乡下人到了专为
他设的法律之路,却只能被不甘
地熬死,除了他不敢去追寻法律
的正义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别有
用心的人设置了法的守门人,好
似电影《辩护人》中,政府有意阻
止学生追求法律正义。曰本文学
作品《坡道上的家》中的母亲因社
会舆论而默默承受罪名。但人是
要抗争还是服从安排?卡夫卡在
当时的社会似乎不到答案。
(2018级高一 6班杨昊天)
问题4:《在流放地》中的刑
具显然不是真实的,你觉得在真
实的生活中它会以怎样的形式
出现?
只要在团体中有霸权主义
和非人道思想,刑具就可能以任
何形式出现。(2018级高一 6班
李训喆)
在第二次综合阅读中,学生
逐渐发现了“异化”这一主题。
20世纪工业化迅速发展,正因如
此,卡夫卡所展示的人的“异化”
及其产物“孤独”也成为这一时
代众多作品的一个永恒母题。
至此,我们的卡夫卡阅读就不再
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或卡夫卡本
人的作品了。
我与学生一起梳理曾经学
过的教材里的作品,他们惊喜地
到了这些作品:《流浪人,你若
到斯巴……》展现的就是“二战”
中被军国主义精神“异化”的孩
子们的形象;《一个人的遭遇》展
示了战争的残酷,是怎样使索科
洛夫变成了“行尸走肉”;《祝福》
中祥林嫂是怎样从人变成了“非
人”,周围人又是以怎样的态度
对待她这个“非人”的……
我们在梳理后一起发出这
样的感叹:不同的人在异化后所
展现的疯狂、神经质、孤独感让
我们更加理解了20世纪的小说
主题。卡夫卡的“怪诞”仅仅是
表层的,他的内核还是与这个世
纪其他未曾“变形”的作品一样
坦诚。
我们不敢说自己完全读懂
了卡夫卡,但是做完了这样的梳
理,我在学生的眼睛里看到了
光,那些光里有思考的兴奋,更
有思索的沉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