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
东汉末年分三国,历史又进入了分裂时期.在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期,那么同学们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一
1三国历史事件1.黄巾之乱
2.董卓乱政:汉献帝
3.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 汉献帝
4.官渡之战:曹操胜袁绍 统一北方
5.赤壁之战:刘备 孙权 胜 曹操
6.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222年孙权在南京称帝,国号吴国。蔡金龙注:注意三者顺序。
7.魏灭蜀之战:司马昭(钟会 邓艾 诸葛绪)胜姜维 降刘婵
8.三分归晋:司马炎称帝 晋灭吴之战
科技文化1.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2.三曹: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丕(《典论》) 曹植(《洛神赋》)
3.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4.蔡琰: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5.华佗:外科圣手 麻沸散 五禽戏
2两晋历史事件1.晋统三分:魏灭蜀,晋灭吴
2.士族兴起
3.贾后乱政:晋惠帝 贾南风 赵王司马伦专政
4.八王之乱
5.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
6.五马渡江:司马睿等司马五王 南京 建立东晋
7.世族扰政:王导 王与马共天下
8.东晋北伐
9.淝水之战:谢安胜苻坚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10.朋党之乱:
11.刘裕篡晋:东晋灭亡 建立南朝宋
科技文化1.小说:张华《博物志》、甘宝《搜神记》、葛洪《神仙传》
2.史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
3.诗文:左思《三都赋》、陶渊明《桃花源记》
4.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晋)
5.绘画:顾恺之 东晋 《洛神赋图》 画圣 飘带精神
6.书法:草书(章草):西晋索靖的《月仪帖》;草书(今草):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行书:东晋王羲之的《丧乱帖》和《兰亭序》。
7.宗教:南朝梁范缜《神灭论》;东晋慧远是净土宗祖师;法显是中国首位西行求法的僧侣。
3南北朝历史事件1.南朝时期:宋齐梁陈
2.北朝时期: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3.北魏兴起:道武帝拓跋珪 太武帝拓跋焘 (三武灭佛之一) 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
4.北魏分裂:东魏和西魏对峙
5.废帝篡位: 高欢控制东魏,废杀东魏帝后建立北齐;宇文泰控制西魏,废杀西魏帝后建立北周。
6.统一北方:北周周武帝宇文邕东征灭北齐
7.南北灭亡:杨坚代周为帝 隋灭陈 统一全国
科技文化1.叙事长诗:南朝《孔雀东南飞》 北朝《木兰诗》
2.文学研究:刘勰《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南朝梁萧统组织编选《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3.地理著作:郦道元《水经注》
4.石窟艺术:新疆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5.书法:魏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青年期,其中南北朝的碑刻是楷书的宝库。北朝碑刻即所谓的魏碑书法,魄力雄浑,气象浑穆,体态多变,著名的有《龙门二十品》
6.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7.数学:祖冲之 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二
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过很多,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经过电视剧的演绎更加家喻户晓。小说里的貂蝉并非历史人物,她以虚构身份入选古代四大美女。
两晋、五胡十六国
“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无力理政,大权旁落皇后贾南风,致西晋发生“八王之乱”。胡人趁机南下,“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这只是南下胡人其中的代表。他们在北方建立多个政权,战乱也使得北方汉人大规模南迁,加上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陈寅恪大师对这一时期的评价就是“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个一心要复国的慕容复。他要复的国就是在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慕容部落建立的数个国号为燕的政权。不过慕容复注定是悲剧角。他生活在北宋,不仅十六国早就玩完,南北朝也亡了,甚至连大一统的隋唐都亡了。真正是想不开。
南北朝
桃花源记小说
南北朝是指南北对峙的数个朝廷的统称。北朝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南朝则是四个政权的更迭:宋、齐、梁、陈。电视剧《兰陵王》里的讲的就是北齐皇族高长恭。
知识点
1.九品中正制
这是魏晋时代的选官制度,前有两汉察举制,后有隋唐开科举。这个时代的选官制度是已被门阀士族控制的察举制的延伸。
中正是指品定等级,九品则是上、中、下三品中再分上、中、下三等。共九品。品评以家世、行状(个人品行才能)为准,家世只是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
魏晋时期因为九品中正制的盛行,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也使得寒门难出贵子。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家很多都是出于豪门。像王羲之,东晋王家。谢道韫、谢灵运,东晋谢家。曹植,魏,曹家。
2.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
建安七子
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
《三字经》里“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的故事。孔融被曹操杀害,罪名是侮辱名教(儒教)。因孔融提出了“反孝道”,其实是因为讥讽曹操,曹操什么人啊,他可吃不得一点儿亏。实际上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世孙,也非常孝顺,他主张“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莫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完全是因为看清了统治者利用儒教控制老百姓的虚伪嘴脸,他对孝道的非难具有反封建礼教的意义。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50),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竹林七贤当中有一对叔侄,他们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和孙子。曹雪芹视阮籍为偶像,别号也叫做“梦阮”。他写的贾宝玉就有阮籍的性格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