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公输般)是鲁昭公之子与东蒙公氏家族之研究
东岳雨石 公丕刚
鲁班是我国杰出伟大的发明家,对中华民族的昌盛发展起到卓越的贡献,是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神仙;是工建、木匠行、石匠行、泥瓦行等工种行的祖师爷。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庙宇崇拜祭祀:有着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在国学经典文史资料等篇幅中也有文字记载。
这位神仙的真实面貌,在2500年前他到底是谁?为什么史料记载为:公输般,又叫鲁班呢?他和鲁国又有什么渊源呢?历来在记载和传说中都是朦胧之中,模棱两可,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在这里笔者要对他进行考证、研究、梳理,给我们世人和子孙后代一个准确地回答。
墨子公输
一、公输般是鲁昭公之子
公输般是鲁昭公的第四子公贲。公贲是鲁昭公的儿子,《左传》鲁昭公二十五年,有这样一段文字:“(季)公若献弓于公为,且与之出射于外,而谋季氏。公为告公果、公贲。公果、公贲使侍人僚柤告公。”
《姬姓家谱》载:三十五世(周公十六世):讳稠,景王四年庚申即位,是为昭公,在位三十二年薨,生四子:公衍、公为、公果、公贲,俱无贤不任,继嗣弟宋敬王十一年壬辰即位,是为定公。
还有《左传春秋人名录》记载:公衍,鲁昭公子 ;公为,一作公叔务人,鲁昭公子 ;公果,鲁昭公子 ;公贲,鲁昭公子 。通过以上史料得知公贲实是鲁昭之第四子。
贲:《康熙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1184页“贲”字ban,又《集韵》逋還切。音班。《释文》:傅氏云:贲,古班字,文章貌。从此处得知 “贲”字音念班音。公贲,在口语音时称呼公班(贲)。
这个公贲(班)他是不是公输般呢?我认为是。理由是: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和齐国发生了一次战争,《左传》记载:公叔务人见保者而泣曰:“事充政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  还有一段:“公为与其嬖僮汪锜乘,皆死,皆殡。”以上文字中的公叔务人就是公为,是公贲的兄长。公为可以名称公叔务人,那么公贲也可以称公叔贲,那时的人识字的少,口传耳听,语出公叔贲为公输般音,后人凭语言之声来相传,久之后人在书写时习惯性写下公输般这样的名字,(如《左传》昭公薨于乾侯;《公羊传》却昭
公薨于干侯;乾和干音字都不同,这就是地方口音不同的结果)在慢长的岁月中,逐渐在人们的意识中衍变;被后人“三人成虎”的方式下就成了公输般,被世人墨守成规地确认肯定了。
《鲁班经》鲁班源流载:“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其父讳贤,母吴氏。”鲁班父讳贤,这个“贤”字很有深意,是有德行和才能之意,和圣字可联用为圣贤。古用此名辞称讳的人当然是王侯国君了。母吴氏,“吴”字,是吴国之国号,鲁昭公夫人就是吴国之女吴孟子。《左传》鲁哀公十二年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死不赴,故不称夫人。不反哭,故言不葬小君。孔子与吊,适季氏。季氏不絻,放绖而拜。《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证明鲁班就是公贲公输般,父亲鲁国公,母亲吴孟子。
《孟子·离娄》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赵歧注:公输子鲁之巧人也,或以为昭公之子。也已经表明公输般就是鲁国人,就是鲁昭公的儿子。
二、公输般是贵族后裔不是贫寒平民
公输般出身于国公贵族,因在鲁国遂也称名鲁班。在周王朝时期周天子武王姬发册封有功大
臣品级官爵为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周书·武帝纪上》:"初令世袭州、郡、县者改为五等爵,州封伯,郡封子、县封男。" 在那时还是奴隶社会时期,等级是非常严肃的,世人身份有着严格的界线,谁也不敢越界。公输般因是鲁国公贵族血脉,就以国公的爵位作为记号为姓,姓氏以“公”字来标记是鲁国公后裔族人。
有学者认为公输般出身贫寒,不是富家子弟,这一观念的主要依据是汉代《盐铁论·贫富》“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屋狭庐,材不足也。”若是只从这一段句子来看的确是很贫穷,连一间小草房的材料都凑不齐。可是我们要是从文字的大篇段去看的话,以上的这一小句段就不是说公输般贫穷的意思,而是一个举例子的比喻句。它的意思是不论一个人有何出众的本领,他得有一个客观的优越环境和条件才能施展;就像我们常说的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龙入浅水,虎落平川;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必须得有所凭借的环境条件才能施展的意思。
文学曰: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故贤士之立功成名,因于资而假物者也。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屋狭庐,材不足也。欧冶能因国君之铜铁,以为金炉大钟,而不能自为壶鼎盘杆,无其用也。君子能因人主之正朝,以和百姓,润
众庶,而不能自饶其家,势不便也。故舜耕于历山,恩不及州里,太公屠牛于朝歌,利不及妻子,及其见用,恩流八荒,德溢四海。故舜假之尧,太公因之周,君子能修身以假道者,不能枉道而假财也。
公输般在鲁国司空机构从事工匠行类业的管理监工之人,不是负责的官长;是参与设计制定计划施工的人。据《礼记·檀弓》: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公肩假曰:“不可!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般,尔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其母以尝巧者乎?则病者乎?噫!”弗果从。我认为公输般不是主管殓葬的官员,只是协助随从。掌管殓事的官是他同族的公输若,因公输若年幼不能从容安排殓葬仪式,公输般主动推荐用机械代替人力来完成。在此受到公肩假以用机械代替人力有失礼仪,因此拒绝不许。
由此段文字可以看出,公输般的身份并不贫寒。首先看殓葬主家季康子是何须之人?季康子是鲁国宰相,其权重超越鲁国公。他母亲的丧葬之礼是很隆重严谨的,这样高规格的葬礼不是一般平民所能参入的,只有本宗族人才可参加。季氏一族是鲁桓公之后,和公输般同为鲁国公姬姓一脉,公输般参加季康子母亲的葬礼是在情理之中。那时的周朝制度是很严格的,假设公输般如出身微寒是没有参加宰相季康子母亲的高规格葬礼的。
三、出生年代和出生地
《鲁班经》载:师生于鲁定公三年,甲戌年五月初七午时。笔者查阅《历书》和《左传》发现这段文字记载内含错误。鲁定公三年为公元前507年,鲁昭公薨于三十二年十二月十四己未日,是公元前510年,死后三年的人不会生孩子的。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为甲午年,并不是甲戌年。《鲁班经》甲戌年应为公元前527年,《左传》载:鲁昭公十五年至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71年三桓之乱时公贲刚好11岁,到鲁定公三年他21岁。
公贲生于公元前527前后时期,在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发生了三桓之乱,昭公被迫逃亡在外,携同公衍去齐国。《左传》记载:公赐公衍羔裘,使献龙辅于齐,遂入羔裘。齐侯喜,与之阳谷。公衍、公为之生也,其母偕出。公衍先生,公为之母曰:“相与偕出,请相与偕告。”三日,公为生,其母先以告,公为为兄。公私喜于阳谷而思于鲁,曰:“务人为此祸也。且后生而为兄,其诬也久矣。”乃黜之,而以公衍为太子。由以上文字可以看出跟昭公逃亡的是公衍,在他虔诚地完成昭公交给的任务后,深得昭公喜爱,遂厌恶起公为来,迁怨他惹了这一场祸患,进而更怪他母亲在生他时的诡诈行为,在气愤之时,废弃了公为的太子封位,改立公衍为太子,只因昭公这一废立更改,致使公衍一生漂泊寄住异地不能回国。
11岁的公贲在这一场宫廷国难中也要出外避祸,他被安排逃去了小邾国(滕县),在那里住了十多年,待鲁定公继位后,国家平稳了,他回到了鲁国,同时也就失去了鲁国公子特有的生活待遇,被安置到司空机构协助管理参入设计制造的工建体中了。
后人认为公输般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是滕州;二是曲阜,我认为是曲阜;理由是鲁昭公之子,当然要在曲阜的鲁国公宅宫内生育了。滕州只是他避难之地,那时的滕州属小邾国管辖城邑。公输般在此避难;在此结识手工匠人。他聪明灵敏,睿智超,爱好机巧制造;在此接触授艺入了木工行业。
滕州是小邾国。前369年至前340年被楚国所灭。以后又将残余的城邑(邹县)一带重建邾娄国被鲁国所灭。《汉书》记载:邾古称邾娄,小邾古称小邾娄,鲁穆公在位时(公元前372——289年),依据“邾娄”的合音拼为“邹”,始改邾为“邹”,改邾绎山为“峄山”。公输班假如生在滕州的话,应为小邾国人,可称邾班,也不会称了鲁班;那么《礼记·檀弓》篇中的为季康子母下葬请以机封的公输般,为何在鲁国参加季相国母亲的葬礼?那时小邾国尚在,正是国运昌盛时,按说如果鲁班出生地在滕州应该在小邾国劳役才对啊。他既是在鲁国从事工作,又名称鲁班,己经说明他是鲁国贵族出身,生在鲁国曲阜,是不争的事实。
三:墨子的《公输盘》
公输盘和墨子为前后时期的人,公输盘早已是名著于世的巧工时,墨子或者尚未出生;当公输盘耄耋时或者去世后墨子才降生到人间。墨子和他根本就没有见面对话的可能,之所以有《墨子·公输》这篇文章,是因为前秦时期的文章篇幅都是这样一种文体;人物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虚构;这并不主要,主要的是能把自己的主题思想鲜明地表达出来。再者墨子为了宣扬自己的思想,要一个誉满天下的人物来阐叙自己的兼爱和非攻学说,无疑公输盘就是首选。当墨子制作的兵械可以抵挡战胜公输盘的兵械进攻时,无形之中鼓吹了自己技高于公输盘,好引起世人的好感;诱惑世人来跟风追随;最好是引起诸侯们的注意,那才能货卖帝王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