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论文范文
1.    学校地理论文600字
一、服饰与地理1、人类服饰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亲密的关系。
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森林里,披挂的树叶、兽皮就成为衣服。后来,人类渐渐懂得了以植物纤维与动物皮毛为原料,纺织各种布匹,消失了原始的服装。
丝、麻、棉就是人类利用最早的纤维材料。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了。
但由于北方环境恶化、气候变得干燥,蚕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2633538
丝的生产渐渐向南方移动。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2、服饰的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其服饰的式样也各不相同。
例如,在酷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爱穿白而宽松的长袍;在北方寒冷地区,尤其是冬季,人们喜
爱深的皮制品服装;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3、服饰的变化与季节更替有关。
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换,人们的服饰也随着之变化。特殊是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要预备几套与季节相顺应的服装。
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女性的连衣裙、短裙等,春秋季节
的休闲装、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夹克等。二、饮食与地理1、菜肴方面。
中国的菜肴在烹饪中有很多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川、粤、闽、浙、苏、湘、皖等“八大菜肴”。每个菜系的构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烹饪特是分不开的,同时,也遭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方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我国的西南地区味偏辣,江浙一带偏甜,北方菜味浓香并喜爱放葱蒜,而广东菜偏鲜偏淡。饮食和各地方的气候与地形等因素有关,如西南地区较湿,尤其冬季愈加阴湿,吃辣是为了驱寒去湿。
2、主食方面。由于地域差异,水热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同。
我国北方干旱少雨,以种植小麦、甜菜为主;南方雨量充足,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构成了“北方面食为主,南方米饭为主”的格局。
3、茶、酒方面。我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菊花茶等,由于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江南一带喝绿茶居多,寒冷地区喝红茶偏多。
喝茶受地区的影响特殊大,如气候、地理条件、地势差异等。酒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制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崎岖与自然灾难的程度。
由于地区气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饮酒习惯,酒的品种也不同,如寒冷地区的烈性白酒、少数民族地区的米酒等。三、住房与地
理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
例如,草原上的牧民为顺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便利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依据降雨的特点,北方农村以平房、土房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为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城里购买商品房时,更需要综合考虑地理因素。
例如,居住区的交通、周边的配套设备、环境质量情况、居住区的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隔等因素。
四、出行与地理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亲密相关。
在高山峡谷中,人们用峡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区,人们有时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骆驼成为“沙漠之舟”。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天气与环境状况,打算动身的时间或交通方式。
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飞机,可选择乘坐火车;易发泥石流的地方,适逢雨季,就不能到这样的地区去旅游。外出要会阅读地图,通过读图快速了解与熟识新的环境,从而构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2.    学校地理论文范文
我国是世界上次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难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难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现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大事(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消失频率与
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展。因而,我认为,现在应当特别注重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准绳,把灾难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非常突出的位置,并高度注重和做好面对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体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难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猜测预报精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大事,加强灾难性天气的短时、接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难预警信号制造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养。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讨论与技术开发,采纳与推广先进的监测、猜测、预警、预防
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备,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难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扬灾难学问,培训灾难专业人员或意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扬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加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力量。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内、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阔中学校生、企业员工、广阔农村特殊是偏僻地区的农夫、社会弱势体增加防灾减灾意识,把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难、灾难应急学问纳入中学校教学内容。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难防备宣扬手册与宣扬材料,广泛宣扬与普及灾难学问、应急管理学问、防灾减灾学问,提高基层众参加应急管理力量与自救力量。
会公众要充分熟悉灾难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难预警信息时,依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实行乐观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难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实行有效防备措施,达到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难风险指将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难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难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
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难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形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行动,降低自然灾难风险,削减自然灾难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形成的损失。自然灾难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难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难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难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3.    初一地理论文例文
向南方
一篇关于非洲的,非洲的图网上很好的,你本人吧。
---------------------------------------------------------------------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东接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以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水道、红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