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正确运用判断
核心考点一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判断
含义 | |
基本 特征 |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
表达 |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
类型 | ①简单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②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
提醒 判断的划分依据是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
2.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
(3)种类
(4)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
要求 | 错误举例 |
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 通过学习,进步很快 |
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 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
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 ①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②你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 |
3.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2)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这种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如下:
(3)关系的性质
对 称 性 关 系 | 对称 关系 | 小明与小华是同学 | |
反对称 关系 | 小明比小华大 | ||
非对称 关系 | 小明信任小华 | ||
传 递 性 关 系 | 传递 关系 | 济南在上海以北,上海在福州以北 | |
反传递 关系 | 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甲与丙之间是反传递关系 | ||
非传递 关系 | 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甲与丙之间是非传递关系 | ||
提醒 使用关系判断常见的逻辑错误:混淆关系的不同性质,把非对称关系当作对称关系,把非传递关系当作传递关系。
1.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纠正:
2.依据判断本身的真假性质,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纠正:
3.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联言判断。
纠正:
4.断定认识对象之间有无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纠正:
考向一 性质判断
典例1 以下判断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 内容 | 类型 |
① | 所有历史人物都是受历史规律制约的 | 全称肯定判断 |
② | 美国不是“民主样板” | 特称肯定判断 |
③ | 刘老师对李老师说,这堂课要么我上,要么你上 | 相容选言判断 |
④ | 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易错提醒:混淆全称、特称和单称判断。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特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单称判断的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运用性质判断常见的错误
我们强调运用性质判断“质”“量”要准确,凡“质”“量”不准确的性质判断都是错误的。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缺少主项和谓项。
(2)主谓失合(也叫主谓配合不当)。
(3)断定过量。
(4)误用多重否定。最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一般不会用错。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语气,往往用双重否定,或者为了特殊的表达意图,使用三重否定,这时候就应当格外小心。
考向二 关系判断
典例2 在某校篮球对抗赛中,高一年级战胜了高二年级,高二年级又战胜了高三年级。小
明高兴地说:“高一年级必然会战胜高三年级。”小新摇摇头说:“不一定。”下列对两人的对话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
历史的选择B.小明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反传递关系
C.小新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非传递关系
D.小新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
核心考点二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含义 |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
构成 | 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
类型 |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
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构成: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联言判断由至少两个联言支和联结项组成。
提醒 联言判断的联结项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3)真假: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p | q | p并且q |
真 | 真 | 真 |
真 | 假 | 假 |
假 | 真 | 假 |
假 | 假 | 假 |
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2)构成: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联结项主要有“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3)类型
相容选言判断 | 不相容选言判断 | ||||||||||||||||||||||||||||||||||||
判断依据 |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并存(相容的选言支) |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不相容的选言支) | |||||||||||||||||||||||||||||||||||
联结项 | “或者……或者……” |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 |||||||||||||||||||||||||||||||||||
真假 | 选言支中有一个是真的或都是真的,则为真;选言支都是假的,则为假 | 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选言判断为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为真,或都是假的,则为假 | |||||||||||||||||||||||||||||||||||
|
| ||||||||||||||||||||||||||||||||||||
4.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1)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2)结构:前件、后件、联结项。
(3)种类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 ||||||||||||||||||||||||||||||||||||||||||||||||||||||
逻辑要义 |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 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 |||||||||||||||||||||||||||||||||||||||||||||||||||||
联结项 | “如果……那么……”“只要……就……”等 | “只有……才……”“除非……才……”等 | “当且仅当……”等 | |||||||||||||||||||||||||||||||||||||||||||||||||||||
真假判断 |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 | 前件假,后件必假。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 |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 | |||||||||||||||||||||||||||||||||||||||||||||||||||||
|
|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