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桃花源记》的和谐之音
作者:秦婷婷
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4
        内容摘要: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一曲桃花源记高阁千古。其风神所在乃是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一种真朴、恬静,超乎世外而又顺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和谐 桃花源记 人问情怀
       
        “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1]是千百年来华夏民族孜孜以求的盛世理想。这种理想根植在民族意识的深处,如历史的浮雕般凸现在文献之中。正如《老子》中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之境;《列子·汤问》终北国”,“不君不臣,不竞不争之颂;《黄帝》中华胥国”,“国无帅长”,“民无嗜饮之风;《庄子·口筪》中容成氏神农氏之向往……时间的车轮碾过,这些乌托邦式的社会蓝图逐渐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被人们所淡忘。唯有陶公笔下的桃花源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让人神往。究其原因则是桃花源所呈现的真和谐”!
        .《桃花源记》的和谐思想渊源。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魏晋时期天下大乱,看透了乱与篡的文人士大夫们于乱世之中对和谐表现出强烈的渴望。独特的人生体验使他们对和谐产生了新的感悟,陶渊明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广泛的接纳诸子百家的学说和思想,却又不为之所累,融众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的思想。他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世界观改造并吸取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结果,并亲自参加生产劳动”[3]。梁启超在谈及陶渊明的身份时提出:“老实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4]。躬耕生活一方面结束了他身为形役的痛苦走向了平和,林语堂先生称他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5];另一方面,使他走进底层人民的生活,真正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谐。此时的和谐已不再是一种平面的延伸或扩展,而是到了一个支点并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式结构。和谐是一种关系范畴。[6]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体系的框架则是由人引向周围各方面的关系所构成的。这种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趋于平和则就是和谐。陶渊明把这一理念融合在自己躬耕自资的体验之中筑造了桃花源”,于神秘美好之中散发出浓浓的泥土气息与人情味,如三月春风抚面,构成了一个无所不谐大同社会。
        .《桃花源记》的和谐之音。
        灼目的繁花、缤纷的落英,自然随意而又引人探寻。《桃花源记》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一幅梦幻般的桃源美景。良田美地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往来耕作”,[7]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穿过那片桃花林,世俗与自然分隔。人与自然不再是站在对立的两端,它们各自保留着独立性,却又通过生产劳动融合成一个整体。可以说是自然映衬着人,又或是人点缀了自然,生动却又浑然一体。桃花源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7],这片宁静的沃土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生存条件,于是也就有了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7]的其乐融融的场面。
        客观的自然环境为桃花源中的人们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生存条件,而其自身灵与肉的和谐让人们的精神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归真返璞,终身不辱”(《战国策》)。在这个世外桃源里,每个人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自给自足,心灵与肉体平和统一,这种物我冥一的境界乃是和谐的境界。[8]“桃花源的一大特点是乐土”——“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这种生活虽是理想性的,但却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它既不像先秦、诸子百家所写的那样哲理化,也不像后世小说写的那样虚幻化[9]“往来耕作一语道出玄机。芬芳的泥土气息使得桃花源的一切有了血肉。不足为外人道也”[7]寥寥数字道出了桃源人坚定的信念。他们长久以来坚守此地并非是他们愚昧不知外面的世界,反而正是睿智的表现。他们本是避秦时乱来此绝境”[7],哪知五百年后仍是乱世。文中仅用皆叹惋简单三字来表现桃源人的反应,然而叹惋二字寓意深远。
他们在叹惜外人的悲惨境遇以及尔虞我诈时,更是叹惜世间之大唯有桃花源才是一片真正的乐土。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渔人的到来不但没有激起他们的出世之心,反而更让他们坚定了坚守此地的信心,把自己的血肉、灵魂都注入这片净土之中!
        ()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是一种价值目标,它认同和谐多于冲突对抗,认同共识多于各持己见、互不相容。大致这个目标的社会为和谐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本质分野世界的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元素,因为和谐是属于关系范畴,两方关系融洽才可以致和谐。[10]
        贤者为何归隐?百姓为何避世?无非是为了躲避现实世界中的劫难——苛捐杂税、繁重劳役。桃花源的另一特点是无君”,()王安石在其《桃源行》中说:“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11]然而无君并不代表无序。如果没有任何规范,那么自由就会变成美的失落。毕达哥拉斯提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桃花源记小说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7]桃花源人正是按照这自然的秩序来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7]。他们既是这个天地之序的执行者,同时又是维护者。首先,桃源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自然而又井然有序的家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7]其次,人们在这片天空之下安排农事。天气时令以及土地的质量就是规范人们生产劳
动的秩序。人们日入从所憩菽稷随时艺”,所以这里四时自成岁。在这有限的土地上,桃源人世代都遵守着这片特有的秩序,使得他们得以创造出万世的幸福生活。最后,人们往来耕作把这片天地以及这片天地里生活的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特的无君但秩序井然的小社会。使得这里的一切真切而不浮泛,更使得桃花源获得了穿越千古的审美生命。
        ()各有所依的桃源人
        “社会和谐所追求的是关系层面的价值,但它也肯定个体的内在价值。因为在社会关系之中,个体内在价值的不平等亦不可能达致社会和谐。”[10]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只是桃花源社会的表层现象,只要用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这里的人们始终带着恬淡知足的笑意。他们为躲避战乱而来到桃花源并形成一个整体,最后在这片土地上各得其所,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这里没有孩子的哭声,也没有老人愁苦的叹息声,有的只是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而青壮年则在田间穿梭劳作着,偶尔抬头望望活泼的孩子以及健康的父母,露出满足而幸福的笑容。歌声、笑声,一连串和谐的音符谱成一曲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的社会。
        ()不废人情事理的桃花源
        方宗诚在《陶诗真诠》中评论道,“陶公高于老庄,在不废人事人理,不离人情,只是志趣高远,能超然于境遇形骸之上耳。”[12]陶渊明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人,他虽从官场中退身,但他并没有厌弃人世间,没有从家庭伦理和朋友交际中退身,对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充满了依恋。如《归去来兮辞·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和谐社会是一个蕴涵深刻伦理思想的概念。”[13]表现在桃花源里则是依托人伦关系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爱。一方面,在桃花源人内部成员之间没有勾心斗角,人们共同劳作,共同照顾家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他们互相扶持经营着桃花源这个大家庭。另一方面,长久的避世而居并没有使他们淡忘人情事故。当渔人误入他们的世界时,人们只是大惊。问明来人身份之后他们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7]。随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对于这名来历不明的外人”,他们没有排斥而是以礼相待,直至渔人主动请辞,丝毫不去怀疑渔人的出现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遭遇。与《老子》中民至老死不向往来不同,桃源人有着很浓厚的人情味。《桃花源诗》中明确的说淳薄既异源”,提出桃花源的淳朴与外界浇薄的风俗本源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浓浓的融合在泥土气息中的人情味才得以保证他们长久的生存下去。
        陶渊明的一曲桃花源记高阁千古,其风神所在乃是和谐。这种和谐是多层次立体式
,陶渊明从以人为核心的角度出发,进而给我们展示了在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环境下,天地为序、各有所依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于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等诸方面的建设有着启发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人民出版社。
        [2]左民安《细说汉字》[M].,九州图书出版社2006年版。
        [3]葛晓音《八代诗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92月版。
        [4]《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19621月版。
        [5]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路日亮《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G],《光明日报》20051220日。
        [7]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韩兆琦选评《汉魏六朝诗》[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8]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裴登峰《说不尽的〈桃花源记〉》[G],《名作欣赏》200844期。
        [10]王卓琪 彭华民《社会政策是叫的中西社会和谐理论》[G],《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1]李斯斌《论〈桃花源记〉的澈化叙事与新自然观》[G],《四川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2]李建峰《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刘卫琴《和谐社会的伦理解读》[G],《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4,2008.4
       
        ※ 本文系襄樊学院2008年大学生科研项目:《浅谈〈桃花源记〉的和谐之美》。襄樊学院教研项目:文艺学系列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秦婷婷,,襄樊学院文学院2006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