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化学说课稿范文合集8篇
初中化学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按以下八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它是在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之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
  本节课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事物,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还能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以及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仪器: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药品:浓氨水、酒精、水、酚酞、品红等
  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好课本和学具,课前预习相关内容。
  四、设计理念
  1、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主要以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结合,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顺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激趣引思
  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实验探究,了解性质
  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学习反思,及时总结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思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1、现在正值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季节,走过桂花树边,会闻到桂花香;
  2、潮湿的衣服会自己晾干,特别是夏天更容易晾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4、教师演示实验: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上述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你们会从化学角度来解释吗?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也就是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现象。
  [板书]课题1分子和原子
  二)、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在绪言中,我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都是物质组成的,世界即物质。我们身边所熟悉的物质很多。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图片:空气、水、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食盐等等。
  这些物质都是什么由什么构成的呢?为了解释上面的这些现象,长期以来,很多科学家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猜想。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的设想。
  [板书]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比如在绪言中,我们了解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18世纪就提出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理论。当时这只是一种猜想,但可以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随着科学的进步他们的这种猜想已经得到了证明,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看到了分子和原子,而且还能移动原子。
  多媒体展示:视频、教科书P49中的图3—2和图3—3
  三)实验探究,了解性质
  为什么必须借助先进的遂道扫描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呢?这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板书]1、分子很小
  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子的自述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这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分子除了体积和质量很小以外,还有什么性质呢?
  [实验探究]
  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步骤
  [对比分析]步骤1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只能起稀释作用。步骤2说明浓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步骤3酚酞变红是因为烧杯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使A中酚酞变红。由此可以得出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这样,就可以解释开头的几个现象了。而且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板书]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
  激发兴趣:请问:1+1在什么时候不等于2?
说课稿范文
  [实验探究]
  先往玻璃管中加入前面的品红溶液,使其充满玻璃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再滴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两端,颠倒数次。
  现象:总体积小于1玻璃管。
  [课件展示]哲理故事
  解释: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课件展示: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变化的模拟图
  [实验探究]
  一打气筒,用手堵住出气孔,用劲推,可以推动活塞。再吸入一针管水,看能不能推动活
塞。
  解释: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间隔比较大,容易压缩,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隔较小,不易压缩。
  课件展示:物质状态变化时,分子之间间隔的变化示意图。
  说明:石油气可装入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受压下,可以液化,分子的间隔减小;相同质量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受热时分子间隔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