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手》讲述的是:一个乡下染匠的女儿,满怀读书的理想来到城里念中学,就由于她有一双因劳动而染黑的手,这便成了她洗刷不掉的耻辱,受尽歧视,最后被赶出校门。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有力地鞭挞了贫富悬殊而又金钱至上的罪恶社会,同时发出了争取人的权利与尊严的正义呼声。
小说主人公王亚明的形象被塑造得较为厚实、凝重。王亚明在家时,常年把手浸泡在染缸里劳作,她的手从指甲到手腕以上都变成了“黑的,蓝的,又好像紫的”,同学们因此常嘲笑她。于是在父亲来学校看她时,她就向父亲要了手套。可父亲把手套给了她,在同学们面前她却说:“我戴手套本来是没用的。”这种矛盾的做法,微妙地传达出她内心的羞怯。当校长让她父亲到接待室去坐坐,她父亲因害怕收费,竟被吓跑了。在阅报室里,王亚明问“我”,到接待室谈话要不要钱。“我”答不要钱,她说:“你小点声说,叫她们听见,她们又谈笑话了。”自尊自爱的她是那样敏感,随时随处都担心别人讥笑。即使她受到别人伤害的时候,也从不与人计较。她误用了一个同学的铁锅,那个同学咆哮着把锅踢翻,又把鸡蛋“好像抛着石头似的用力抛在地上”,而王亚明不但没有去争执,还一边收拾着残局,一边惋惜着那只被弃置的铁锅。
作品采用对比的手法,着意描写了另一双手———女校长的手:“女校长用她贫血的和化石一般透明的手指去触动王亚明的青手”;“她(校长)用她惨白的手指去撕王亚明的领口……”而王亚明此
时却用“青手捧着眼泪”;校长看到“已经落到地板上的”和“马车夫一样肥大的手套”,竟“抑止不住地笑出声来了”。而饱尝一顿粗言恶语的王亚明却“背向着教室,也背向着我们,对着窗外大风哭了……好像风声都停止了,她还没有停止。”给人留下印象尤深的是:校长用她那黑漆皮鞋,那亮晶晶的鞋尖去踢了一下,并且又踏了一脚地板上王亚明的那只肥大的手套,读到这里,让人不禁感到,校长那只脚岂止是踏在王亚明的手套上,而是对她人格尊严的粗暴践踏!在英文课上,她忙着用小册子记下来黑板上所有的生字。同时读着,同时连教师随手写的,已经不必要的,读过的熟字,她也记了下来。在第二点钟地理课上,她又费着力气模仿着黑板上教师画的地图,她在小册子上也画了起来……好像所有这最末一天经过她的思想都重要起来,必得留下一个痕迹。在下课的时间,我看了她的小册子,那完全记错了:英文字母,有的脱落一个,有的她多加上一个……她的心情已经慌乱了。这便是她一生中最后一课。直到晚上,她的父亲还没有来接她,她不得不又在那长椅上展开已经捆束起来的被褥,“只有这一次,她睡得这样早……她的左右并不摆着书本。”学校既是她留恋的地方,又是让她伤心的地方;她不愿离开,却必须离开;她准备马上离开,却又得延后一天———这是多么难耐的折磨,多么裂心的痛苦!然而悲剧并未止于此,当随父亲即将回家的时候,她依然“在轻微的笑声里边戴起了手套”,说:“再来,把书带回家好好读读再来。”
王亚明已经有了那么的不幸,却仍然没有彻底幻灭,这就更深化了王亚明悲剧的意义。作品在这里一波三折,一再创造悲戚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力。那么,究竟是谁迫使王亚明离开学校的,也就是说造成王亚明读书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当然是那个贫富悬殊而又金钱至上的罪恶社会。王亚明的父亲送她上城里念书,只是为了让她能“明白明白人情大道理”,而王亚明呢?除了对学习的渴求外,还希望将来能教自己的妹妹,就是怀着这样朴素的愿望,全家人把吃咸盐的钱都拿出来供她,她才有了进城读书的机会,然而在那黑暗的时代,社会不容许底层人民有如此“非分”之想。校长停了她的早操,是因为她有一双“铁手”,而“学校的墙很低,春天里散步的外国人又多,她们常常停在外面看的”;校长那次严厉的训斥,是因为学校来了参观的人,她没有及时躲开,而她的衣裳颜太旧,有碍观瞻;最后,校长连考试都没让她参加,就把她撵回家去,还是因为她是穷人家的孩子。在这个富人的世界里,金钱是万能的。
可以说,这病态的社会,造就了一批病态的人。王亚明忍辱负重,潜心攻读,到头来连考试的资格也给取消了,怅然地离开了学校。她那读英文吃力的声音,蜷曲地睡在走廊过道椅子上的苦寂,手套被校长踏过后的隐隐啜泣……必将长久回荡、叠印在她的心头,化作人生的凄风苦雨。掩卷,我们深切地同情王亚明的悲凉命运,愤慨于那罪恶的世道,我们也惊叹于作者那巧妙的笔法。作者以短小的篇幅,塑造了个性鲜明、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和感人
的艺术魅力。作品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人道主义思想,于阶级性中寓人性,是一曲呼唤人格尊严的悲歌。
作为当今时代的人们,应该珍惜新社会为我们创造和提供的大好发展机遇,更加勤奋刻苦,努力成才,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建设和谐社会,自觉警惕和抵制不良的金钱主义等落后腐败思想和言行,维护公平,主张正义,共同把和谐社会建设好、维修好、发展好
马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