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学案
预习案:
1、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曾为宋神宗时宰相,力主变革,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主张文学应该有补于世。不管作文,写诗、填词,都应考虑为社会现实服务,不能无病呻吟,不能为写作而写作。王安石诗、文俱有成就,为北宋一大家,其词作不多,《全宋词》仅存词二十九首,但能一洗五代旧习”(《艺概》)。《桂枝香·金陵怀古》即为其中一首有代表性的词作。《古今词话》这样评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据传,苏轼见到这首词,也说:此老乃野狐精也
2、背景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
朝表面上太平盛世、。其实在繁华的背后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
课堂案
1、整体感知
自读思考:
1)这首词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各用一句话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2、作者登高远眺的时间和环境怎样?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请从本词中出并圈划关键词。
                               
                                                                             
※探究: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提示:描写景物的方法
时空 感官 动静 虚实  彩  点面 白描 修辞
3、 对千古以来文人骚客登金陵山川的作为,词人持怎样的态度?
小结:这首词借眼前壮美景抒发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并借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
4、思考:有人说王安石的一曲《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价值超过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怀古词特点: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课后练习
王安石桂枝香
一、情景默写
1、词中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的句子是“                ,                  ”。
2、落日和秋风向来是悲哀的景,但是词人却在悲哀的景中写出不悲哀的词意的句子是“                ,                  ”。
词的下片怀古、抒情。借凭吊六朝遗迹,讽喻当朝统治者不知吸取历史教训,表达了词人的忧国之情。
3、词中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的句子是“                ,                  ”。
4、词中“                ,                  ,              ”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文本赏析
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长江山、水的什么特点?
2、“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一句情景是怎样结合的?
3、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意。
4、请对这首词的艺术特进行赏析。
5、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三句,点出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为全词设置出悲凉的气氛。
B.上片末三句,以水中的彩舟,江洲中的白鹭,展现了金陵多姿多彩的美景。
C.下片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结上片内容,并引起下文。
D.下片中“繁华竞逐”四字道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始于唐,盛于宋。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辞,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
【参考答案】
一、情景默写
 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2、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3、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4、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二、文本赏析
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写出了水的清澈,山的青翠、峭拔。
2、这一句景物的核心是残阳和西风。落日和秋风向来是悲哀的景,但是词人却在悲哀的景中写出不悲哀的词意。“征帆”“残阳”,字面的重点是征帆,感情的重点是残阳。这里把残阳和征帆联系起来,残阳送征帆,征帆引残阳。大自然即将消逝的美景,人生即将开始的征途,落日的余晖,征帆的远影,笼罩着一层蓬勃不息、斗志方酣的气氛,没有一丝暮气的伤感颓废的哀愁。
3、【解析】本词通过对六朝统治者相继亡国的深刻历史教训的缅怀和批判,对当时的当朝者提出了严正的警诫,联系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来答题。
【答案】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4、【解析】本题考察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联系诗歌内容,从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多个角度展开。
【答案】此词怀古讽今,用含蓄的笔法点出宋王朝潜伏着很大的危机,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情。上片借景抒情,用典贴切,既追忆历史往事,又处处联系现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此
词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笔力雄健,最后用无知商女还唱亡国之音作结,寓意深远,开拓了词的境界。
5、【解析】 C项,“总结上片内容”错误。
【答案】 C
6、【解析】 D项,李煜当属婉约派词人,且应为南唐后主,并非宋代人。
【答案】 D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 “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D非直抒胸臆
8
1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
2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
3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6分,一点2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 河•金陵怀古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①佳丽地: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市)。②南朝:指偏安江左的三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③山围: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④髻鬟:女人的发髻。此处喻山峦秀美。⑤莫愁:南朝一女子名。
9、《西河·金陵怀古》与《桂枝香》均为吊古伤今之作,对象同为古都金陵。但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各异其趣,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西》寓情于景,借“断崖树”、“夜深月”等意象传达昔盛今衰之慨;大量用典,凝铸历史的厚重,无限感伤尽在其中;“燕子相对,如说兴亡”则用了拟人的手法,新颖独到,更使情感内敛,意味深长。《桂》词亦借景抒情,但《桂》词之景多豪壮之气,下阕“念”、“叹”、“悲”、“嗟”则为直接抒情,一唱三叹。结句用典,令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