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本练习共30道单选题,一题4分,共120分。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忽逢/桃花林
D.后遂无问/津者(正确答案)
2.下列句子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B.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C.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D.复:不复出焉不复得路(正确答案)
3.对下列语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D.处处志之志:标记(正确答案)
4.下列各句中的加括号的词,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正确答案)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下列选项翻译例句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A.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C.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正确答案)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6.下列句子中两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B.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C.然: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正确答案)
D.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7.下列句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中:晋太元中中无杂树
B.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C.皆:皆叹惋皆出酒食(正确答案)
D.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正确答案)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9.下列句子中加括号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让更多普通百姓的家底厚起来,让中等收入体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一幅人民众公平分享(世外桃源)的绚丽画卷。(正确答案)
B.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蜿蜒伸展,沿途阡陌相连,绿山相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C.由于受到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沪、宁、杭等地的家禽生意(无人问津),土鸡十元一只也没人买。
D.通过两周的学习培训,我真是(豁然开朗),不仅学到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重新燃起了拼搏的雄心和对胜利的渴望。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正确答案)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问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1.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A.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正确答案) B.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
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12.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见渔人,乃大惊”,表明桃源中的人“来此绝境”时间久远。
B.桃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既表明他们生活富足,又表明他们热情好客。
C.桃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是怕渔人回到外界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正确答案)
D.这几段文字通过写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13.下列有关课文和作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充分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B.《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本身就是苏州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
C.“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现多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来源于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名文《桃花源记》。
D.《爱莲说》是唐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作者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表明了他浊世独立,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的人生态度。(正确答案)
14.桃花源中的人听了渔人“具言所闻,皆叹惋”,对其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为桃花源外的世界的动乱黑暗而叹惋。
B.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C.为渔人的颠沛流离而叹惋。(正确答案)
D.为桃花源外的世界战乱频繁、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而叹惋。
15.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正确答案)
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
16.下列重点字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g)翕忽(xī)悄怆(chuāng)嵁(kān)
B.清冽(liè)俶尔(chù)披拂(fú)寂寥(liáo)(正确答案) C.坻(chí)摇缀(zuì)差互(cī)幽邃(suì)
D.斗折(dǒu)佁然(yǐ)佩环(pèi)屿(yǔ)
17.下面形似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佁然不动(yǐ) 怡然自乐(yí) 贻余核舟(yí) 损失殆尽(yí)
B.俶尔远逝(chù) 性情贤淑(shū) 一张一翕(hé) 斗折蛇行(dòu)
C.参差不齐(cī) 摊上差使(chāi) 差别很大(chā) 相差不多(chà)(正确答案) D.坦荡如砥(dǐ) 石头为坻(dǐ) 抵抗微弱(dí) 笔墨纸张(zhǐ)
18.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潭中鱼可/百许头(正确答案)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四面/竹树环合
19.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似与游者相乐(正确答案)
D.其岸势犬牙差互
20.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桃花源记小说
A.念无与为乐者(念:思念、想念)水尤清冽(冽:凉)
B.凄神寒骨(凄神:感到心情凄凉)乃记之而去(去:离开)(正确答案)
C.相与步于中庭(相与:互相)悄怆幽邃(悄怆:忧伤的样子)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清闲)盖竹柏影也(盖:盖子)
21.下列句子中加括号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潭(西南)而望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正确答案)
22.下面词语含义相同的是()
A.彻: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往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十日,扁鹊复见(正确答案)
D.过:以其境过清及鲁肃过寻阳
23.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正确答案)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4.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面的石头上)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小石潭四面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D.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中可以容纳一百来条鱼。)(正确答案)
2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翻译:隔着竹林听见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
B.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