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文阅读-千载东流水,万古家国情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属于高一必修下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单元,本册中选取了王安石的两篇文章,《答司马谏议书》《桂枝香金陵怀古》两篇文章都彰显了王安石变法图强的坚毅执着,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课外诵读单元选取了杜甫的《登岳阳楼》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55岁的杜甫,贫病交加,在长江一路漂泊来到洞庭湖,登上岳阳楼,既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的激动喜悦,但壮阔的河山背后,是国家凋敝,人民流离失所,诗人老泪纵横,有报国无门的哀伤,更有心忧天下的伟大胸襟,吐纳天地,悲壮苍凉。罢相后的王安石回到了金陵,登楼远眺,天地肃爽,辽阔的江水,秀丽江山,富庶金陵尽收眼底,无限热爱之情喷薄而出,在这种底后面是对历史兴替的深沉思考以及坚毅执着的变法图强为民族谋未来的理想,时时,至今,犹,字字千金显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这两首诗歌里蕴含着流淌千年的中华底蕴,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教学目标   
1.欣赏文中描绘的壮丽画卷。
2.体味文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多种形式诵读中体味字词中蕴含的诗人深沉的情感
王安石桂枝香
4.创设情境让学生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诗人内心,体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鉴赏诗句,把握诗人运用的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2.让学生吟咏,鉴赏,体会,浸润这种精神是诗词教学的题中之词,也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意。
中国是的国度,诗词的学习不间断的积累和生活的浸润。
教学过程
导入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之先贤面对汤汤流水总能产生许多智慧的哲思,范仲淹在洞
庭湖前感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中流击水时替天下苍生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水是情感的催化剂,期中承载的是万古不变的家国情,今天让我们置身诗境,去感受流淌千年的洞庭水长江浪;缘景明情,感受水中万古家国情。
一、初入诗境,观水识人
1.洞庭组长江组两组代表朗读课文,出描写水的句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千里澄江似练”
2.赏析两句水景的特点辽阔浩大广阔澄澈
3.诗人简介杜甫公元 768年广阔的洞庭湖等来了杜甫,57岁的杜甫此时年老体衰,身患肺病,糖尿病,左臂瘫痪右耳已聋,他在长江一路漂泊,来到了岳阳,来到了他神往已久的洞庭湖。王安石而在此之后 300年,王安石来到了这澄澈的长江。王安石年轻时就有矫世变俗之志,21岁中进士,后来历任两度宰相,实行变法改革,在政治经济军事都有改革,使北宋王朝有了新的面貌,但由于反对派的阻挠,及当局者动摇,变法失败了公元 1076年他的长
去也,王安石再次被罢相,回到了金陵,王安石三十年的仕宦生涯,几乎都在金陵与京城之间兜转转,每次回到京城,他就是一个吒咤风云的政治家,每次回到金陵他又是一个澄澈睿智的文人。
二、再入诗境,缘景明情
1. 当他们登临高处,面对浩浩水面,他们表情如何,有什么动作呢?从诗句中出描写动作表情的句子。凭轩涕泗流 叹门外楼头
2.请同学们分析讨论,完成本小组的任务。
洞庭组:登上岳阳楼,为杜甫搵英雄泪,问一问他的眼泪为何而流。
澄江组:于千里澄江畔,伴王安石登临送目,观其所观,想其所想,凭高论古今。
(1)a为自己,老病有孤舟百年多病独登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为家人亲朋,亲朋无一字为国家,戎马关山北为国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联想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
总结岐王,崔九,权贵之家,昔闻洞庭湖水,是开元盛世,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青年;今上之时,是落花时节,人老飘零,社会凋敝丧乱。昔与今之间是时代沧桑,人生巨变。看似平常最奇崛,杜甫的眼泪是为自己,为亲朋,更是为动荡的大唐河山和饱受离乱的天下苍生而流。
b.齐读诗歌
(2)我们来到千里江畔,伴王安石登临送目,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a.看到了
①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使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江水浩渺广阔。簇,箭头,这里比喻山峰像箭头一样峭立险峻
②归帆去棹残阳里,酒旗斜矗。残阳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金,金波荡漾的水面上船只来来往往,岸边林立的酒旗迎风飘展更让人感到金陵这个地方的繁华富庶。
③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这一句和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天高云淡,彩舟远行,粼粼水面鹭鸟飞起,有彩也有动静结合。
b. 想到了
①“繁华竞争,悲恨相续”指出六朝灭亡的原因,追逐奢华,不吸取历史教训,导致六朝相继灭亡。
②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谩”徒然,“嗟”嗟叹,王安石对千古以来的文人面对历史兴替只知嗟叹却不能吸取历史教训是不满意的。
③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杜牧《泊秦淮》“,隔江犹唱后庭花。”不是批判商女,而是指责听曲的统治者阶层,不吸取历史教训,沉溺声,终会重蹈覆辙。
④比较杜牧王安石用典
⑤体会词语至今时时犹总结这句诗里有对国家的不满,但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担忧,希望国家奋起变革有所作为的殷殷期盼之情,更体现了一个文人一个政治家经历了丧子之痛,罢相之悲却矢志不渝的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c.齐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堂总结仕途不顺的王安石,命途多舛的杜甫,在他们个人的至悲时刻都没有停留在个人的悲伤上,他们满眼是祖国壮阔的河山,满心所想是国家民族的未来,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人物还有许多,你想到了谁,此刻我们安守和平与幸福,对他们说些什么才能表达我们的诚意,让我们再次置身诗境,写一写你对这些人的诚意。
三、再入诗境,共谱新篇
四、结语
大家表达的诚意会随着涛声传到他们心中,长江水洞庭浪穿越千年的风雨,带着先贤至诚的家国情怀,向我们奔涌而来,流淌在这华夏大地,而我们也将怀着赤城的家国情怀与涛声共鸣,与时代同频,敬先贤,振中华!
五、板书
水:辽阔情:家国天下
测评练习
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
杜荀鹤
深山大雪懒开门,门径行踪自尔新。
无酒御寒虽寡况,有书供读且资身。
便均情爱同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
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深山大雪,屋门少开,一个“懒”字衬托出天寒地冻的冷意。
B. 屋外人迹罕至,堂弟却踏着大雪远道而来,令诗人喜不自禁。
C. 家中很少出现无酒御寒的情况,而且又有书可与堂弟共读。
D. 诗人劝堂弟不必生分,惜时求学,语言浅易却饱含手足情深。
2.后人认为“学成贫亦胜他贫”一句意味深长,请说说你对何惧诗的理解。答案1 C
2  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学习有成,即使缺衣少食也好过其他困苦状况。这既是对堂弟刻苦求学的劝勉,也是对自我的宽慰与勉励,同时阐述了深刻的道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做官,更是为了追求充盈的精髓世界。
课后反思
本课所选两首诗词属于必修一下诗词诵读单元,意在增强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一的学生有了小学和初中的诗词积累,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但是理解不够深刻,诗歌创作手法掌握不到位,所以课前要求学生熟读课外达到背诵增强感性理解。并且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诗歌诗人相关资料,做到知人论世,加深诗词的理解。课堂采用分组分任务讨论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有所收获。综合本节课来看,学生参与度高,思考积极,对于诗人和诗歌都有自己的理解,在诵读和鉴赏中理解了两位伟大诗人以
家国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课堂引导不够灵活深入,课堂生成中碰撞出学生灵感的火花的精彩之处较少。语文课堂应是充满朗朗书声的课堂,但本节课朗读形式,朗读次数较少。对于教师来说,也许最好的一堂课永远是下一节,在三尺讲台上忍将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