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里科夫的形象分析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讨论归纳: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
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三、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
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阅读鉴 赏装在套子里的人从性格、行为上讲,别里科夫封闭、怀旧、胆小、多疑,但他又无时无刻不在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

  他“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把随身
带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又一个“套子”里;他把自己的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坐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他“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不仅如此,他把和人交往也视为厌事,“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跟“我”(布尔金)一块儿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在尽量封闭、禁锢自己的同时,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教“古代语言”。他总认为过去什么都好,其实意味着对现实的恐惧、抗拒。所以作者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雨靴”“雨伞”都是他“逃避”“现实生活”的道具。他又胆小、多疑。“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又多疑,什么事都让他“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从他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性格行为上看,他的所谓“性情孤僻”,其实是“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人类在生活,生活总要向前发展,文明才能进步。他怕的就是这样的发展、进步,所以他干脆逃避生活,以今不如昔来安慰自己,甚至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可见他已经虚妄到什么地步!


  他一方面在逃避现实,另一方面又极力维护现行秩序。他在思想上自觉和反动政府看齐。“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自然是御用报纸,专制政府镇压自由民主,不可能有宣传进步思想的新闻媒体存在)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即使官方批准的东西,他也觉得“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总担忧“闹出什么乱子”。至于“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当然引起他“心慌”,即使和他“毫不相干”,他也要“闷闷不乐”。

  如果说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的话,那么他乐于告密,就表现出他人格的卑鄙了。他对自己的无耻行为总是振振有词:“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他从思想上的保守僵化已经堕落到行为上的卑劣无耻了。

  他就这样,在思想上行动上把自己和沙皇反动专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了,压制着身边的人们,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都怕他”,“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这个“套中人”给人们带来多
么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为了更好地展示别里科夫的性格,作者特意安排了结婚这种悲喜剧。像别里科夫这样厌恶别人、恐惧生活的人,居然要结婚,首先是一出让人发笑的喜剧,最后必然以悲剧告终。校长太太,也包括像布尔金这样的同事,都“撮合”“怂恿”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结婚。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结婚意味着他对生活的渴望,意味着他走出“套子”的尝试。但是要挣脱出既有的“套子”是很困难的,一桩小事,就让他的希望彻底破灭,就让他感到他和生趣盎然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年轻活泼的华连卡“兴高采烈”地骑自行车,这在别里科夫的眼里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难道中学教师和小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迂腐、多疑、慎重的别里科夫一本正经地想华连卡谈话,却碰上了她的弟弟,话不投机,别里科夫恼羞成怒,以告密相威胁,被摔到楼下,结果可想而知,婚事完了,别里科夫的性命也完了。──他身上的“套子”太厚重,已经不能让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了。

  当然,别里科夫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恶人,他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更多的是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他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
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受害者。

  其实,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除了极端维护自己利益,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旧秩序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我们从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外贸seo,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可以说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

  二、问题探究

  1.别里科夫为什么害怕和憎恶与他人交往?“性情孤僻”是主要原因吗?

  “性情孤僻”确实是别里科夫害怕与人交往的一个原因。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究,别里科夫为什么“性情孤僻”?除了性格使然外,社会因素也许更为重要。他恐惧社会变革,沉湎在“怀旧”的虚幻中,不敢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最后发展为“害怕和憎恶”与他人交往。

  2.大多数老师是“有思想”“很正派”受过民主思想的陶冶的人,别里科夫只是“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两种人的对立总是以后者的胜利告终,有什么深刻的内在原因吗?

  首先是社会因素,在沙皇专制政府严酷的统治下,正直、善良、思想进步的人们受到各种钳制,使他们难以同强大的专制机器(包括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专制卫道士)抗争;其次是个人因素,在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下,即使追求自由、进步的人们,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带有某种奴性,使他们的抗争很软弱,往往屈服于社会压力,容易向黑暗政治妥协。当时俄罗斯革命的不彻底性就是明证。

  3.柯瓦连科赶走别里科夫,别里科夫为什么感到“恐怖”?仅仅是因为“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吗?


  因为以前他一直压制着全城的人们,现在有人戳穿他的虚弱本质,使他感到震惊、恐惧。一个发展前进的社会真实呈现在他的眼前,以前他自欺欺人式的自信荡然无存。当他意识到进步的力量,以及自己的虚弱时,他感到“恐怖”。

  4.别里科夫的死因是什么?

  因为被柯瓦连科摔到楼下,因为华连卡的纵声大笑,别里科夫从华连卡家里回来,一头倒在床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一命呜呼。他的死因有以下几种可能:(1)因为“结束了预想的婚事”,生活对他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他悲痛、伤心过度而死;(2)这样的事情大跌他“正人君子”的面子,平时就战战兢兢地活着的别里科夫,怕众人耻笑,怕上级鄙视,怕……漫画事件只是使他“难堪”,而这件事却使他“无地自容”,因此恐惧而死;(3)他“满心害怕和憎恶”地活在人里,整日充满恐惧,“通宵做噩梦”,他想挣脱孤僻的“套子”要结婚,结果未婚妻的哥哥柯瓦连科摔他,未婚妻华连卡笑他,可以说,此时他已经对社会生活感到无比绝望,最终杀死了自己。


  5.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这个结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另外还有许多“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要想让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

  6.小说的主题应该怎样归纳?

  可以从两个方面归纳:(1)社会的角度: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别里科夫能辖制小城的人们,其根源就在于有反动政府的统治作为他的后台;(2)个人的角度: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恐惧社会进步,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他在政治上成了反动政府的卫道士;他在现实生活中,也因为和众人格格不入而孤僻一生,最终孤独地死去。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
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7.小说是怎样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的?

  一方面是夸张人物性格本身,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套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专制意识形态对民众的种种压迫的缩影。

  讽刺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关于练习

  一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设题意图:这道题主要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进而了解主题,ghd RARE Styler

  参考答案:

  第一问可参考“整体把握”。第二问可引导学生讨论:别里科夫的“套子”产生的原因,是自身原因还是社会原因?是教育的因素还是性格的悲剧?别里科夫躲在“套子”里是因为恐惧变革而逃避发展变化的社会,还是因性格孤僻而拒绝丰富多彩的生活?

  二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结婚是不是表现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某种渴望?如果他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 设题意图:这道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三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装在套子里的人及其分析
一、关于恐惧 
别里科夫无疑是个恐惧重症患者。 
他害怕城里新开俱乐部、阅览室、茶馆;他整天战战兢兢六神不安,不仅怕敢于说“不”的柯瓦连科,还怕不守规矩的学生,甚至睡觉要蒙紧头,“躲在被子底下”还“深怕小偷溜进来”“通宵做恶梦”。在他听来,炉子里火苗舔着锅底的声音也成了“不祥的叹息声”。我们可以凭生活经验为之诊断为——百分之百的恐惧狂想症患者! 
“千别别闹出乱子来”这句口头禅,揭示出他内心对生活的恐惧。在他的世界里,没有春风,没有秋雨;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美食,没有佳肴;没有亲情,没有友谊;甚至连思想也没有。更遑论个人的闲情,爱欲,喜好,娱乐……总之,除了带在身上的件件套子,除了窒息灵魂的种种恐惧以外,他其实一贫如洗,什么也没有! 
他用以批判一切事物的标准就是公文、告示、规则、法令、政策、制度和与这个制度相一致
的一切成文的、不成文的条条框框以及阻碍新事物和社会变革的旧的固有观念。他的衣着服饰,他的行为方式,他的语言,他的思想,无一不染上极度惊慌恐惧的彩。于是,为了排解这种恐惧,为了不使这种恐惧给自己带来进一步的伤害,他给自己套上了一个又一个套子。还正是因为这种种套子,他成功地异化成一个社会符号。 
这种恐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经典的解释是因为他是沙皇的忠实走狗,卫道士,他要极力维护旧的农奴制度,而社会变革、社会新事物如潮涌来时,作为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就如丧考*,仇视一切新事物,仇视一切进步力量。而这种社会变革和新事物不是反动势力所能抗拒得了的,于是就产生了惊悸恐惧——这种解读,就算是今天,似乎仍然是主流。 
对别里科夫恐惧的原因的如此解读的确比较省事。问题是这种解读是否本身就带着一个套子呢?探讨别里科夫恐惧这种表象背后的终极原因对于把握这个形象,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至关重要。 
首先,从阶级属性看,别里科夫属于社会“夹心阶层”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不属于有产阶级或有闲阶级,也没有领过沙皇的一块什么“银桃子”,更没有拿沙皇维护社会治安的卢布津贴。他大约领过一张专业文凭,教希腊文。简捷地说,搁在今天,他就是我们中的老张或老王。拿的是干净银子,是吃皇粮的打工一族。他的地位也不应被人抬高到“反动势力”那
么尊贵。 
看一个人是善类还是恶徒最简便且*得住的方法是看一个人的言行。就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背景考察,他实在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安分守己,不刁弄是非;他尊敬上司,不妄自尊大;他不会捉弄人,相反却被人捉弄;他没有朋友,大约不会拉帮结派;他头脑简单,兼之无职无权,大约也不会以教谋私;他没有情人,更别说妻子,大约也不会因私渎职,耽误工作;总之,他不损人以利己,最突出的缺点是太胆小怕事,忒管闲事。就算是管闲事,与人说话时也是出于真心谆谆告诫,一派绅士风度,绝不会胡搅蛮缠;而有时可能据法力争,其用意也无非是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下的守法良民并且以要求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也做个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好公民,说到底,至多也大概不过是帮助政府“以法治校”。当然,有人会说,尽管不是主观上的刻意,客观上却不自觉地起着为沙皇助纣为虐的作用?我觉得,这说法难道不是在难为人吗?难道非得要他与政府作对煸动人民造反揭竿而起反抗沙皇统治甚至抛头洒血英勇就义我们才放过他,否则就是沙皇的走狗?非左即右,非黑即白,以这种幼稚的阶级论来论人断事这未尝就不是一个套子? 
还是说回来,我们怎能样理解他的处世态度怎样解释他恐惧的终极原因呢?他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累,那么猥琐,那么卑微,那么惶惶不可终日? 
“彼,人也,我,亦人也。”如果可能的话,能做英雄,犯不上做狗熊;能站着做人,犯不上爬着做狗;谁又愿意屈身下*去做一个人人唾而弃之的可怜瘟虫? 
答案只有一个:别里科夫的恐惧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反映了小人物对社会变革的迷茫和苦闷,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对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沮丧,反映了平民阶层对社会动荡的严重忧虑和惶恐。 
让我们回到小说写作的年代。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恐怖的气氛。 
考察历史上所有的革命运动,“夹心阶层”向来是比较软弱的一个阶层,在任何变革的时代,这个阶层的人们大抵是变革的怀疑者观望者和反对者,这主要是由利益所驱使,他们有既得利益(尽管这种利益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有一些本来就不坚实的坛坛罐罐,他们患失甚于患得,因为变革就意味着无可避免地要产生社会动荡,而平民阶层又是社会这个大锁链中承受力最弱的一个环节,“任何动荡最先影响的就是平民的生存和生活,即便是面对进步的革命,平民也可能成为革命的最大阻力,因为在革命的冲击下,首先垮掉的不是统治阶层,而
首当其冲的理所当然的是平民阶层,并且首先被剥夺的也是平民的既得利益,哪怕他们仅仅只是拥有奴隶般的生活。” 
政治家喜欢高谈阔论,老百姓最是“鼠目寸光”; 革命家描绘的是天下大同,平民看重的是柴米油盐;大人物需要革命,小人物害怕革命,就算是多好的革命小人物也难以理解,也不免反对。就算是推翻大清王朝这样的“开天辟地头一遭”的好事,去问问赵庄的百姓,看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理解之不易,就别说支持了,就连最底层的百姓也不见得就那么喜欢革命。静修庵里的老尼姑见阿Q来革命时不是满怀怨忿地说“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了”吗?别说是别里科夫之属,就是三餐堪忧,衣食无着,无土无瓦,无职无业的赤裸游民阿Q起初何曾不是这种态度?——革命便是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因此“便是与他阿Q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不“革命”倒还能暂时三餐裹腹,一“革命”说不定衣食有忧。对社会变革的怀疑、忧虑,担心、害怕,不是每一个时代的平民几乎共有“通病”吗?在一个旧套子里生活了多年,一旦没有了这个套子,你叫我怎么个活法,这不是每一个朝代的百姓共有的心理吗?  马车夫
害怕一切新事物和社会变革,只求维持现状,是否“只想做稳奴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害怕变革,一心只想过日子“做稳奴隶”的心理不是人尽皆然的吗?可怜的别里科夫如果能够把
握自己的命运,他为什么非得以一个弱者的身份出现呢?他犯得着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过日子吗?犯得着要一厢情愿地与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城市的人作对吗?犯得着狗拿耗子走东家串西家冒被人捉弄被人耻笑被人唾骂的风险厚着脸皮告诫人们“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吗?正是因为想过日子而不得,生怕社会变革触犯了“做奴隶”的利益,为了避免社会变革而必然产生的动荡影响了自己的生计,“到头来弄得奉命退休”,所以才戴套子吃饭,戴套子走路,戴套子睡觉,一层又一层地往自己身上套套子,所以才亲手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套子,力图躲进百病不侵的金刚所在苟且地生活! 
这样看来,害怕一切新事物和社会变革,只求维持现状——处在俄国革命前夕那个风雨如磐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别里科夫所处的阶层的人们多数生活在恐惧中就不足为怪的了。所以说别里科夫对新生事物的反对和恐惧,不光因为沙皇专制统治对他的思想的毒害,对他人格的异化,还是因为作为一个衣食“有忧”的平民的心理本能——保护既得利益,拒绝动荡生活! 
二、关于主题 
小说的主题融进了作者所刻画的社会生活的全部画面,寄寓在作者对小说中人物的情感评价中。我们如果对契诃夫创作的其它小说加以横向对比,实在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除《装在套子里的人》外,契诃夫就这一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小说,如《变龙》、《一个小
公务员之死》、《胖子和瘦子》、《恐惧》等,其中的主人公都是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物,这些人物其实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我们并没有觉得那么好笑,但一经契诃夫用艺术的哈哈镜放大了,我们便立马发现他们的可笑之处。契诃夫善于用对比、夸张讽刺的手法,用人物自相矛盾的行为和话语以及漫画式的表演自己揭示自己的庸俗与愚昧:“变龙”对狗的态度随着它的“身份”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瘦子”的态度也由于“胖子”的身份由昔日的老同学变成高等文官而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在《胖子和瘦子》中的瘦子看来,等级理所当然大于人情,即使是昔日同学,但现在既然已是自己的上级,应该毕恭毕敬、五体投地。在《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小官吏看来,他的唾沫喷到了上司身上,上司应该大发雷霆才是,否则就是悖情逆理,就是怀恨在心,暗藏杀机。于是,一次次地上门去解释,到最后倒真的把将军弄烦了,对他疾言厉起来,而他最终也竟然因为这样一个极偶然的事件丧失了性命。契诃夫以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精神上的奴性是多么害人,多么可怕,对人心灵的毒害是多么巨大,一个丧失了人格尊严的人是多么地猥琐!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与别里科夫一道成了契诃夫作品中的经典。 
综观这些小说,它们反映的是同一个主题:奴性和奴性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心理。而其中的主人公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奴性十足、俗不可耐。愚昧、平庸、自*、不自尊,不自重、没
有脊梁,没有骨头,没有人格,过的是不人不鬼的生活,而这些平庸的人正是在庸俗的生活中才觉得如鱼得水。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好笑,反而一本正经地起劲地表演着。 
再回到作品中。这些人物身上的丑恶的东西并非独立的,而是像瘟疫一样四处传染蔓延。 “瘦子”的奴性首先通过他的言传身教传染到他的儿子身上,在小说的结尾,他对“大人”献媚、鞠躬,儿子则“并拢脚跟立正,把制帽掉到了地上了”—— “瘦子二代”。 又或者说,奴性思想、奴性心理产生的土壤在当时的俄罗斯是十分肥沃的。别里科夫则用套住自己的套子去套人,整个学校,全城都被他套住,且长达十五年。人们不禁要问:整个学校乃至全城的人是迫于别里科夫的什么淫威而被动受套的吗?如若其然,随着别里科夫带着套子踏上西方极乐世界,世人岂不从套子中彻底解放出来得以完全自由了吗?错了。小说最后交待: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从墓园回家去的时候,“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于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因为“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就告诉我们,别里科夫式的奴性思想奴性心理其实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俄罗斯人的血管里。可以说,这才是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才是别里科夫虽死生活却还是老样的根本原因。 
作者通过《装在套子里的人》向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奴性思想和奴性心理并不会随着别里科夫们的死灭尘归而寿终正寝,俄罗斯人要彻底埋葬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别里科夫,而是奴性观念,奴性心理,奴性生活! 
因此,揭露奴性心理,批判奴性心理对人的戕害应该是这篇小说的主题。 
人,可以被金钱奴役,被美奴役,被官职奴役,被权力奴役,被奴役,被所有的外物奴役,但真正能奴役自己的还是来自渗透在人骨子里的奴性观念。试想,没有了这奴性的锁链,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怎么能被种种恐惧所压垮,任由这种种恐惧牢牢地控制,人还有什么必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相反,任由这种种恐惧肆行泛滥,就必然丧失自我,必然自甘愚昧平庸,必然自轻自*,就自然不人不鬼,不自尊不自重,就断然没有脊梁没有骨头没有人格。不管他是公务员还是教师,也不管他是文员还是警察,不管他的地位是卑微还是尊贵,一个庸俗而自轻自*的人,一个丧失尊严而没有人格独立的人是不成其为人的。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契诃夫用自己那支如椽的画笔描绘出一个个庸俗丑陋的灵魂,目的是揭露俄罗斯人的劣根性,揭露病态社会的人们病态的思想、病态的观念、病态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警醒人们从“套中人”的身上照见自己的影子,号召被奴性心理折磨得丧失了人格而苟延残喘的人们砸碎奴性锁链,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契诃夫曾在日记中写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而这篇小说的结尾,作者又借兽医伊万•伊凡尼奇的口说了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不成,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这两段话应该成为揭示这篇小说和其系列小说主题的最好注脚吧。 
三、关于套子 
感谢契诃夫,他为世界文学画廊塑造了一个性格极其鲜明个性极为独特的人物形象。自从这个人物诞生的那一刻起,人类在观察自己时多了一面镜子,也给我们思维世界增添了一个全新的词汇。 
关于别里科夫的套子,我们在前面多有论述,这里谈谈别的套子。 
什么东西是套子?套子随处可见,套子无处不在。没有不套套子的套子,也没有不被套子套着的套子。教师被学校这个套子套着,学校又被城市这个套子套着,而城市这个套子还套着无数的小套子,而国家、民族又套着无数较大的套子,地球又套着无数个各式各样不同的套子,更大的,宇宙这个巨型套子又套着银河系太阳系这些套子。想必还有更大的套子正套着宇宙这个套着无数巨大套子的套子呢,没有套不住的套子,也没有不被套子套住的套子。你用套子套我,我用套子套你,我的套子套着你,你的套子也套着我。唉!这世界真是一个个
套子组成的世界。 
人注定要装在套子里的。不是人时已经被套子套住了,哭着闹着从套子里钻出来还是要进套子,以后不断冲破旧套子也只不过是为了换新的套子,好不容易冲出了种种套子,以为可以放心地颐养天年了,却冷不妨进了永恒的套子。人生历史其实不过是一个不断进出套子的记录。 
生活中,有人拍着胸脯硬说自己绝无套子。这话你可千万别信。当有人说他身上没有套子时,其实是暂时刚冲出了一个套子进入了另一个套子。或者说他冲出了一个小套子进了一个大套子,又或者说,他这种说法本身也不过是一个套子吧。 
生活需要不需要套子?有了套子没自由,没了套子不见得就自在。套子是生活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有了套子让我们得到了许多原本得不到或得到了又立即会失去的东西。没有套子让人丢掉了原本可能得到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 
况且套子的大小规格有时甚至材料质地颜款式都要厘定,否则,你用你的套子,我用我的套子,各人挥舞各人的套子,这天下怎一个“乱”字了得! 
套子并非一成不变。或许昨晚还天真地认为这套子能套住东西,今天起来一看什么也套不住了。于是,为了套住已漏网之鱼或者不使有鱼漏网赶忙打造新的套子。另一方面,被套子套
久了,自然就套出了经验,想出了不被套或只让套住头不让套住尾的新办法来。而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新的套子又多半会将企图开溜之辈再行套住。因此,不断打造新套子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实际上是不断抛弃旧套子而又不断打造新套子的历史。 
也有这样的套子,不该套住的却套住了,该套住的却没被套住。于是,被套住的固然大喊冤枉,没套住的也不会心存感激。 
为什么我们往往甘心受套,舍自由而择“锁链”?为什么本来在套子外,却拼命往套里钻?因为有了套子我们就有了轻松感,舒服感,安全感,归属感,为什么有时我们又要全力冲破套子的束缚,砸碎锁链,就算弄得个头破血流也得拼命冲出套子?原因也不过在此。恋爱结婚,择业就业皆属此类。 
据说,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就是冲破各种套子;但实在该补充一句,开放改革的最大贡献恰恰是打造了各种新的套子。有人说,我们冲破了旧的经济体制的套子,才得以加入了世界经济组织,但谁又能说,我们未尝不是从旧套子钻进了新套子? 
唉,说到底,进套子,出套子,打造新套子,抛弃旧套子,个体如此,万千社会莫不如此。 
到头来原不过是一个“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