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龙口明德学校
课题
公输
课时
5课时
课型
  新授
原设计者
赵蕾
授课人
赵蕾
备课时间
4月22
授课时间
5、6-5.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
教材分析
《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重点
学习本文叙事说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难点
文章第二、三两部分是教学的难点
解决办法:①做好课前预习,在知识结构中梳理以前学过的知识,精心设计复习题,做到温故知新。②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最好利用多媒体手段绘画,即按照课文内容绘制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
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新课解析、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作业设计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言:有一个成语叫“班门弄斧”,其中的“班”指的是鲁班。我们知道鲁班是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2、作者:(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墨子(约前476—前390),姓墨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3、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概说文意。
  这是一篇思想观点鲜明的宣传文章,也是一篇逻辑性异常周密的学术文章,墨子运用“类比”进行推理,明辨是非,驳倒对方。纵观全文,墨子采用了先说服公输盘,再说服楚王,最后又以实力相较量,终于取得止楚攻宋的胜利。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墨子思想亡的细致周密,也看到了墨子对敌方判断的准确。他根据论敌的思想活动,步步为营,决战决胜,因人制宜,灵活机动,对公输盘这个有头脑、有计谋的能工巧匠,采用“类推”方法,有斥责,也有劝戒,迫其“败阵”;而对“楚王”这个贪婪成性、头脑发胀的大国君主,则采用“类比”方法,使他知道如若攻宋,定是得不偿失,乃是不智之举,终于迫使强敌敛手,完成了风尘仆仆来楚的任务。
作业设计:
必做:熟读《公输》,复述课文。
选做:读《名人传》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放映幻灯片)
  翟(dí) 盘(bān) 侮(wǔ) 郢(yǐng) 见(xiàn) 舆(yú) 褐(hè) 犀(xī)兕(sì) 鼋(yuán)鼍(tuó) 鲋(fù) 姬(pián) 诎(qū) 圉(yù) 滑(gǔ)
  2、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疑问词的用法。
  (1) 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本句中,本来没有谓语,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来。“焉为”表示疑问语气。)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在古汉语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要提前,正确的语序是“宋有何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3)胡不已乎?
  ――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4)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见我”,理解为“把我引见。”)
  二、自主学习
  1、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指导其策力,利用一些工具书及参考资料,疏通文意。
  2、每组各派代表复述课文内容梗概。
  3、进一步引导划分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服),墨子用“义不杀众”说服公输盘。
  第二部分(“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必取宋”),墨子连用三个比喻,指出楚王攻宋之不智。
  第三部分(“于是见公输盘……吾请无攻宋矣”),墨子以实际行动迫使楚王停止攻宋。
  三、课文导读
  1、学生默读第一部分,教师指点难词、难句。
  ①云梯之械:之,代词,这。
  ②将以攻宋:即“将以之攻宋”,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③夫子何命焉为:夫子,对有道德的老人的敬称,等于说“老先生”。命,命令,自谦而把对方的意见说成命令,这里引申为“指教”,这句意思是:“老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④请献十金:请,和下文“请说之”,“吾请无攻宋矣”的“请”都是敬辞,犹言“让我,请允许”。
  ⑤吾义固不杀人:义,道义,名词用如动词,遵循道义。固,可以作“本来”讲,引申“决”。这句意思是: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
  ⑥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特别敬意。
  ⑦义不杀少而杀众:少,指北方欺侮墨子的人。众,是指将要在楚宋战争中送命的士卒。
  2、互动解决问题。
  (1)为什么墨子从得到楚国攻宋的消息到见公输盘,中间只用“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十二字来表达?
  ――因为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墨子一路上的经历,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
  (2)哪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哪句话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和不辞劳苦的品质?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3)墨子仅用三次对话,就使公输盘屈服,这三次对话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设诱(“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激将(“请献十金”);追击(“请说之……不可谓知类”)。
  (4)公输盘的观点是什么?墨子怎样给予致命一击的?
  ――公输盘的观点是“吾义固不杀人”,他是既要攻宋,又要表示有“义”,于是便暴露出矛盾。墨子正是抓住了公输盘的弱点,以“义不杀少而杀多,不可谓知类”这致命的一击使他理屈辞穷。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公输》进行了初步学习,对结构和内容有了大概的印象。公输盘在民间传说中是能工巧匠,是正面形象,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既要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争取楚王宠信,又要标榜自己有“正义感”。
  七、布置作业
  必做:掌握前两页的课下注解。
  选做:读《名人传》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导读课文。
  1、学生默读第二部分,看注释,相互研究,教师指点难词、难句以后,请学生口译。
  ①吾既已言之王矣:“既”的意思跟“已”相同,复用为的是加以强调。
  ②此为何若人:何若,若何,怎样,全句是“这算是怎样的人呢?”
  ③必为有窃疾矣:窃疾,好偷的病,全句是“一定是有好偷的毛病”。
  ④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墨子的谦称;以……为,认为……是;之,结构助词;与,介词,跟;此,指示代词。这两句意思是:我认为大王派人攻打宋国,是跟那个有好偷窃的毛病的人一样的。
  2、学生口译后,引导分析。
  ――墨子用理折服楚王,这是他到楚国以后的第二个回合的战斗。这一部分,墨子所用的策略都跟前一部分大体相同,但又同中有异,一切根据楚王的性格特点布置安排。楚王是一个掠夺成性的奴隶主贵族,既贪财好利,又要维护大国君主的风度,墨子准确地抓住了他性格上的这一深刻矛盾,先提出一组假设句,接着发问:此为何若人?楚王只好认为那个人“必为有窃疾矣”。一个“必”字用得妙极,显示了楚王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就为墨子的推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三、研读段落
  1、分角朗读。分组对读“子墨子见王……必为有窃疾矣”。
  2、点拨:当楚王神气十足地对这种现象进行嘲笑时,自己却被牵着鼻子走上了被告席位,这时墨子突然话锋一转,以连珠炮般的三组恰当的类比,向楚王发动正面进攻,彻底揭露楚王准备攻宋的无理、无义、愚蠢可恶。
  3、推敲:三组类比的具体内容都是什么?(请同学回答后,展示投影或幻灯片)
  ――①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②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③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这样三组类比的落脚点是:把将要发动侵略战争的楚王比作患有盗窃病的人。
  4、齐读,轮读“子墨子曰……为与此同类”。(反复体味墨子正气凛然的大无畏精神和言辞的雄辩。具体认识楚王的伪善和愚蠢。)
  四、课堂小结
  文章中间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与楚王和公输盘斗争的经过,墨子以理折服楚王,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显出正气凛然的大无畏精神和言辞的雄辩,表现了墨子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性格。
  五、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必做:掌握第三页单字解释。
选做:读《名人传》

                        第四课时
  一、 检查背诵
  背诵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二、导读课文
  1、学生默读第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预习作业中的疑难词句。
  ①九设攻城之机变:九,表示次数多,虚指。
  ②子墨子九距之:距,通假字,同“拒”。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假字,同“御”。
  ④虽杀臣,不能绝也:虽,即使。绝,尽。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2、讲读,分析第三部分。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一次又一次施出机巧变换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抵挡住并挫败了他。两个“吾不言”生动地描写了双方的针锋相对,墨子的“吾不言”更显出他比公输盘棋高几着。
  3、点拨:前两个回合的斗争,在写法上主要是通过对话斗智,第三部分则通过斗勇。前两回合墨子主攻,后一部分墨子防守。“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墨子把公输盘的进攻—一击败,使之无计可施。而墨子的防守还绰绰有余。至此,墨子的胜利已成定局。但又起风云,再掀波澜。
  4、思考:又有何事发生?请大家齐读后三段。分析:当公输盘准备和楚王会谋杀害墨子时,墨子临危不惧,当场予以揭穿,用事实宣布了楚国攻打宋国必败,至此,楚王只得无可奈何地表示“吾请无攻宋矣”,放弃了攻宋的野心。墨子最终获胜。
  三、互动归纳
  1、本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三个回合的斗争,表达了什么思想?
  ――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
  2、本文写作上有何特点?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事件发展跌宕起伏。安排笔墨详略得当。其次,本文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说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课堂小结
  墨子的“非攻”思想在今天来看,仍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理想。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怕艰险,坚忍不拔,勇于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重视实践的作风,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但子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他不懂得引起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墨子所处的时代所以发生连续不断的兼并战争,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必然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张来制止的。因此,所谓?“非攻”在墨子所处的时代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五、布置作业
  必做:做《伴你学》
选做:读《名人传》
第五课时 
一  讲解《伴你学》
二  重点单字解释卷测试  讲解。
个人修改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
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学生谈下“非攻”思想在现在的意义。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服),墨子用“义不杀众”说服公输盘。
  第二部分(“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必取宋”),墨子连用三个比喻,指出楚王攻宋之不智。
  第三部分(“于是见公输盘……吾请无攻宋矣”),墨子以实际行动迫使楚王停止攻宋。
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凭借公输盘制造的器械,已经接连攻克了好几个国家,这次,楚国准备攻打弱小的宋国。在这个情况下,墨子连夜兼程赶到郢,准备说服公输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我把读课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学生至少读了两遍。第一遍着重读得字音正确,后一遍着重于理解。
我感觉到,不是学生不善于思考,关键是看老师如何来引领学生,如何打开他们的思维,如何让他们与作者产生碰撞的火花,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多动脑,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