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对以下句子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孩子在浪花里蹿。(比喻、拟人)
B.黄的花淡雅,白的花高洁,紫红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排比)
C.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夸张)
D.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反问)
6.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
C.看到同志们这样认真负责,我很受教育。
D.爸爸和哥哥两个人挣来的钱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7. 据说一位书生在看到村头一坑塘里柳影倒映水中,鱼儿畅游柳影间,便吟出了“柳影入池鱼
上树”这一上联,其后很长时间对不出下联。你能够帮助他完成这幅对联吗?请在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合适的下联()
A.钻天树冠鸟下云
B.槐荫当道马登枝
C.风吹草低牛羊见
D.落花水面皆文章
二、填空题(10分)
(一)默写(5分,每空1分)
8.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小石潭记》)
9. 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关雎》)
桃花源记小说
10.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蒹葭》)
11.《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表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
是,。
(二)名著导读(5分)
12.傅雷在《》(书名)中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育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
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的艺术家”。(每空1分,共2分)
13.这封家书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凝聚着父母对子女深切的期望。下面三则是傅雷
对儿子做人方面提出的建议。请选择其中一则,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谈对你有哪些启发?(3分)
①人一辈子都在高潮和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
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②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
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③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
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乡村过年的热闹首先是在忙的气氛中体现的。杀鸡宰鹅,磨刀霍霍向猪羊是男人的活儿;女人们的事更多,今天推碾倒磨摊煎饼,明日备柴烧火蒸馍馍,后天除尘扫灰洗床单……可要说最忙的还得是村里那盘石碾,进了腊月,那碾砣与碾轴相互摩擦吱吱呀呀夜以继日叫个不停。碾谷子,破豆瓣,压瓜干,磨玉米面……仿佛一年来堆攒而来不及整饬的所有粗陋都要经这碾砣的碾压才能变得平顺熨帖。也有电磨,人们却不舍得去花几毛钱,反正冬日闲着也是闲着,省下来的不就是孩子们眼馋了一冬的一锅爆米花或一串糖葫芦吗?
碾棚里人不少,几个等碾的女人凑在那儿无事闲聊。母亲向她们交代一下便立刻转身回家去。
母亲不可能时时等在碾棚,作为一个六个孩子的母亲,一日三餐就够忙活的,还有猪鸡鸭狗也得伺候,平日都有那么多干不完的活儿,年根底下就更不用说了。于是“等碾”就成了我这个小孩子的事了。我知道母亲从来没有和人闲聊的习惯和空闲,她总是像个陀螺一样,一刻不停地在家里家外忙碌;我也明白母亲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即使等碾的这段工夫她就能洗完所有被单,或者给我们姊妹缝制好一件过年穿的新衣服。母亲勤勉要强,家里条件虽不好,但是别人有的我们也不会缺,衣服可能旧,但绝不会脏,地虽薄,汗水勤洒也得丰稔。同是年糕,因为用料不同,工序的繁简不同,再加上母亲的用心和精细,和别家相比,味道纯正好吃那是必然无疑的。
与别人蒸糕用大黄米不同,母亲用的是粒小质硬的红黍米,这种谷子产量极低,而且晚熟,好处就是用
它做出的年糕没有黄米糕的苦涩,在那个只求饱腹的年代,庄稼的产量是占第一位的,尽管都知黍米香,人们也不能在肚腹与齿颊之间愚蠢到舍本逐末,所以很少人种。黍米的小家子气还在于它只能用来蒸糕,如果做粥,那就成了关汉卿笔下的铜豌豆----永远煮不烂!黍米的香,包裹的太严实,须经水泡浸,经石碾研磨,经大火浴蒸才肯对人敞开心扉。当揭开锅盖的一刹那,那种浓郁米香,那种入口的糯软黏滑……什么是甜蜜?什么是幸福?都在这儿了。张爱玲说,“妈妈们都有个通病,只要你说了那个菜好吃她就频繁地煮那道菜,她这辈子就是拼命把你觉得好的给你,都给你……”
三十年前的美食记忆不多,当年渴望而不可得的奢侈变成了今日的三餐日常,饱腹之余总觉寡淡,是味觉失灵,还是食物失去了原来的美味口感?古人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不是一种福气吗?而年糕,母亲的年糕,那种香已凝固成记忆。因为我已好多年不曾吃到母亲做的年糕了!不仅仅是缺失了蒸糕的那种黍米,而是蒸糕的人老了,做不动了。看着日益衰老的母亲,无端地想到了那片贫瘠干旱的山坡地,骄阳下那个躬身锄草的辛苦背影。
蒸过年糕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大黄米还是小黍米,要碾成细面都很费工夫,碾一遍,用细箩筛一遍,粗的再碾,然后再筛再碾,循环往复直到最后全部变成细面。二十斤的米变成面,没有两三个钟头是走不出碾棚的。天寒地冻的,可从碾道走下来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汗流浃背的。瘦小的母亲年年碾谷子,磨糕面,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乐此不疲。
碾好米面,母亲把大枣、爬豆、红豆放在一起煮烂,最后加入红糖。在一个大号面盆里将米面和豆枣汤搅拌和匀,攥成窝头形状,然后就是大火蒸的过程了。
饭棚里,热气弥漫中母亲添柴续水忙上忙下,把软塌塌黏糊糊散发着米香枣香豆香的年糕提溜出锅,她的脸被火烤得泛着红光,汗水淋漓……我们这些她的孩子,只知道在热气蒸腾的美味里欢畅!
腊月二十三辞灶,摆在灶王前的除了果品,当然少不了能粘住嘴的年糕!
大年三十年夜饭,母亲把年糕切成片放到油锅里炸到金黄,撒上白糖,酥脆和软滑,米的香和糖的甜搅合在一起,在咀嚼还是下咽的矛盾纠结中,在你争我抢的吵闹声中,在满足于美食所带来的快感和幸福中,在母亲满含期望的祝福声中,一年年告别了我们单纯又无知的童年和少年,又一个个渐渐走出了母亲的视线,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
我是父母最挂心的孩子,从小身娇体弱,个子老是不见长。大年初一一大早,母亲摆完供品烧上香,然后把我叫起来,我知道母亲要我干什么,按照昨晚的嘱咐,我走到房后抱住那棵大杨树,母亲开始在屋里喊我的小名,我就双臂扳着树干答应。
她问:“你在干啥?”
我答:“我在长高啊!”
“多高?”
“和树一样高啊!”
“咋高?”
“年年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