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
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鞭笞(tà) 丧葬(sānɡ)
胆怯(qiè) 削铅笔(xiāo)
B.祈祷(qí) 难堪(kān)
怂恿(cǒnɡ) 契诃夫(hē)
C.孤僻(pì) 撮合(cuō)
讥诮(qiào) 怔怔(zhènɡ)
D.滑稽(jī) 揉皱(zhòu)
辖制(xián) 鲜见(xiǎn)
解析:A项,鞭笞(chī);B项,怂(sǒnɡ)恿;D项,辖(xiá)制。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目不暇接 拾人牙慧 听信谗言 下缀题名
B.哀声叹气 吃荤吃素 噩梦连连 消遣娱乐
C.没精打采 通霄做梦 安然无恙 锄强扶弱
D.兴高采烈 天崖海角 心神不定 暗箭伤人
解析:B项,哀—唉;C项,霄—宵;D项,崖—涯。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________了足足十五年!
(2)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________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3)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
A.管制 接济 以至 B.管制 周济 以至
C.辖制 接济 以致 D.辖制 周济 以致
解析:管制:①强制管理;②对罪犯或坏分子施制强行管束。辖制:管束,控制。接济:在物质上援助。周济:对贫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答案:D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害怕变革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的形象。
B.别里科夫最终的归宿是坟墓,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永远的“套子”了,在那里他可以逃避那些他在世间厌恶而且恐惧的一切。
C.当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小的空间里却感受到更远的距离,叹息“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契诃夫的“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叹息的分量。
D.那一句时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这部小说里就像咒语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解析:应把引号里面的句号去掉,引号外加逗号。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只要生活本身不改变,别里科夫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种变态的精神现象和变态性格还会存在下去,这时,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本身,难道还能否认有别的出路吗?
B.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空前的关注和对沙皇制度的专横和虚伪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契诃夫的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影响。
C.契诃夫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做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
D.12月23日15时许,9名游客在海盐瞰浦观潮时因涨潮被困。据悉其中8人被潮水冲走,下落不明。遇难者中有1人已经获救。
解析:A项否定不当,应删去“否认”;C项应在“精巧的艺术手法”前面加上“凭借”或者“运用”;D项不合逻辑,“遇难者”和“获救”矛盾。
答案:B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 兴
契诃夫
夜里12点钟了。
米佳·库尔达罗夫心情激动,头发乱蓬蓬的,飞也似的冲进自己父母的住宅,匆匆忙忙地跑遍了每个房间。父母已经上床休息。妹妹还躺在被窝里读着一本小说的最后一页。几个上中学的弟弟已经睡着了。
“你打哪儿来?”双亲惊奇地问道,“你怎么啦?”
“噢,先别问!我怎么也没料到!没有,我怎么也没料到呀!这……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米佳哈哈大笑起来,坐到安乐椅上,他兴奋得站也站不稳了。
“这是不可思议的!你们想象不到!你们看!”
妹妹跳下床来,把一条被子披在身上,走到哥哥跟前。那几个中学生也醒了。
“你怎么啦?你脸不好呀!”
“我这是由于高兴,好妈妈!要知道,现在整个俄罗斯都知道我了!整个!以前只有你们知道这世界上有个十四等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可现在呢,整个俄罗斯都知道了!好妈妈!哦,上帝!”
米佳跳起身来,在各个房间里跑了一阵儿,然后又坐下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给我们说清楚吧!”
“你们像野兽似的生活,也不看看报纸,不注意众所周知的事情,可是报纸上有那么绝妙的东西啊!只要有什么事情发生,马上就会公之于世,什么也瞒不住。我是多么幸福啊!啊,上帝呀!报纸本来只报道知名人士的,可现在竟然报道起我来了!”
“你说什么?在什么报纸上?”
“是的!报道我!现在整个俄罗斯都知道我了!您,好妈妈,把这份报纸收起来做个纪念吧!没事拿出来读读。你们请看!”
米佳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报纸,递给父亲,用指头戳戳蓝铅笔画过圈的地方。
“念吧!”
父亲戴上眼镜。
“念呀!”
母亲望着圣像,又在胸前画了个十字。父亲咳嗽了一声,念起来:
“12月29日,晚上11点钟,十四等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
“听见了吗?听见了吗?往下念吧!”
“……十四等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走出坐落在小勃龙纳亚街的科兹欣啤酒馆时,已是醉醺醺的……”
“我这是和谢缅·彼得罗维奇在一块……一切细节都写到了!接着念吧!念下去!听着!”
“已是醉醺醺的,他滑了一跤,摔倒在停于该处的一位马车夫的马蹄子底下,马车夫是尤赫诸夫斯基县杜雷基纳村的一个农夫。受惊的马从库尔达罗夫的身上跳过去,拖着的雪橇从他身上辗了过去,上面坐着莫斯科的二等商人斯捷潘·鲁科夫。马在大街上狂奔,最后总算被几个看管院子的人拦住了。起初库尔达罗夫人事不省,被送到警察局,医生给他做了检查。他的后脑勺受到撞击……”
“那是我碰在车辕上了。好爸爸。念下去!您往下念吧!”
“……他的后脑勺受到轻度的震荡。对事件的发生经过做了记录。受伤者已予以……”
“他们叫我用凉水冷敷后脑勺。现在您念完了吧?啊?事情就是这样!现在全俄罗斯都传开了!拿过来!”
米佳一把将报纸拿过去,整齐折好,放入衣袋。
“我得跑到马卡罗夫家去,给他们看看……还要给伊瓦尼茨基一家人看看,还有娜塔莉娅·伊万诺夫娜、阿尼西姆·瓦西利伊奇……我要走了!再见!”
米佳戴上别着帽徽的制帽,洋洋得意、兴高采烈地跑到了街上。
马车夫(选自《契诃夫幽默短篇小说选》)
6.阅读全文,简要回答小说以“高兴”为标题有何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兴”表面上是指米佳·库尔达罗夫因报纸上刊登他的姓名而兴高采烈,极度兴奋,实则蕴含丰富,是借用反语对库尔达罗夫的愚昧市侩、虚荣庸俗的奴性心理予以辛辣的揭露与讽刺。
7.“夜里12点钟了”,小说为何以这句话开头?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说明米佳·库尔达罗夫狂野兴奋的心情,反衬其虚荣愚昧的心理;二是与小说结尾相呼应,讽刺主人公的奴性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采用细节描写,说明米佳·库尔达罗夫对刊登自己消息的报纸的珍视,讽刺了其虚荣心理,为下文人物的发展做了铺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是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1)作者用语言、动作、细节、神态等方法正面描写库尔达罗夫的形象。①语言描写。如:“我这是由于高兴,好妈妈!……好妈妈!哦,上帝!”作者用反复手法、长短结合句式,将库尔达罗夫语无伦次、癫狂兴奋的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②动作描写。“用指头戳戳蓝铅笔画过圈的地方”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库尔达罗夫得意炫耀的神态。③细节描写。如“米佳一把将报纸拿过去,整齐折好,放入衣袋”,一个“折”字,将库尔达罗夫对刊登自己消息的报纸的珍视之情表现得生动逼真。④神态描写。如“头发乱蓬蓬的,飞也似的冲进自己父母的住宅”“哈哈大笑起来,坐到安乐椅上,他兴奋得站也站不稳了”,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将主人公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侧面描写。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对库尔达罗夫双亲、妹妹及几个弟弟的描写,侧面烘托出主人公的精神状态。
三、表达应用
10.如果在别里科夫坟前立一块墓碑,征求墓志铭,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设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为套子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
②雨帽雨衣雨伞雨鞋身上有,法制法规法律法令心中存。
③谨小慎微,心惊胆战,战战兢兢过日子;遵纪守法,诚惶诚恐,恐恐惧惧上西天。
④永远睡着之后,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吧!
⑤对于一个热爱套子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躺在这更安全了。
11.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指出漫画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