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蜿叶圣陶先生的蜒、变化多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双龙洞的特点,复述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双龙洞特点,复述洞内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难点:
领悟按游览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去旅游过呢,都去过哪些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
2.在浙江省金华市的北山有一处特别的景点——双龙洞。双龙洞内外洞相隔又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据说,洞里有两条龙。这是真的吗?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叶圣陶先生一起去双龙洞游览一番,感受它的神奇吧!
(板书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走进作者,补充资料。
1.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本文节选自《小记十篇》中的《游了三个洞》。
2.资料宝袋:溶洞:地下水沿着可溶岩层层面、节理或裂缝进行溶蚀,塌陷扩大而成的洞穴。一般分为两大类型:水平型溶洞和垂直型溶洞。洞内有各种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如钟乳石、石笋和石柱。
(二)交流汇报:
1.本文是一篇游记(体裁),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2.这篇课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是作者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的流经路线。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识字比赛。
4.将生字带到课文中朗读课文。
三、精读领悟
(一)明确写作思路。记金华双龙洞
1.作者按游览的顺序进行记叙。先交代了游览的目的地——金华的双龙洞,然后写沿途看到的景,接着写外洞的景观,孔隙的特点,内洞的情景,最后出洞。
2.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作者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在路上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7段):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8段):写作者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3.简易图明确: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段。师生评价。
2.思考:短短的一句话,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过渡:作者先写到了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两名同学读第23段。师生评价。
2.思考:(1)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景?(请用:“﹏”画出来)。   
2)“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3.交流:(1)作者看到的景:映山红、油桐、新绿。(2)“明艳”指鲜明、艳丽,因为作者看到的是粉红的山、各的映山红,以及或浓或淡的新绿,因此眼前一片明艳。
4.分析句子:“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几个“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的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作者听到的水流声才会时时变换调子,表达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四)学习第三部分
1.了解外洞特点。
1)指名读第4段。师生评价。
2)读完这段,这部分写出了外洞的什么特点?(高、宽)请出相关语句并分析作者是怎么描写外洞这个特点的?(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作者用“一千或是八百”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使人形象具体地感觉到外洞空间大而空旷且开阔。)
3)细心的你能否发现,除了描写外洞的宽敞,作者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还写到泉水,这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
洞。)
过渡:也让我们一起顺着泉水流出的方向,继续往洞内行走吧。
2.体会孔隙的险。
1)指名读第5段。思考: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孔隙”的特点。
2)交流:“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3)窄、矮: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师: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确实不一样啊,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可见孔隙又窄又矮。出示图片体会。
4)险: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挤压”
是因为孔隙窄小,随着船的移动,好像左右和上方的山石越来越逼近自己。“稍微”“准会”说明作者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小船里,才能通过,这也写出了孔隙的小和险。)
5)师小结:可见作者从以下几方面的描写写出孔隙的特点:
A.船大小和进洞方式的描写。
B.对自己感受的描写。
3.感受内洞情景。
1)指名读第67段。师生评价。
2)如果说外洞用“宽大”来形容,那么你可以用哪三个字来形容内洞呢?(黑、奇、大)
3)内洞“奇”在哪里?(洞顶有青龙和黄龙)具体指什么?(其实是指变化多端、颜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
4)师:是啊,变化多端是指石钟乳和石笋的形态,再加上颜各异,真是既奇特又美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奇异的内洞美景吧。(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5)真是太美了!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会说:运用“即使……也……”这组关联词仿写句子:_____。(6)内洞与外洞哪个大?作者是怎么表达的?(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作者用“大概”表示约数的词语,可见用词的准确、严谨。
四、课堂总结
按照游览图再来回顾一下看文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
                            学情分析
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文章按游览顺序记叙,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通过描写路上景的明艳、溪流的欢唱、外洞的宽敞,以及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低、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感到身临其境。
    对于四年级下册的学生而言,类似游记的文章在不同学段都有接触,学生们自己也写游记,但是在他们常常陷入选材难以取舍,条理不晰的现象。而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叶圣陶按两条线索来写,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顺”的线索,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景点的方位和作者观察的移动有机结合,同时移步换景,堪称游记体文章的典范。其中“过孔隙”一段,以“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篇”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是小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
    本课除了让学生学习并体会作者观察仔细,语言准确,描写生动形象,叙述有详有略的行文特点外,也尝试让学生内化迁移写作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的实践体会“见闻+感受”写作技巧,学会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法。
效果分析
本堂课最大的问题是内容设计过多了,本篇游记可讲的东西确实很多,但不能面面俱到,应该突出一两个重点,其余的地方一带而过。
1.这节课,环节是简化了,细节的美打造的还不够,在交流讨论环节,肯定鼓励的话语多,指导引领学生的少。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的还不够。
2.准备不够充分,没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问题答案预设,整堂课不够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