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中国新一代体育偶像正在“破圈”
编者按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立足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历史方位清晰标明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前行道路上,无论是攻克“卡脖子”的科技难题,还是书写好乡村振兴的宏大文章,无论是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还是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都需要更多青年勇于扛起责任、敢于担当使命,在奋斗中释放
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题目即观点,饱含深情。)
①“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领路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开篇点题。由习总书记讲话引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话题。)
②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向党,奔赴远方!”在庆祝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嘹亮誓言回荡在天安门广场上。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一声声热情洋溢的呼唤,寓意着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透射出新时代中国蒸蒸日上的青春模样。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正需要新时代青年同
中国青年说
心向党、矢志复兴,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中国青年的历史地位: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
③时光倒回到100年前,一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求索救国救民的新路,“登高一呼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之良策”,28岁的李大钊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最终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24岁的周恩来在致友人书信中写道,“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25岁的蔡和森在赴法勤工俭学期间,“猛看猛译”马列著作,“顽强地反复掂量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分量”……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现实性分析。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④百年拼搏,百年奋斗,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从“抗日救国、救亡图存”的奋起抗争,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众志成城,再到“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理想,正是青春信仰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正是青春追求让我们的
时代画卷更为绚烂,正是青春志向让我们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之河里,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但跟党走始终是不变的主题,永奋斗始终是不变的旋律。(现实性分析。跟党走和永奋斗是不变的主题和旋律。)
    ⑤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广大青少年而言,既是一堂深刻诠释红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历史课,也是一堂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思政课。见证历史伟业、感受人民情怀、聆听奋进足音,广大青少年坚定了“四个自信”,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无限热情。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青年突击队,到把奋斗身影定格在乡村希望田野上的青年第一书记,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英雄,到奔赴偏远地区播撒梦想的支教体,无数事实表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现实性分析。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完全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⑥“从这里再出发!”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结束后的合影环节,新时代领路人这样勉励大
家。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广大青少年准备好了!(呼应开头,激励期待。)
来源:2021年07月08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李斌
【时代警语】
从“抗日救国、救亡图存”的奋起抗争,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众志成城,再到“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理想,正是青春信仰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正是青春追求让我们的时代画卷更为绚烂,正是青春志向让我们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聆听历史伟业、见证人民情怀、感受奋进足音,广大青少年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四个自信”,激发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无限热情。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青年突击队,到把奋斗身影定格在乡村希望田野上的青年第一书记,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英雄,到奔赴偏远地区播撒梦想的支教体,无数事实表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A.见证历史伟业、感受人民情怀、聆听奋进足音,广大青少年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四个自信”,激发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无限热情。
B.见证历史伟业、感受人民情怀、聆听奋进足音,广大青少年坚定了“四个自信”,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无限热情。
C.聆听历史伟业、见证人民情怀、感受奋进足音,广大青少年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四个自信”,激发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无限热情。
D.聆听历史伟业、见证人民情怀、感受奋进足音,广大青少年坚定了“四个自信”,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无限热情。
2.读写一体化训练(开放性试题)
新时代领路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作为高中生,请结合你的读书体验和个人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300字。
【相关链接】
青年的姿态决定未来与希望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作了个“你怎么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的调查。在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方面,97.8%的受访青年表示“我感到很荣幸身处这样的国家”,97.1%的受访青年明确表
示“我和我的民族命运与共”,96.5%的受访青年确认“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有我的担当”。在青年国家认同感方面,97.9%的受访青年表示“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97.5%的受访青年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7.0%的受访青年认为“关心国家大事是青年的义务和责任”。
这样的调查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见过了无数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的那篇《少年中国说》言犹在耳。一个关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调查,用数字告诉了世界——中国青年愿意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这种文化命脉的传承,孕育着希望和无穷的潜能。今日青年的姿态,就是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姿态。
    青年,请继续保持奋斗的姿态。中国成就举世瞩目,但我们要谨记,中国之大并不代表中国之强。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青年一代,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历程,惟以时刻保持一个奋斗者的姿态去开拓自己人生美好的未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的人生才是出彩的人生。所有青年都积极向上,以奋斗的姿态去努力,国家必将也呈现出向上的姿
态与激情,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奋斗,就是在学习的课堂上、在科学实验室里、在艰苦的工作一线、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农村的广袤的大地上拼搏;奋斗,就是用汗水与智慧浇灌未来。
    青年,请继续保持担当的姿态。“17年前,你们保护我们;现在,我们来保护你们!”疫情之下,一个年轻的体始终活跃在抗疫一线,他们就是“90后”等新生代。在大疫面前,青年们表现出勇敢、不畏牺牲与敬业的精神,是新时代青年担当的生动写照。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黄文秀那样的先进代表。同时,我们年轻一代工程师,新生代教师、年轻的社区服务者和志愿者、城市快递小哥等等,正在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书写着自己的担当。无数的青年,正在将国家、社会、家族的重担稳稳地扛在肩上。在困难面前,青年不怂;在压力面前,青年已懂得负重前行。
    青年,请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我们的革命先烈成功地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四十余载,我们积极融入世界,创造出了令世人震惊的发展成就。今日中国,我们已纵深融入世界。眼下,仍有些人和国家给我们制造矛盾和困难,但“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让中华民族逐步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抗“疫”中国经验的分享等等告诉
我们,青年仍然需要学会“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华民族的振兴,必须根植于我们青年一代抱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青年,请继续保持包容的姿态。世界很大,人心也很复杂。我们青年要有一份包容的姿态,乐见友善的人与国家和我们一起进步,一起分享发展的成果。青年人也许暂时还无法像长者那般虚怀若谷,但也该以包容姿态对待不同的意见者。这份包容就是对弱者的同情与帮助,对强者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胸襟向之学习并敢于与之竞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人戏言,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今日之青年,还要耐得住寂寞与等待,容得下他人的过错,受得了委屈,以包容的姿态笑对人生,淡定而从容。
    青年,最有活力,应该对未来和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与探究之心;青年,最有拼劲,不妨多演绎人生的速度与激情;青年,最为纯粹,请远离钻营与精致的利己主义;青年,最富创造,请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奋斗,实现无悔人生。
    东方网-东方时评作者:王玉初
编者按
破圈,即打破固有的形象或圈子。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中国运动健儿除了成绩亮眼,其言行举止令人耳目一新,鲜活个性同样圈粉无数。百步穿杨、水花不兴,他们展示了严谨、精准之美;急若流星、力拔山兮,他们展示了速度、力度之美;奋起直追、绝不放弃,他们展示了情怀、精神之美。那么,在整治反思“饭圈”等不良粉丝文化的今天,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偶像?显然,运动员就是极佳的追星选项。他们摘金夺银、为国争光、斗志昂扬、表达生动、个性鲜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世人直观看到了“中国后浪最美的样子”,他们正在塑造并引领新的审美潮流。
中国新一代体育偶像正在“破圈”(交代话题,“破圈”一词突出重点,点明主旨。)
    ①东京奥运会行将闭幕。在这届奥运会举行期间,许多人或早或晚发现了各自的“爱豆”。
    ②人们被奥运健儿成功“圈粉”,其核心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认同,以及对力量、速度、信念、热血的尊崇。可以说,运动之美、肌肉之美、力量之美、线条之美、健康之美、多元之美正在塑造并引领新的审美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