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
                                           
一、课标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具体对应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初一学生心理发展处于半幼稚、
半成熟期,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容易产生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的情感,甚至会冷漠生命。本课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对生命特征的理解,引领学生寻个体生命接续的内涵和意义所在。帮助学生认识个体生命与家庭、社会及人类的关系,全面地理解生命的传承和接续。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2.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3.知识目标:了解生命有时尽(特征/特点)和生命的接续: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命有时尽(特征/特点)、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难点:生命有接续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师唱)“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过这样一句歌词。
生:《西游记》当中的主题曲
师:那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西游记》当中的一个精彩片段。
播放视频《西游记》
思考:在《西游记》中,很多妖怪都想要吃唐僧肉,吃了唐僧肉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生命到底可不可以永恒?(停顿 让学生先回答)有的同学说可以,可以的话为什么?有的同学说
不可以,不可以又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起走进新课的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
板书课题:6.1生命可以永恒吗?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熟悉的故事,出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可以永恒吗”的思考与探问,激发对生命话题的探索兴趣,并为本框题的教学奠定基础。
环节二:新课讲授
师:首先,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起朗读。
生齐声朗读
师:在上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自主预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现在进入第一模块的学习:生命有时尽。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体,那么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那么某班同学他们就围绕着生命展开了一场讨论,我们一起来听听。
活动一:七嘴八舌谈生命
展示“七嘴八舌谈生命”(2分钟给学生看观点)
提问: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以上观点体现了生命的什么特点?
生思考回答(学生边说观点教师边板书,没说的先留空)
教师引导:生命的四个特征:观点1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大自然的奇迹);观点2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观点3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观点4生命是短暂的(所以我们要让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展示“生命的特征”知识总结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生命的四个特征,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可以永恒吗?(不可以)是的,个人身体的生命是不可以永恒的(生命的特征知识总结出现),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生命,如何去看待死亡?
展示教材第91 探究与分享
思考:“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
提示:因为我想去做……还要去做……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要是还回答不出来,师可举例子:我想让我的家人过得更好,所以我要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帮助我的家人甚至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实现我的人生目标,这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教师引导:生命因为有终结,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死亡让我们懂得珍惜生命。死亡的意义,在于我们要珍惜活着的时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为他人、社会、国家做出有意义的事情。雷锋同志说过: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过渡:那么如何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让生命变得有意义并得到接续,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二目:生命有接续
活动二:解问题,表意见
师:同学们,请自主学习课本第9192页的探究与分享,想一想: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家族、国家带来了什么?再度思考生命可以永恒吗?
展示表格
学生思考填写
教师展示学生填写的答案【投影仪展示】
教师引导: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家里多了一名成员,在意义上是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希望;从家族的角度说,多了某个辈分,在意义上是家族生命的延续;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多了一位公民,在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生命的延续。所以“我”是一个重要的个体,实现了家族的生命的接续,有了我们,就实现了自然生命的接续。
得出结论: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子孙后代)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物质生命或身体)的接续,个体生命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而人类生命是个体生命的延伸。
板书:个体生命是人类生命的接续
追问:这时的生命还是“我”自己的生命吗?
生:不是,它还是家庭、家族、国家的生命
结论:它是社会关系中的生命,所以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要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板书:在生命的传承中,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全面感受个体生命对家庭、家族、国家的意义,从而理解一代又一代个体生命是人类生命的接续。
过渡:对于人的生命,老师曾经看到过一篇诗歌,写得挺好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阅读·过渡】臧克家《有的人》节选
请全班学生朗诵诗歌散文,谈谈你对“有的人死了,为什么他还活着,人们还记住他?”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精神永存
生命的思考
师小结:有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还影响着后人。
过渡:在我们的历史上,有哪些人的精神还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已经逝去了的但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的人物。
活动三:穿越时空的生命
提前让学生搜集故事(要求体现人物精神品质、思想文化、科技成果等方面)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提前分组搜集好人物故事,现在老师想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
学生分享:那些逝去了但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的人物故事【让学生上台分享,应说“我分享的是精神品质方面的故事 雷锋 再谈体现的精神品质】
思考:那些逝去了但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提示:爱国主义精神、雷锋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抗疫精神……
提问:其实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影响我们的除了这些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人物呢?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小故事:2020年疫情的不断扩散,使人们陷入了恐慌之中,而有这么一人,他们身穿防护服义无反顾地冲在了第一线,还有普通的工人、人民警察,志愿者等,投入到了抗疫的战场,他们就是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很多人也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就有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也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团结的精神品质。
师总结:这些人虽然离开了,他们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科技成果、精神品质还对现在的社会有着持续的影响,我们都永远记住他们,在这个角度上,生命是可以永恒的,我们还要不断的将他们的精神文明传承与延续下来,更要在此基础上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板书: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学生讲故事时板书)
展示“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知识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的分享,让学生领会其祖先创造的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体生命要传承已逝去的这些人物的精神文明。
追问:正是那些已逝去但永远活在我们心目中的人,他们用青春或鲜血铸就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那么,身为当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向他们学习,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生前后桌讨论回答
师引导:现阶段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体,珍惜生命;还要做到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热心公益,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并且要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师小结:在人类的生命接续中,每个人的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在自己的生命中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板书: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过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现在你们可以告诉老师,在《西游记》片段中,生命可以永恒吗?
展示“新课导入”的幻灯片
学生讨论回答
师引导:生命对个体来说是不可以永恒的,但是唐僧身上所留下的不畏艰难、严于律己、持之以恒、追求理想的精神品质会一直影响着我们,是会代代相传的。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而此时精神信念的生命是可以永恒的,所以我们才会一直记得他们,记得这部经典小说《西游记》。 
过渡:好,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 ,我们再一起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环节三、课堂小结
环节四、教师寄语
环节五、课堂演练
1.2020928日,跨越三个世纪(1893—2020)有着“湖南第一寿星”的田龙玉老人逝世,享年127岁。湖南最年长寿星逝世表明( 
A.人的生命很短暂    B.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C.生命是永恒的      D.生命有时尽
2.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生命?他(他)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他(她)的家族后继有人,他(她)给家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国家又增添了一个纳税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的接续。  ②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③ 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④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