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舟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预习课文,读正确生字的读音;通过检查反馈,读懂“有年代感”的词,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读通读顺课文。
(二)借助《作业本》中的导图,进行场景梳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发现,体会父亲对己的“省”,对“我”的“奢”。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根据小组数准备两种颜的词卡和马克笔。
三、教学过程
桥课文原文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1.揭题。一声老爸,一句爸爸,就能叫出我们对父亲浓浓的爱。画家吴冠中用自己淡淡的水墨描绘父爱,画下了《父爱之舟》。(板书课题:父爱之舟)
2.引入。吴冠中在画完《父爱之舟》时曾经写下两句话——(出示句子)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醒来,枕边一片湿。
3.追问。是怎样的父爱让他魂牵梦萦?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梳理场景,发现对比
1.检查有“年代感”的生字词。(出示词语)
粜稻摇橹客栈落榜茶房
(1)读准生字。
(2)理解词意,重点解释“粜稻”。
2.谈初读印象。
(1)读过课文后,吴冠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描述。
(2)小结。慈爱的、默默奉献的、节俭的,这就是吴冠中的父亲,也是那个时代的父亲身上的共性。
3.借助《作业本》第三题,梳理场景。
(1)出示《作业本》中的导图,读读示范的三个场景,说说有什么发现。(父亲怎样做,给我干什么)
(2)快速默读课文,学着用发现的概括方式,对剩下的三个场景进行梳理。
(3)典型答案展示、交流并订正。
4.再理场景,发现“省”与“奢”的对比。
(1)出示梳理后的场景。
父亲卖茧子给“我”买枇杷
父亲省钱让“我”住小客栈
父亲吃凉粽子领“我”吃热豆腐脑
父亲冒着雨雪背“我”上学
父亲粜稻、卖猪供“我”上高小
岁月如歌作文父亲摇橹送“我”报考、入学
(2)自由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点拨小结。父亲对自己节省到了极点,而为了“我”竭尽所能——对节俭
生物圈2号到极点的父亲和这个穷苦的家庭而言,他对“我”何尝不是一种“奢”。(板书:省、奢)
(三)紧扣细节,范填“词卡”
1.品读细节。我们从场景的概括中,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省”和“奢”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更能在细节中品读出来。(自学要求)默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父亲对已“省”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对“我”“奢”的句子,圈出细节词,简单写写感受。
2.交流父亲对自己的“省”。
礼仪常识(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2)引导思考。哪个词特别触动了你?父亲连一分冤枉钱都不肯花,父亲不肯为自己做些什么?
(3)小结。这就是父亲对自己节省到了极点,不花一分冤枉钱。(书写词卡并板贴:不花冤枉钱)
3.交流父亲对“我”的“奢”。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
(2)引导思考。哪个细节打动了你?(学生回答后,书写词卡并板贴:动心换房)
4.男女生合作读。
5.引导讨论。在这“省”和“奢”对比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6.小结。我们从场景出发,抓住不花一分冤枉钱、动心换房这两个细节的对比,读懂了父亲对“我”生活上的关怀备至。(板书:生活关爱)
(四)合作填卡,共品细节
1.合作品读。(出示要求)
默读第八和第九自然段,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父亲对自己的“省”,和对“我”“奢”的句子,圈出其中的细节词。
(合作提示:小组交流读到的“省”和“奢”,交流时注意相同的合并,不当的相互纠正,选出印象最深的一组“省”和“奢”的对比,由组长写在词卡上)
2.归纳梳理:相同合并,纠正错误,梳理出“省”和“奢”的对比词卡。
3.小组交流,全班品读。
(1)预设一:轮换摇橹——小舱睡觉。
北京台春晚节目单
①根据小组回答,出示句子。
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②引导思考。哪个词,哪个细节特别打动你?(写了这组对比的小组先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③创设情境,感受艰辛。同学们,你们看,他们摇橹的环境是这样的——(出示: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在这样的环境下,摇橹本应该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可是,从宜兴到无锡近两百里,时值盛夏,仅凭双手之力,摇橹向前,为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
板书:学业支持)
父爱是什么④朗读感受父亲摇橹的艰辛,对“我”学业的支持。
(2)预设二:节省路费——送“我”上学。
①根据小组回答,出示句子。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
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
②引导思考。哪个词、哪个细节特别打动你?(写了这组对比的小组先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③圈关键词。根据学生回答圈出“又”“总是”“依旧”“又”。从这些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④点拨。虽然家境贫寒,但父亲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父亲一次又一次地借,都是为了——送。从“送”这个细节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⑤小结。在那个年代里,在艰难的岁月中,温饱都成问题,数次借船送“我”上学,是父亲对“我”未来的期许啊!(板书:未来期许)
4.交流“父爱之舟”与“我的未来”的联系。
(1)吴冠中有了一个怎样的未来呢?(出示吴冠中的一生经历)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赴法国留学;
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
1979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