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考历史选择题注重运用新材料、营造新情境,提升了思维含金量和学科素养,考查学生在新材料、新情境下分析、理解、运用、推理、归纳、概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目前,每年全国卷、地方卷高考历史新情境选择题约占80%,有的甚至达100%。因此,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思维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营造新情境,主要是通过文字史料、图表史料等形式实现的。文字史料包括史籍、档案文书、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的文字遗留、报纸杂志、口述史料,等等,此类试题可被称为文字材料题。图表史料包括照片、地图、表格、漫画、曲线图表、柱状图表、扇形图表,等等,此类试题可被称为图表材料题。从赋分和题量角度观之,高考历史文字史料试题占绝大多数。
二、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的解题秘诀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的解题秘诀是:把握时间最关键,明确空间拓视野,分清立场明身份,运用理论现素养,对照特征定范围,回归教材破题眼,史学范式必使用,适度假设证猜想。
1.把握时间最关键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大多数采用的是新材料,有的试题时间信息隐藏在材料中,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握试题材料涉及的时间,从而开启破题的大幕。如:
例1 (2016年全国Ⅲ卷文综第32题)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解析】这道题没有明确的时间,但通过“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公元前5世纪中
期,希腊智者运动时期智者的主流价值观——怀疑神灵,否认权威,由此开始分析试题。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神话故事,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C项错误;通过“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强调人的价值,D项正确。
【答案】D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时间信息的秘诀是:隐藏时间在题中,关键名词露峥嵘;对照书本莫迟疑,磨刀不费解题功。
2.明确空间拓视野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在命题时,有时会有意忽略历史事件涉及的空间范围。如果考生不明确题目的空间范围,就落入了命题专家们巧妙设计的“陷阱”当中。要避免成为“牺牲品”,就要认清命题专家们的命题意图,认真解读材料,准确理解材料的信息,从而在题中“鱼目混珠”的信息里“慧眼识珠”。如: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取代,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D项错误。本道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其空间因素是中国与世界市场,由此可见明确空间拓视野的重要性。
【答案】C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空间信息的秘诀是:历史空间要明了,题中材料最重要;把握主体明目的,排除杂念现目标。
3.分清立场明身份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是由人物、国家、制度等构成的,一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带有阶级属性的。准确洞察了这些事件、现象、人物的属性,就到了解题的“金钥匙”。
例3 (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0题)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国民党政府当时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此举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战的贡献,而没有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A项错误;从题干中将“亲日派”“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不仅不能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且损害其团结抗日的形象,B项错误;由国民党把“国共合作”作为“谬误名词”可知,其否认国共合作,但并没有涉及抗战的领导权问题,C项错误;从题干中将“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作历史的选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局面,D项正确。
【答案】D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立场信息的秘诀是:人物属性出书本,解题紧扣材料魂;排除无关信息后,功到答案自然呈。
4.运用理论现素养
高考历史选择题与材料解析题一样,也重视史学理论在试题中的运用,考查学生的价值观和史学基本素养。这些史学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继承和发展、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个性与共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等等。在解题时,经常要运用到。如:
例4 (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0题)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解析】这道题涉及1979年我国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化,题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都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形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标志是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项错误;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B项错误;C项符合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要求,正确;由于中外合资、涉外经济、外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都是全部或部分非公有制形式,D项不正确,其目的应该是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答案】C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史学理论运用的秘诀是:史学理论很重要,分析题意要用到;熟练运用很关键,准信息效果好。
5.对照特征定范围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制,要照顾到各地使用的四种不同版本教材,不能倾向于某一版本,其考查的内容,常常要游离于教材之外,但其“踪影”却能够在教材涉及的历史阶段特征
中显现出来。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就是掌握一定历史时期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显著特点。运用历史阶段特征解题,更容易到解题的“突破口”。如:
例5 (2015年江苏卷历史第8题)表1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解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明显的阶段特征: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产生、兴起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初步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国民政府统治
前期,一度出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因为“三座大山”的压迫而陷入“困境”。本题考查1914—1920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此时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14—1915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该时期工业发展不是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A项错误;图表反映了进口火柴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但国内新设火柴厂家,并没有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性局面,新增厂家数量和厂均资本额均有升有降,波动较大,B项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进口火柴总额持续下降,而民族工业新设厂家每年都有所增加,反映了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C项正确;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是在1915年,1920年民族火柴工业出现投资高潮,其原因既有民族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心理需要,亦有民族资本家爱国心的驱使,还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收回利权”等思想的影响,D项不准确。
【答案】C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历史特征的秘诀是:阶段特征要记牢,解题经常要对照;准确把握心里明,不合题意排除掉。
6.回归教材破题眼
高考历史选择题中,大多数试题情境都非常新,但仔细地考量,还是可以发现,它们都与教材上的具体知识存在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在教材上到它们的“蛛丝马迹”。在与教材建立起对应关系后,才能够厘清题目中信息的知识依托及命题人的设计意图,为解题打开“方便之门”。如:
例6 (2015年山东卷文综第21题)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