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铮民族英雄
慷慨悲壮一代词豪
——辛弃疾
导读:他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有“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的壮举,他有“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他有“试手补天裂”的勇毅和豪迈,他亦有“可怜白发生”的无奈与苍凉。他完美地将文韬与武略集于一身,令后世无数文人与将士自惭形秽。他一生报国
无门,却矢志不渝,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就是辛弃疾,一位侠之大者,一位傲立于天地间的民族英雄!
一【知人论世】
1.人物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词的思想境界和文学地位。现存词600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2.个人履历
(1)少年时期(1140-1161)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
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辛弃疾早年深受祖父影响,同时,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抗金报国的志向。
(2)起义从戎(1161-1162)
1161年, 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1岁的辛弃疾率领2000多父老兄弟起义抗金。未几,率部归附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从此投奔南宋。
(3)仕宦生涯(1162-1181)
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的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先后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
理荒政、整顿治安。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然而这显然与辛弃疾的收复失地的理想大相径庭。
(4)闲居生活(1181-1207)
这一时期,辛弃疾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两次遭弹劾外,有二十余载赋闲在家,是他一生被迫归隐的时期。期间他寄情山水,追慕陶渊明。64岁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生前最后两年,朝廷再次起用,他因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1275年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3.人物轶事
(1)义斩义端
22岁的辛弃疾拉起两千人的队伍投靠了以耿京带头的抗金队伍,其中有一个叫义端的结拜兄弟因为受不了在义军里当差的苦头,竟偷偷地盗走了由辛弃疾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里邀功。耿京盛怒之下,拿辛弃疾问罪。辛弃疾当场向耿京立下了军令状,追回帅印。
当晚,辛弃疾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了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果然,在天快亮的时候,义端骑马出现,辛弃疾不由分说,一个箭步窜了出来,一刀将义端和尚砍下马来,那和尚吓得魂飞魄散,当即跪地求饶。面对这样贪生怕死的变节分子,嫉恶如仇的辛弃疾,不由分说,手起刀落,义端身首异处。
(2)鹅湖之会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辛弃疾的词集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
(3)哭祭朱熹
公元1200 年(宋庆元年),朱熹病逝。其时,朱熹的学说已被宣布为“伪学”。在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压力下,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不敢前往吊唁,而被朱熹“断过财路”的辛弃疾却不畏禁令,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留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4.主要思想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等等。这些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辛词中还有不少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的作品,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柔美之感。
5.创作和艺术特
辛词创作风格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
托。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对词体进行了大量多样化、规范化的革新尝试,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创建出独具一格的稼轩体词。其词题材广阔,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6.后人评价
(1)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陆游
(2)君子观弃疾之事,不可谓宋无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驾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汉光武,其功业悉止是哉! ——爱新觉罗·玄烨
(3)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王士禛
(4)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幼安耳。 —— 王国维
(5)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郭沫若
7.辛弃疾名句
(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6)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摸鱼儿》
(7)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沁园春》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阅读推荐
辛更儒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2015年版)
梁衡 《把栏杆拍遍》(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2006年版)
二【经典作品】
【教读篇目】
篇目(一)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⑪,树犹如此⑫!倩⑬何人唤取,红巾翠袖⑭,揾⑮英雄泪!
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水龙吟,词牌名。本篇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时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建康,今江苏南京。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