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地理是研究地球表⾯的地理环境中各种⾃然现象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地理论⽂范⽂的内容,欢迎⼤家阅读参考!
  ⾼中地理论⽂范⽂篇1
  假如没有秦岭
  从1908年我国地理学家张相⽂⾸次提出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到2009年在江苏淮安建成的中国南北分界标志,百年中秦岭⼀淮河被⼈们⼀再关注、议论和认识。且让我们⽤逆向思维探究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假如没有秦岭?
  假如没有秦岭,南北⽅地理分界会在哪⾥?南⽅与北⽅的地理环境⼜会怎样?
  要回答这些问题,先来了解⼀下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的确丰富且重要。秦岭⼀淮河是我国⼀⽉份OoC等温线;⽇均温≥lOcC积温4500。C等值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年降⽔量800mm等降⽔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候和温带季风⽓候的分界线;旱地农业与⽔⽥农业的分界线;⽔稻主产区与⼩麦主产区的分界线;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位变化⼤、有结冰期,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位变化⼩、⽆结冰期;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岭;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是我国南⽅和北⽅的分界线;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此外还有⼤家不怎么关注的⼲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量⽐值)为1的等值线也与秦岭⼀淮河吻合得相当好。
  ⼀⽉份是我国⼤陆⽓温最低的⽉份。当北国“千⾥冰封,万⾥雪飘”时,南国却是⼀派“草长莺飞,绿意盎然”。我国南⽅与北⽅存在较⼤温差,除了因南北纬度跨度⼤,昼夜长短和太阳⾼度⾓的较⼤差异拉⼤了太阳辐射的差异外,受冬季风的影响程度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北⽅地区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受之影响⼤,加剧了冬季的严寒。⽽南⽅地区远离冬季风的源地,加之诸多⼭脉的阻挡削弱作⽤,受冬季风的影响程度⾃然⼩于北⽅地区。秦岭横亘在黄⼟⾼原的南缘,犹如⼀个巨⼤的天然屏障,既阻挡了北⽅频频南下的猎猎寒风,也截住了南下的滚滚黄尘。受益的⾃然是秦岭以南的汉⽔⾕地和四川盆地,那⾥在冬⽇不⽤担⼼寒潮的侵袭和风沙的肆虐。
  可以⼤胆地这样推测,假如没有秦岭,⼲百万年来黄⼟将会不断填充四川盆地,也许会出现⼀个“四川⾼原”,长江的中下游也许会被称作“黄江”。更重要的是秦岭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抑制了冬季低温带(⼀⽉平均⽓温OcC以下)向南⽅低纬度推进,它让我国东部冬季的低温带偏北⽅。秦岭的作⽤更表现在对南下冬季风的阻挡和削弱,抑制低温带南移的作⽤更为明显。假如没有秦岭,我国东部⼀⽉份的OcC等温线将南移。
  我国东部的降⽔主要来⾃夏半年的锋⾯⾬。夏季风由南⽽北推进,⾬带随之由南向北移动。总的来讲,
南⽅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季较长;北⽅夏季风来得晚去得早,⾬季较短。秦岭作为横亘在中国中部海拔3000多⽶,宽数⼗⾄⼆三百公⾥,绵延1600公⾥的巨⼤⼭脉,对夏季风的阻挡削弱作⽤不⾔⽽喻。
  秦岭对夏季风的抑制,让东部的多⾬带(年降⽔量≥800mm)位置偏南。但是,秦岭⼭地地形的抬升⼜会在⼭南迎风坡形成较充沛的地形⾬。这却让东部的多⾬带更容易出现在较⾼纬度的北⽅地区。那么,秦岭到底让我国夏季的多⾬带偏南还是偏北?理由和前⾯⼀样,影响我国东部⽓候的主导因素是⼤⽓环流。因此在夏季秦岭的⾓⾊主要还是担当了抑制湿润夏季风北上的巨⼤屏障。假如没有秦岭,我国东部800mm的年等降⽔量线将会向北⽅推进。那样⾄少可以想象渭河是何等丰富的径流,黄河下游也许就不会有过断流的痛楚,“⼋百⾥秦川”将是“鱼⽶之乡”,黄⼟⾼原上飞扬的黄尘也会收敛些。还有,西安⾄咸阳⼀带农村的“倒⼈字形”房顶屋檐也许会改成江南的“⼈字形”房顶屋檐了,也许该消失的还有那句有点苦涩的,在关中流传久远的“肥⽔不流外⼈⽥”。
  综上分析,假如没有秦岭我国⼀⽉份OcC等温线将南移,⽽我国800mm年等降⽔量线将北推。那么,假如没有秦岭我国南⽅的分界线将是南移还是北推?其实不必⾃寻烦恼,我国南⽅与北⽅的分界肯定存在,但断然不是⼀条单薄的线,更不是⼀
条可以画在地图上清晰可见的明确界线。假如没有秦岭,南⽅与北⽅的分界依然在现在的秦岭⼀淮河“⼀带”,这个分界应当是个过渡带。这是因为⾸先秦岭的位置刚好在我国南北⽅⾃然带的边缘地带;其次秦
岭是沿纬线分布的⼭脉;再者,秦岭拥有⾜够⾼的海拔⾼度。满⾜了这三个先天性条件,秦岭对陆地⾃然带由南⽽北的演变更替⾃然起到了加速作⽤,于是临界现象在此得以发⽣。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同时拥有秦岭上述三个特征的⼭脉还就只此⼀座。临近的⼤巴⼭具备了⾼海拔纬向分布,但位置偏南不在⾃然带边缘,⾃然⽆缘成为中国南北⽅的分界。
  ⾄于迟迟未说到的淮河,既⽆屏障可⾔,⼜⽆地形变化之态,只是纬度位置距秦岭相近,且流向⾃西向东,也就成为秦岭这个南北分界的⾃然延伸。更是因为《晏⼦春秋》中⼀句“橘⽣淮南则为橘,⽣于淮北则为枳”让淮河成为⼈们⼼中南北⽅分界的⼀条界河。也正因为此,在⼀⽚⼝⽔仗中,江苏淮安古淮河上的南北分界标志最终宣告竣⼯。这恐怕误解了南北分界。其实淮河两岸⽆论⾃然环境还是⽣产⽣活⽅式⼏乎没有区别,只有远离淮河南北两岸数百公⾥之外才能看到⼀些差异,如武汉与郑州,扬州与徐州……这就是本⽂不以“假如没有淮河……”为题的原因。
  最后,再作⼀次假设。假如没有秦岭,在中国古⽼的中部⼤地上将会出现⽐京杭⼤运河早⼀千年的“渭⽔⼀汉⽔运河”,也许就在⼤禹时代,或是武王时代,再者秦皇时期……
  还有,全球⽓候的持续变暖,⼀⽉份的OoC等温线将会北移。我国亚热带将会向暖温带推进,秦岭⼭地及附近地区的⽣态系统将发⽣调整和变化。其实,南北⽅的分界已然在悄悄的变化了。这,可不是“假如”。
  ⾼中地理论⽂范⽂篇2
  浅析⼟地荒漠化
  ⼟地荒漠化是指⼲旱、半⼲旱和亚湿润⼲旱地区的⼟地退化现象。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国是普遍存在的。作为⼟地荒漠化的重灾区,我国西部存在着⼤量荒漠化的⼟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地荒漠化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拟对西部地区的⼟地荒漠化问题进⾏宏观考察和微观研究,希望有助于⼤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中国西部荒漠化⼟地的分布
  中国西部分为西北和西南两⼤区域:西北包括陕西、⽢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西南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重庆、西藏等省市区。学术界⼀致认为,西北地区⼟地荒漠化的情况很严重,但对西南地区的⼟地荒漠化尚未达成共识。事实上,⼟地荒漠化的问题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特征不同⽽已。
  据国家林业局《第⼆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1999年我国荒漠化⼟地⾯积达到267.4万平⽅千⽶,占全国⼟地总⾯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积187.3万平⽅千⽶,占荒漠化⼟地总⾯积的70%;⽔蚀荒漠化⾯积26.5万平⽅千⽶,占9.9%;⼟壤盐渍化⾯积17.3万平⽅千⽶,占6.5%;冻融荒漠化⾯积36.3万
向南方
平⽅千⽶,占13.6%。这些荒漠化的⼟地主要分布在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这些县(旗)⼤部分位于西部地区。
  西北地区的⼟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和草场的沙化。我国西北地区有⼗⼏处⾯积较⼤的沙漠,它们是新疆的塔克拉玛⼲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达格沙漠,青海的柴达⽊沙漠风蚀地,内蒙的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雅玛利克沙漠、浑善达克沙地,内蒙、⽢肃的腾格⾥沙漠,内蒙、宁夏、陕西的⽑乌素沙地等等。这些沙漠分布于东经75°⾄东经122°,北纬37°⾄北纬47°的⾼原、盆地和平原之间,总⾯积达70多万平⽅千⽶。除沙漠之外,西部地区还有将近60万平⽅千⽶的⼽壁。如此⼴袤的沙漠、⼽壁是中国西部独特的⾃然景观,也是西部⼟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
  在茫茫沙漠和漫漫⼽壁的周边地区,⼟地荒漠化的情况随处可见,不少地⽅的耕地和草场已经完全沙化。内蒙古沙漠化⼟地最多,达80560平⽅千⽶;其次是新疆,沙化总⾯积为30471平⽅千⽶;陕北地区沙化21686平⽅千⽶;⽢肃沙化⾯积10736平⽅
千⽶;宁夏沙化⾯积10215平⽅千⽶;青海沙化⾯积亦达到4400多平⽅千⽶。在上述沙化⼟地中,
  正在沙漠化的⼟地约67000平⽅千⽶,强烈沙漠化的⼟地约60000平⽅千⽶,严重沙漠化的⼟地约35000平⽅千⽶。陕北地区和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内蒙科尔沁、西拉⽊伦河上游、锡林郭勒及察哈尔草原,宁夏中东部地区、贺兰⼭西麓⼭前平原,⽢肃弱⽔流域、阿拉善中部及河西⾛廊绿洲边缘地带,沙
漠不断向外扩⼤,使⼤⽚农⽥、草场呈现出荒漠景观。据统计,陕西⼟地荒漠化率为15.96%,⽢肃为50.62%,宁夏为75.98%,青海为33.06%,新疆为86.07%,内蒙古为59.27%。情况相当严重。
  西南地区的⼟地荒漠化则主要表现为农⽥的⽯漠化。⽯漠化地区⼟层浅薄,植被稀少,⽣态环境脆弱。在漫长的岁⽉中,西南诸省区形成⼀些⾯积较⼤的岩溶地貌和⽯漠景观。如云南全省岩溶⾯积达11.1万平⽅千⽶,主要分布在滇东、滇东南和滇东北地区,占全省总⾯积的29%。贵州省⽯漠化⼟地在黔南、黔西南、黔东南、六盘⽔、安顺、毕节、铜仁、遵义等地均有分布,总⾯积达13.888万平⽅千⽶,占全省总⾯积的7.9%。在⽯漠化地区,岩⽯*露率在70%以上者占⽯漠化⾯积的38.9%。有不少旱地还潜伏着⽯漠化的危机。⼴西⽯漠化的情况更为严重,岩溶⼭区的⽯漠化⾯积已占总⾯积的37.8%。
  除沙漠化和⽯漠化外,⽔⼟流失等原因引起的⼟地退化也相当普遍。20世纪末,全国⽔⼟流失⾯积为179万平⽅千⽶,西部地区⽔⼟流失⾯积约占全国⽔⼟流失总⾯积的2/3。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和陆⼤道等的《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9年西北各省区的⽔⼟流失⾯积为56.22万平⽅千⽶,西南各省区⽔⼟流失⾯积为45.99万平⽅千⽶,这还没有包括西藏的⽔⼟流失⾯积,如果加上西藏,数字就更⼤了。在西部各省区中,宁夏的⽔⼟流失率达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出全国平均值的1⾄3倍。由于⽔⼟流失,地⼒不断下降,不少原本适宜农牧的地⽅也出现了荒漠化的倾向。
  ⼆、西部⼟地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从历史地理学的⾓度来看,中国西部地区⼟地荒漠化并⾮⼀朝⼀⼣之故。⽆论是西北地区的沙漠化现象,还是西南地区的⽯漠化现象,都是在“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换⾔之,西部地区的⼟地荒漠化经历了⼀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据地质资料、考古资料和⽂献资料,位于西部地区的塔克拉玛⼲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沙漠和浑善达克沙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就已经存在。陕北黄⼟⾼原与鄂尔多斯⾼原之间的⽑乌素沙地则是在第四纪以来逐渐形成的。尽管这些沙漠形成的时间有先有后,但都经历了由⼩到⼤的变化。
  翻开丰富的历史典籍,我们在先秦、秦汉时期的⽂献中已可看到“流沙”的记载。不过,那时的“流沙”只有三处:⼀处是指敦煌以西的沙漠,即今新疆境内⽩龙堆沙漠和塔克拉玛⼲⼤沙漠。⼀处是居延海⼀带的流沙,即今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沙漠。还有⼀处是指阴⼭以北的沙漠,史书上称之为“⼤漠”或“⼤幕”。敦煌以西的沙漠位于丝绸之路沿线,当年张骞凿空、班超通西域、赵充国在西域屯⽥皆经过其地,故⽂献中对这⼀沙漠记载较多。《⾼僧传》载法显赴印度时,“发⾃长安,西渡流沙”。所谓“西渡流沙”就是向西穿过⽩龙堆的沙漠。居延是汉代重要的屯⽥区域,故居延以东以北的流沙多见于汉代史籍。《汉书》卷⼆⼋《地理志》载,弱⽔“余波⼊⾄流沙”。《后汉书》卷⼀⼀三解释说,居延⼜称“居延海”,是古代的流沙之地。⾄于阴⼭之北的流沙,则往往与匈奴相连。《说⽂解字》说:“漠,北⽅流沙也。”《后汉书》卷⼆三载:“遂陵⾼阙,下鸡⿅,经碛卤,绝⼤漠。”《晋书》卷九七载:“匈奴地南接燕
赵,北暨沙漠”。当时对于陕北黄⼟⾼原上的⽑乌素沙地并没有明确记载,说明那时⽑乌素沙地明沙很少,尚未引起⼈们的注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献中对沙漠的记载明显增多。这⼀时期⽂献中记载的沙漠,仍然主要是前⾯提到的流沙。如《博物志》卷⼋载:“⾃敦煌涉流沙往外国,沙⽯千余⾥。”《周书》卷五○载:“鄯善,古楼兰国也……地多沙卤,少⽔草。北即⽩龙堆路……西北有流沙数百⾥。”这些记载所说的流沙显然是指塔⾥⽊盆地中的沙漠。《晋书》卷⼆载:“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榆中以西,望风震服。”《魏书》卷九九载:“鲜卑秃发乌孤⼋世祖匹孤⾃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麦⽥、牵屯,西⾄湿罗,南⾄浇河,北接⼤漠。”
  这⾥所说的沙漠或⼤漠则是指⽢肃以北内蒙古地区的沙漠。此外,这⼀时期的⽂献中还提到青海柴达⽊盆地的沙地。《洛阳伽蓝记》卷五载:“发⾚岭西⾏⼆⼗三⽇,渡流沙,⾄⼟⾕浑国。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砾,举⽬皆满,唯⼟⾕浑城
左右暖于余处。”这说明⼈类活动范围扩⼤,认识的沙漠较前增多。由于战争和*的等因素影响,有些地⽅已出现荒漠化的倾向。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西汉时在河西⾛廊和“西域”开垦的⼀些“屯⽥”被迫放弃,沦为荒漠化的⼟地。时⾄今⽇,在武威、张掖、敦煌等地的沙漠和⼽壁上,仍然可以依稀地看出汉代城堡、烽燧和农⽥的遗迹。但此时的⼟地荒漠化是有限的。许多后来沙化⾮常严重的地⽅在当时⽣态环境仍然
是较好的。如当时黄⼟⾼原北端的⽩于⼭南麓有茂密的森林,⽩于⼭北麓的芦河流域和红柳河流域则是灌⽊草原,间有乔⽊散⽣其间。公元五世纪初,匈奴⾸领赫连勃勃曾说:“美哉斯⾩!临⼴泽⽽带清流。吾⾏地多矣,未见若斯之美!”(卷五五五引崔鸿《⼗六国春秋》)并在此地修建了的“统万城”,作为⼤夏的国都。说明此地⽣态环境很好,根本不存在荒漠化的问题。
  隋唐五代时期,⽂献中对西部地区的主要沙漠均有记载。由于⼈类活动的加强,西
  部荒漠化地区有所扩⼤。例如,唐代前期,统万城周围地区仍是有名的“卧马草地”。其后由于⽑乌素南缘地区过度开垦和放牧,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乌素流沙不断南移。到唐代晚期,统万城⼀带已受到风沙的侵袭。河西⾛廊地区⾃汉代设郡以来,⼈⼝不断增加,⼟地开发的规模⽇益扩⼤。经过长期的经营,到唐代显得相当富庶。但由于⼈们对绿洲⽔⼟资源过度利⽤,以及采取过度樵采等不良⼟地利⽤⽅式,在⼀定程度上破坏了绿洲的⽣态环境,从⽽导致了沙漠化的扩⼤。唐代以后,⽯⽺河下游、⿊河下游、马营河及摆浪河下游等地的汉唐绿洲都经历了沙漠化的过程。
  由于昆仑⼭北麓河⽔的退缩,塔克拉玛⼲沙漠的南移,塔⾥⽊盆地南缘的⼤⽚绿洲变成荒漠,楼兰、精绝等西域古国被掩埋在沙漠之中,成为沙漠深处的废墟,丝绸之路南道也随之衰落。
  宋元明清时期,荒漠化的规模进⼀步扩⼤。在宋辽夏⾦对峙阶段,由于战争和*,北⽅地区⼈⼝逃亡情况严重,不少地⽅农⽥荒芜,⽔利失修,沦为荒漠。在辽、⾦和西夏统治的北⽅地区,荒漠化的情况特
别突出。《辽史》卷三⼆载:“辽国尽有⼤漠”,《宋朝事实》卷⼆○载:“⾃京、镇等处⼟⽥丰好,兵马强盛,地利物产颇有厚利,其他⾃中下州固已寂寥荒漠。”《西夏书事》卷三三云:“夏南境地仅存五六千⾥,居民皆散处沙漠、⼭⾕间。”显然,宋元之际是北⽅荒漠化扩⼤的重要阶段。明清之际,由于⼈⼝⼤量增加,西部地区再次掀起开垦⼟地的热潮,许多地⽅的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荒漠化不断扩⼤。在西域地区,绿洲⾯积急剧缩减,许多汉唐时期的遗迹都被掩埋在黄沙之下。在鄂尔多斯⾼原南部,⽑乌素沙地不断向东南地区推进。在黄⼟⾼原,⽔⼟流失的情况与⽇俱增。在西南四川、贵州等地,⽯漠化区域也在扩⼤,以⽑乌素沙地南缘为例。⽑乌素沙地南缘在明代出现⼤规模屯垦。清初长城沿线放垦,所留草地仅⼗之⼆
  三。结果出现“古沙翻新”或“就地起沙”的情况。形成“地拥黄沙草不⽣”的荒凉景观。民国时期,鄂尔多斯与黄⼟⾼原之间的天然植被继续遭到破坏,荒漠化随之不断扩⼤,最终形成了⽬前的状况。
  三、导致西部⼟地荒漠化的原因
  中国西部⼟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西部⼟地荒漠化会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然因素和⼈为因素在⼟地荒漠化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地荒漠化既是⾃然现象,⼜是社会现象,可以说是⼈类活动作⽤于⾃然环境的结果。因此,我们在研究西部⼟地荒漠化原因的时候,必须从⾃然和社会两⽅⾯⼊⼿。
  从⾃然⽅⾯来看,中国西部存在着容易导致⼟地荒漠化的条件。中国西部是我国四⼤⾼原和四⼤盆地的所在地,在⾼原与⾼原和⾼原与盆地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分复杂,⽣态环境⾮常脆弱。全新世以来,我国⽓候曾发⽣过周期性的变化。据竺可桢先⽣研究,历史时期中国⽓候⼤致可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温暖期⽓候温热,⽔草增加;寒冷期⽓候⼲凉,风⼒强劲。在由暖到寒或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候振荡,灾害频繁,往往对西部脆弱的⽣态环境造成负⾯的影响。尽管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存在着较⼤的差异,但⽆论是⼲旱的西北地区,还是多⽔的西南地区,都曾因风⼒侵蚀和⽔⼒侵蚀⽽发⽣过⼟壤退化的事。
  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于⼲旱、半⼲旱地区,⽓候⼲燥,沙漠较多。陕西、⽢肃、
  宁夏、内蒙古⼤部分地⽅及新疆北部的⼀些地⽅年降⽔量在100毫⽶⾄700毫⽶之间,⽽内蒙古西部和新疆⼤部分地区年降⽔量均在100毫⽶以下,有些地⽅年降⽔量甚⾄不⾜20毫⽶。由于降⽔主要集中在7、8、9三个⽉,加之⽓候⼲旱,蒸发量⼤,所以⼀
  年中湿度差别较⼤,容易出现⽔灾、旱灾和风灾。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此类灾害屡见不鲜。如汉⽂帝后元三年(前141)秋季⼤⾬,昼夜不绝,连续三⼗五⽇,蓝⽥⼭⽔暴涨,漂没九百余家。⼜如明宪宗成化⼆⼗⼀年(1485),关中连年⼤旱,百姓流亡殆尽,出现
  “⼈相⾷”的悲剧。再如1983年4⽉27⽇,沙暴吹袭陕北,顿时天地昏⿊,伸⼿不
  见五指。在野外耕牧的农民来不及躲避,或迷路失⾜,或为狂风卷起,或被沙尘窒息,死伤者多达数⼗⼈。⽔灾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流失,⽽⽔⼟流失就意味着地⼒下降,开始向荒漠化的⽅向发展。旱灾的后果是造成⼟壤⽔和地下⽔⼤量蒸发。⽽⼟壤⽔、地下⽔与植物⽣长有着⼗分紧密的关系。在降⽔量极少的西北⼲旱地区,⼟壤的含⽔量主要靠地下⽔⽑管供给。
  当地下⽔位下降,⽑管上升⽔不能达到地表或植物根系层时,植被开始衰退,覆盖度降底,受到沙化的潜在威胁。如果地下⽔位进⼀步下降,⼟壤发育成⼲旱⼟时,植物便会⼲枯死亡。⽽当⼟壤上层长期处于⼲燥状态,植被衰败以后,就容易受到风蚀破坏,从⽽出现沙漠化。地下⽔位越深,荒漠化的可能性越⼤,植被越少,荒漠化等级越⾼。风灾对⼟地荒漠化的影响更为明显。
  风是沙漠扩展的原动⼒,地表⼀旦失去植被保护就会受到风蚀。在风蚀的作⽤下,地表的枯枝落叶层、粗腐殖质层、腐殖质层、泥炭层、盐聚层逐渐被风吹掉,形成光板地。当风沙流作⽤于*露的地表时,会产⽣线状风蚀擦痕,擦痕加深,形成略微凸起的⼟墩与风蚀线状凹地。随着风蚀作⽤的不断发展,光板地演变成风蚀劣地,被吹蚀的物质形成风沙流。当风沙流速度降低或遇到障碍时,所挟沙尘下落堆积,受不同风向的影响⽽形成各种类型的沙丘,从⽽使该地变成沙漠景观。
  西南地区的⼤部分地⽅属于热带季风⽓候,⽓温较⾼,降⾬较多,⽔资源相当丰富。这⼀地区虽然没
有什么沙漠,但存在着⼤量的喀斯特地貌。此类地貌⽯多⼟薄,植被很少,极易受到⽔⼒侵蚀。在⽔⼒侵蚀的情况下,⽔⼟⼤量流失,形成⽯漠化景观。
  古代西南地区⽔⼟流失和⽯漠化问题似乎并不严重,但近代以来由于⼈⼝骤增,情况发⽣很⼤变化。20世纪50年代,贵州省的⽔⼟流失⾯积占该省国⼟总⾯积的14.2%,60年代增⾄18.9%,80年代增⾄28.4%,90年代增⾄43.5%。四川等省⽔⼟流失和⽯漠化现象也较严重。正因为如此,长江之⽔⽇见浑浊,被⼈称为“第⼆条黄河”。
  从社会⽅⾯来看,⼈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了西部⼟地荒漠化的进程。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岁⽉中,西部开发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停⽌,但由于⾃然因素和⼈⽂因素的影响,有时出现⾼潮,有时停滞不前,有时甚⾄出现倒退的局⾯。⼤体说来,西部开发的历程可以分为⼋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的特点。
  有些王朝在进⾏西部开发时,不考虑西部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或只注重军事控制,不注意经济效益;或只注重开荒种⽥,不注重多种经营。对于⾃然条件较好的地⽅或具有重⼤战略意义的地⽅,进⾏过度开发,甚⾄竭泽⽽渔;对其他地⽅则视⽽不见或很少过问。
  有的为了扩⼤马⽺的⽣存空间,不惜驱逐农户,破坏庄稼,把农⽥变为牧场;有的为了扩⼤耕地⾯积,不惜砍伐森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