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
2019年第2期(总第174期)
128
——以《生命通道》为例
赵 勇
(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节目部 福建 福州 350000 )
摘 要:
生命题材纪录片创作发兴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契合当前广大电视观众对生命的思考、适应人们对医疗类电视题材消费的发展趋势、产生较高的社会价值,符合受众对包括医疗话题等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关注的心理需求等重要的创作意义和现实价值。《生命通道》节目创作的成功之道在于其定位准确,类型丰富;坚守真实是这一纪录片的核心;通过细节展现节目魅力;注重艺术手法的运用。在更好地发掘节目在表达生命哲学时的优势、特点和戏剧张力,更好地激发节目创作人员的创作潜能和职业信仰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
生命题材纪录片 《生命通道》 创作生命题材纪录片也称为生命题材类电视纪实纪录片或
者医疗题材电视纪录片,是纪录片研究领域里一个独特的片种,在电视荧屏上并不鲜见,像《心术》、《急诊室的故事》和《产科大夫》等电视剧,早期并没有在观众中产生太大影响。近年来,几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卫视台先后推出几档生命题材电视节目,很快就在广大受众中引起巨大反响。2014年1月26日,东方卫视率先推出一档急救纪实节目《急诊室故事》,引起电视界普遍关注;同年7月26日,由北京卫视打造的全新模式的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进行首播,受到业界人士和专家的热烈赞誉;2015年4月5日,东南卫视隆重推出生命题材系列节目《生命通道》,收视率迅速攀升,播出量位居全国同时段十五名、最高全国前十;点击量热度最高达121、122;并且在多家媒体上进行网络播放,如爱奇艺、优酷、腾讯,短视频播放破千万,同时持续在纪实新闻话题榜上二十四小时排名前十。
生命题材类纪实纪录片杀入卫视平台黄金时段,取得了高收视和高口碑,反响极佳。这一系列节目的热播,意味着生命题材纪录片越来越受到观众欢迎,其节目竞争也必将越来越激烈。本文以《生命通道》为例探究生命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得失,以求教于方家。
一、生命题材纪录片创作崛起的原因
生命题材纪录片其创作发兴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创作意义和现实价值。(一)契合了当前广大电视观众对生命的思考
法国大思想家蒙田曾经有言:“我们的生命收到自然的厚赐,它是无比优越的。”康德也曾经说过:“人因
有生命,而倍显尊严。”人们越来越懂得珍惜生命,他们努力保护和延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以尊重与爱护人的生命为根本。因此,生命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永久的探索,它也成为了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在人类生活当中,不论是文学艺术、戏剧、舞蹈、音乐等各个门类,处处离不开生命这个主题。像余华的《活着》、世界大型舞台剧《犹太城》、舞蹈《生命的舞蹈》等,都离不开生命。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影、电视也迅猛发展。用生命来创作就是歌颂生命,把美好的生命展现出来,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当中短暂的瞬间,从而把握生命的永恒。
早期生命题材电视节目或电视剧《急诊科医生》、《外科风云》等没有引发轰动,主要原因是电视影片难以再现还原急救场景和医生的技术手段,同时影视剧会带有较强的艺术彩,如夸张、带有戏剧性等,缺乏真实,令观众难以信服。而《生命通道》是一档以现实生活中真实事件为基础,不同于一般形式的新闻纪实,以“剧”的概念进行深度报道的全新栏目。《生命通道》探索和记录“生命濒临灾难”时的真人真事,为广大电视观众重新审视生命提供了契机。生命类别是最具有戏剧性的,对社会具有引导价值,这迟早会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当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出和实施,决定了其作为健康传播载体的重要性。生命题材纪录片可以更好地传播生命知识,引导人民重视生命安全。
(二)适应了人们对医疗类电视题材消费的发展趋势《生命通道》栏目题材主要以医疗救援为主,以丰富的戏剧冲突,展现出危难来临之时人们面临的两难抉择,以及强迫自己对内心价值观作出选择的曲折过程,如救与不救,生命与生活,亲情与爱情等,在这种两难选择中彰显人性的光辉。在《生命通道》
栏目中,透过电视镜头,观众看到了鲜活的医生像,也目睹了救死扶伤的“天使”是如何炼成的,亲近感和敬重感便油然而生。如今,生命题材纪录片凭借其已经逐步杀入卫视平台的黄金时段,不仅打破了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垄断,还取得了高收视和高口碑,反响极佳。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电视结构和基调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中国观
本文网页版
传媒研究——广播电视网络节目研究
DOI:10.13556/jki.dncb35-1274/j.2019.02.040
129
东南传播
2019年第2期(总第174期)2019
年第二期
众的欣赏习惯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医疗类电视题材消费的发展趋势已暂露端倪。
(三)产生了较高的社会价值,符合受众对包括医疗话题等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关注的心理需求
《生命通道》这类生命题材纪录片的出现,产生的社会价值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唤起社会的良知在《生命通道》中,我们希望医院这个时刻面临生死的战场,成为每一个人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长廊,每个人都能重新看待自己、认识自我。有人说,这世界上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最重要:相信、希望和爱。像《生命通道》这样的纪实栏目剧的内容深深扎根于这三个重点,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在源源不断地为《生命通道》这样的纪实栏目剧提供各种表达依据。《生命通道》题材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而且直击受众内心,必将极大地丰富荧屏形象,丰富百姓生活。
2.对生命的尊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越来越多,容易导致忽视生活中最珍贵的感情,比如说父母、亲人、爱人,还有对自己本身的关注等。《生命通道》的第二个核心立意,就是希望每一个人能学会珍爱生命,珍惜亲情。
3.向医者仁心致敬在《生命通道》中,没有浮夸,没有表演,而是以真实叙述,诉说医生真实的生存状
态。希望通过节目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增进交流沟通,消除隔阂;展现抗争勇气,树立生活信心;献爱心送惊喜,感受人间大爱,同时此类生命题材纪录片,天然带有极其强烈的戏剧性也就是冲突和悬念,同时又是纪实性的,所以特别吸引观众。
二、生命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成功之道生命题材纪录片是以社会生活、社会事件等社会公共话题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一类纪录片。王光艳在《生命的接力》创作札记中探讨了纪录片创作中的题材敏感与突围问题,指出尽管在这个领域还存在颇多的争议,但社会在不断进步,
人们的观念在更新。[1]
傅锦秀等以纪录片《生命缘》与真人秀《因为是医生》为例,探讨了医疗题材电视节目对行业形象的塑造,认为医疗题材的纪实性节目,聚焦于医生与患者和医生体,在节目内容、节目编排、表现方式上各有侧重,对医疗、医生的行业形象做了纪录、描述与塑造,对正面宣传医
疗行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
。李梅丽以《生命时速·紧急救护 120》为例,对中国医疗题材纪录片的英雄叙事模式进行了分析,强调医疗题材纪录片作为医疗这一社会议题的历史见证,其英雄叙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邵晶认为,北京电视台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作为国内首档医疗纪实类的新闻节目,也是中国第一档
公开报道病人死亡案例、具有“生命价值观”的电视节目,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因为它立意的高度,它没有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医疗题材的纪录片,而是定位为一部生命纪录片,一部承载不断行进的中国人的生命态度的纪录片,视生命信仰表达为节目核心价值,运用纪实手法真实记录人
性。[4]
王艳认为北京卫视的大型季播医疗纪实类节目《生命
缘》采用纪实拍摄的手法,24小时全天候真实记录北京的医
院里正在发生的真人真事。节目以纪录片为传播载体,让观众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坚韧与珍贵,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理性、善意、温暖地看待当前敏感的医患关系的崭新视角,实
现了健康传播的舆论引导创新。
[5]生命的思考
东南卫视生命题材系列节目《生命通道》吸取东方卫视急救纪实节目《急诊室故事》和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等其他生命题材纪录片创作的经验,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其创作成功之道在于:
(一)题材类型丰富,充分满足观众需求生命的艺术性是与生俱来的。当人类面临各种巨大的灾难、疾病、祸患时,往往生命处于危险之中,会使得人们更加渴望生命,祈求生命。现实生活当中的艺术家、作家,他们歌颂的永恒主题是展现生命的过程,就是展示人类在困难时的生存本能,就是表现人在绝境面前对生命的渴望。而这正是《生命通道》栏目的策划根本,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是《生命通道》的主旨,而这一主旨也是所有影视作品最富矛盾彩的环节,同时这一主旨也是社会最为关注的命题,再则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也是文明社会的永恒话题。因此,《生命通道》的取材和创作打破了以往讲医务、交警、消防等人员多么的不容易,好人好事式的记录,定位就是直击人心的生命故事和感情故事。不仅仅包括事故本身,还包含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在具体操作上分为四类生命通道:
1.医疗生命通道
医院不仅仅记录了人类与病魔、病毒抗争的战场,也是人类相互扶持、彼此关爱的舞台,是最真实的人性的绽放。“医疗生命通道”中每天都在上演着内容迥异的悲喜剧,将“医疗生命通道”上的人间冷暖以纪实的手法,影视剧的编辑手段,将生与死之间最大的矛盾展现一一是一次对生命的关怀,对人生的思考。“医疗生命通道”是将纪录片的镜头伸向急救室、抢救室、手术室的纪实栏目,在这当中没有导演的雕琢,没有作秀的稚嫩,只有生死之间的不可预见。节目以附一、协和、省立、总院、儿童、妇产等医院为据点,聚焦高楠病例,记录生死最前沿人性的多面性,力争还原真实的人间百态。
2.交通生命通道
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活动范围的增加,许多难以预见的交通灾难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交通事故伤害已成为“世界第一公害”。面对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准确判断、困难的排除、迅速的救助,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悬念,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是一次生死的历练。交通生命通道上记录述说的故事,就是要在真实好看的情况下,让每一个人都多一分善心,少一分冷漠,更多一份对生命的思考。
3.火患生命通道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一个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就有上万起火灾发生,每天都有2000多人死于火灾,3000到4000人在火灾中受伤,面对滚滚浓烟,熏熏大火,人类的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大火留给人们的叹息、怜悯、悲痛、质疑等等混乱的情绪,面对肆虐的大火,如何把握机会救助生命,这是《生命通道》所要记录的内容,而透过这些
传媒研究
—
广播电视网络节目研究
东南传播
2019年第2期(总第174期)
130
真实记录见证的是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并让观众从中领悟、思考。
4.应急生命通道洪灾、海啸、地震、台风种种不可抗拒的灾难,是人类共同命运的一次洗礼,这一次次的痛,都让我们每个人深思着。还记得2008年5月13日中午,汶川地震救援队发现了一位妇女,可她已经没有了呼吸,但是在她的身躯下,还有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因为有母亲的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在孩子躺着的被子中医生发现了一部塞着的手机,屏幕上已是一条写好了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这一幕幕血的印记如果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对我们的后代该是多么深刻的教育,让我们体会到伟大的母爱。
这四类生命通道真实记录着人性最极致的绽放,快节奏的人生百态,以及为生命喝彩的真人纪实。节目从多角度传达对生命的理解,从中可以获取许多生命的感悟。
(二)坚守纪录片的核心——真实《生命通道》节目每期一个选题,选择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具有超强可信度以及权威感。24小时不间断拍摄当事人的真实生活,以及遇到突发状况的真实反应和情感。从观众心理的角度看,公益纪实节目能更自然地吸引观众,每一个案例,都真实发生,突出“爱”的含义。健康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同时提升节目的权威感,得到更多关注。
在《生命通道》中,全程运用“跟拍”的创作手法,这样的拍摄方式是真实的最好体现,但同时也给制作人员带来了花费大量体力、精力、时间,素材太多,剪辑编排任务量繁重等问题,因此对创作人员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一对农民夫妇的情怀这期节目中,从医院到贵州老家,一路上全程记录;母亲剖腹换胆救女,一年之内剖腹两次,用生命托起生命。节目中没有华丽的镜头,只有最朴实的画面,丈夫在危难时刻支撑起全家,为妻子捆绑头、安抚幼小女儿的画面,还有丈夫来回奔波的身影、手术室外焦急
的等待,这些相濡以沫的陪伴和不加修饰的现场抓取,是最原始、最有效的一个记录,也体现出了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
《生命通道》为真实呈现原生状态,在不经过多余加工的情况下,将客观事实拍摄出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在节目中,记录事实发生的细节、状况,保证节目制作的真实性。
(三)通过细节塑造人物形象纪实类节目没有高超的演技、情节的渲染,拥有的只有特殊的拍摄制作手法。例如《生命通道》前期拍摄时采用大篇幅的长镜头和同期声。所以拍摄时需要大量的素材。被拍摄对象会遇到许多现实并不知晓的情况,这使得节目组并不知道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事态的发展方向。在拍摄过程中,节目组不得参与干涉事件的进行,所以,为了拍摄出事情发展衔接清楚、细节清晰的节目,需要制作人员长期跟拍,这对制作组的专业性和体力上都有着十分高的要求。
首期菲律宾连体妹节目中就有许多细节,一个抢奶瓶的动作生动表现出台湾花莲的双生妹珍妮和洁妮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虽然经过医生的帮助,但已经分开的两妹依然保留着抢奶瓶的习惯,让观众不禁感叹骨肉亲情怎会因
为肉体的分离发生改变。医院回复已经不需要手术时,孩子的母亲并未表现出激动的情绪,反而默默转身回到病房,把原本的连体服改制成两件衣服,剪开又重新一点一点缝起来的动作,以一种冲突的观感,生动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勇敢。做完手术后,原本互相抱在一起睡觉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必须要抱着小
熊玩偶才能睡着。受访者起初不愿接受采访,退回了摄制组提去的礼物,但隔着栏杆,却在偷偷观察着,对于骨肉亲情有着割不舍的期盼。
通过细节的刻画,可以激活视觉和逻辑思维,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得观众能够进行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深化。在《生命通道》节目中有许多细节,比如2岁男童掉落深井,长达45米的深井的特写,父母在井口彻夜撕心裂肺的呼喊声,救援人员策划营救方案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等等细节的拍摄,通过这些细节,能够让我们从视觉上更为深刻地了解事件现场,体会事发者的境遇及情感,引发强烈的共鸣。
细节能够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节目花季少女跪地行走26年中,陈团治在楼道中跪行下楼、说话时,一直面带微笑,房间中清晰明亮的标语,“积极乐观,美好生活”,这些细节的拍摄充分展现了她的坚忍不拔、积极向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命运不屈服的精神。
同时细节能够起强调作用,营造特定的氛围。医生在为双胞胎连体婴准备手术时,前期工作的繁多,准备过程的精细,在这期节目中,医生为防止感染,需要对双胞胎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医生在齐心协力的配合下,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药品;手术前的紧张与担心,手术中的汗流浃背,手术后的微笑等。
(四)注重艺术手法的运用当今时代需要吸引力、个性化、精品化、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生命通道》节目正本清源,从人文视角、爱心话题着手,是纯公益展示,正能量爆棚。因为是公益纪实,我们
把视角重点放在人物关系、家庭关系上,关注人性、信任与爱。负面情绪,阳光表达:前面的抑,是为了后面的扬。故事主人公的苦难,折射出大爱的温暖。节目最终爱心企业圆梦环节的设置,确保每个故事都阳光结尾,看到希望。
在《生命通道》这种纪实栏目情感表达中,沉浸到人们生活当中去是其创作核心。用真情实感换取信任,最大限度地贴近人物对象,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在节目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不是旁观者,而是以朋友的角陪伴采访对象,陪伴式的采访,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事件发生的真相以及全过程,还能对采访对象起到陪伴与安慰。在接触每一个患者、家庭时,工作人员首先要全程陪伴,真诚地帮助患者家属解决困难并进行心理安慰。不同于新闻纪录片创作,《生命通道》运用了代入式、内心独白式的解说方式,给观众强烈的共鸣感和代入感。《生命通道》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源于其情感的传播,始终坚持用最直抵人心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它能从根本上影响人们如何去看待生命、对待生命。
要想使得《生命通道》这类生命题材的纪实栏目更具有
传媒研究——广播电视网络节目研究
131
东南传播
2019年第2期(总第174期)2019
年第二期
感染力,则需要艺术性,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艺术手法及其技术手段的运用上。
首先是艺术手法的运用,在《生命通道》每期节目都通过跟拍来记录,细节的拍摄,加上艺术手法,可以真实地反映自己所想要传达内容和最初构想,可以更加真实地展现人与人之间关于生命的情感共鸣。比如说女人花这期节目中,通过女人花这首歌,将整个片子贯穿起来了,而且把生命的坚强,对生存的渴望全部都体现了出来。一个花季女孩想要站起来的那种勇气与坚强充分体现出来。在一对农民夫妇的情怀这期节目中,《孩子别哭》这首歌曲把情绪烘托到了最高点,不仅起到了阳光表达,还起到了主题提炼的效果。
其次是电视手段的使用,《生命通道》拍摄过程中运用蒙太奇手法,胶片效果,震撼音效,摄人心魄。除了故事的推进按照电视剧的方式来叙述之外,在画面呈现和试听表现上,也运用影视剧的表现手法,以影视化的节奏编辑、胶片级的调渲染、情绪化的音效烘托,给观众带去影视大片级别的视听享受,让故事、情绪更具感染力。长镜头的使用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采录同期声、镜头的调度使得节目增加
了艺术性,反常规镜头的运用、蒙太奇的连接等这些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增加电视栏目的艺术性。在绝境求生四十八小时节目中,小孩在深井下的哭声、求救声从头到尾贯穿下来,非常揪心,孩子的母亲一直趴在井口呼喊着乐乐。这种生死离别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生命题材纪录片运用影视剧的叙事手法和电视化表现手段来建构戏剧性,凸显冲突与悬念,真正将纪录片拍成一个“剧”,这正是艺术创作手法上的创新和突破。
三、生命题材纪录片创作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王晓宇以医疗题材为例浅析当前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创作的不足与改进方向,认为我国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创作取得了不少突破,但部分作品对社会观察的深刻性尚有一定提升空间。比如未抵社会问题本质、题材空壳化、人物理想化等。针对这些不足,一需增强未来意识,勇于为现实中的问题寻求答案;二需正视理性精神的价值,让每一类题材都有其内容垂直化的意义;三需提升公共事务意识,使得包括纪录片从业者在内的全体民众面对社会问题时能进行更具普
遍意义的观察和分析。
[6]
目前,网络栏目剧只是初露端倪,但纪实栏目剧却依然雪藏深渊。随着时间的推延,不同栏目剧之间的
竞争,同一栏目剧中各个剧组之间的竞争将趋于白热化,推陈出新已势在必行,像《生命通道》这样的原创纪实栏目,其真实的剧情,紧张的矛盾冲突必将赢得市场,促进影视市场的繁荣。从《生命通道》节目的社会传播效应来看,还存在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掘《生命通道》节目在表达生命哲学时的优势、特点和戏剧张力
生命题材的纪录片毫无疑问是娱乐时代的一股清泉。现在中国的电视每天播放的娱乐节目太多,纪实类节目却少之又少,面对目前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相比娱乐节目,纪实类节目投入小,且产出量大,而且很少有卫视关注。《生命通道》独特的角设定及传播功能,决定了在更长时期内巨大
的发展潜力。同时,相比过去的纪实类栏目,开始由引导收视
功能向更贴近人们生活方面而转化。《生命通道》没有综艺节目当中绚烂夺目的舞台、没有帅气的流量小鲜肉,而是把镜头聚焦在了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生命个体,是一档触动观众心灵、唤起情感共鸣的节目。但是,如何努力提升节目品位和质量,还值得继续努力。
(二)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生命通道》节目创作人员的创作潜能和职业信仰
任何优秀的新闻作品背后,一定有一支有职业信仰的团队。当前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说到底节目或栏目的生存最后归结于高素质的人才的竞争。生命题材纪录片必将催生出一批优秀的电视人,有电视
人戏称,纪实栏目剧组是电视行业的“黄埔军校”。的确,纪实栏目剧组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生命题材纪录片更是如此,制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要求制作人担当起编剧、导演、摄像、制作等多种角。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在激烈的竞争下,一些有潜力的电视人,将会越来越成熟。在不久的将来,像《生命通道》这样的原创纪实栏目,会培养出大量的极具实力的电视制作人,他们也将是东南卫视蓬勃发展的动力。但是,如何稳住现有创作人才并激发他们的创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注 释:
[1]王光艳.纪录片创作中的题材敏感与突围——《生命的接力》创作札记[J].中国电视(纪录),2011(2).[2]傅锦秀,史楠,刘新民.医疗题材电视节目对行业形象的塑造——以纪录片《生命缘》与真人秀《因为是医生》为例[J].中国医学人文,2015(2).
[3]李梅丽.中国医疗题材纪录片的英雄叙事分析——以《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18).[4]邵晶.《生命缘》:创作背后的故事[J].新闻与写作,2017(4).
[5]王艳.健康传播中的舆论引导创新——由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热播引发的思考[J].当代电视,2015(1).[6]王晓宇.浅析当前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创作的不足与改进方向——以医疗题材为例[J].中国电视,2018(1). 参考文献:
1.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邵晶.纪录片的情感表达要素——《生命缘》两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传播之道[J].广电聚焦,2017(4).
3.陈学敏.真实——纪录片的生命[J].当代电视,2008(12).
4.杨智源.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的品牌构建[J].当代电视,2017(2).作者简介:
赵 勇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热线777》栏目的制片人,《互联网经济报道》制片人,频道节目部主任。
【责任编辑:黄雪敏】
传媒研究
—
广播电视网络节目研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