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山水诗的“声”“”传递
李真真
【摘 要】谢灵运开南朝山水诗之先河,将自然山水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对象进行观照,而自然山水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声”“”因素,最为直观也最易描绘,因此谢灵运在其山水诗的创作中十分注重对声音与颜的体现,通过对声音的捕捉与重现打造空灵的诗歌境界,通过不同植物之间、植物与岩石之间、白云之间的颜对比营造清丽的诗歌风格,将感官上的享受转化为有肌质的文字,以此来留住绮丽的山水风光.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36)007
【总页数】4页(P29-32)
【关键词】声音;颜;谢灵运;山水诗
【作 者】李真真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22.7
陆时雍在《诗镜总论》说:“诗至于齐,情性渐隐,声大开。”[1]晋宋之际,南朝诗歌的“声大开”便始见端倪,随着政治上的改朝换代,诗歌也出现了风格上的蜕变,所谓“性情渐隐,声大开”是指南朝诗歌玄理逐渐淡化,诗人不再借助对物象的吟咏来抒发背后隐藏的玄理之趣,而是真真正正走上“体物”的道路,重视对物象的细致刻画,追求形似的效果,形成了极貌写物的赋化诗风,刘勰在《文心雕龙·物》中将这种诗风形容为:“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2]694在这股诗风的形成过程中,山水诗首开其端,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又可谓其中的开山之作。
谢灵运首次在其山水诗的创作中将 “山水”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对象进行观照。在出任永嘉太守年间,谢灵运常常与好友结伴出游,徜徉于山水之间,身心融入其中去感受大自然带
来的宁静与淡泊。在其山水诗中,山水胜景得到了全方位的细致描绘,诗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重感官的结合,去完整体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带给他的震撼,去巧妙捕捉风之析析、水之沦涟那稍纵即逝的美感,他以观赏的态度对客体世界进行冷静观照,而在观赏的过程中,他往往采取“直寻”的方式。所谓“直寻”,是指“创作者对于审美对象直观或直觉式的把握”[3]。声音与颜则成为最好的“直寻”对象。《文心雕龙·原道》云:“云霞雕,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2]1这反映出自然山水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声”、“”因素,且极易捕捉和体现。谢灵运在山水诗中非常注重对声音和颜的描绘,故谢榛称赞其诗作:“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4]并以之为载体和工具,打造空灵境界、营造清丽诗风。
描写山水的诗谢灵运的游赏通常选择在深山老林,远离人境,没有人语器乐的纷扰,也没有车马锣鼓的喧嚣,但是他身处的是一个清净但并不寂静的世界,禽鸣猿啼、水流风发,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在敲击着他的耳膜,即使是夜幕降临,眼睛已经无法观览的时候,诗人也能够在听觉上体会出那份天机流荡的空灵。因此,谢灵运在山水诗中非常注重对声音的捕捉与重现。
(一)捕捉
诗人对声音的捕捉,往往伴随着从视觉上对景物的描述,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使景物重现更具立体感,在《登池上楼》中,这种“双重描绘”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侧耳听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5]43
诗人长期卧病在床,都不知外面已是什么时节,于是他撩起帘帷,推开了窗户,凭窗作一个短暂的远眺 。风景还未入目,波澜壮阔的流水声已经入耳,顷刻涌现的生机使得诗人不禁要竖起耳朵,专心致志地聆听,举目远望,是那高耸险峻的山峰。初春的阳光融化了冬日残留的寒冷空气,新春显然已经代替了残冬,不远处的庭园中,池塘边的春草已经萌生,柳树已经发出绿芽,诱得鸟儿飞落枝头欢快地鸣唱。从耳朵听到的波澜到眼睛看到的岖嵚,再由眼
睛看到的春草回到耳朵听到的禽鸣,在诗人这短暂的眺望里,既有远景的深远壮阔也有近景的生趣盎然,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中,早春之景生动呈现。而诗人对声音的捕捉呈现出来的是动态的美感,由波澜之声可以联想到涌动的河流,由禽鸣可以联想到鸟儿飞落枝头,若没有声音的配合,画面会略显刻板。因此,谢灵运在山水诗中特别喜好这种声音与画面的配合:
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潈。[5]76(《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5]35(《七里濑》)有时候还运用声音与声音的配合,别有一番韵味:
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5]88《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
如果是在夜晚,诗人于黑暗之中已经无法用眼睛去欣赏风景,听觉会变得异常敏锐,所展现的便是由声音组成的“风景”: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5]77(《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5]99(《石门岩上宿》)
在这两首诗中,声音有了一个有趣的作用,那就是于黑暗中充当诗人的 “眼睛”:由于山谷深邃而阴暗,没有一丝曙光能够透过来,所以诗人是听到猿的鸣叫才知道天已经亮了;在寂静的夜里,诗人听到鸣叫的声音,便知道有夜栖的鸟儿躲在树林里,听到树叶飘落的声音,便知道有夜风袭来。没有了光与的风景在诗人的耳朵中具有独特的魅力,诗人由衷地发出“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的感叹,猿鸣、鸟鸣、风声、叶落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同时传到耳朵里,静谧游荡、空谷回响,构成听觉世界中极其清越的“景致”。
(二)重现
如果说谢灵运对自然界声音的捕捉是为了与画面相配合以打造具有立体感的诗境,那么他对自然界声音的重现则是对物象精雕细刻的一种方式。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声音除了被明确标注 “猿啸”、“禽鸣”、“泉鸣”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那就是拟声词。拟声词使得诗人能够将自己听到的声音以一种可以想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见其文如闻其声,这样诗作中风景的呈现会更加的细致与贴切。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拟声词大部分会用来重现飞禽走兽的鸣叫声:
活活夕流驰,噭噭夜猿啼。[5]96(《登石门最高顶》)
鷕鷕翚方鸲,织织麦垂苗。[5]87(《入东道路》)
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苹鹿。[5]50(《过白岸亭诗》)山林里飞禽走兽众多,鸣叫声又各有不同,因此谢灵运所使用的拟声词也是多种多样,且多是化用《诗经》中的原句。“噭噭”是夜晚猿猴的吼鸣声,“鷕鷕”是野鸡的叫声,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有鷕雉鸣。”[6]50“呦呦”是指鹿鸣声,此句为《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6]245的并省。有时候诗人对《诗经》的化用不仅仅是借其声,还有借其意,如:
鸣嘤已悦豫,幽居犹郁陶。[5]91(《酬从弟惠连》)“鸣嘤”是鸟鸣叫的声音,出自 《诗经·小雅·伐木253》:“嘤其鸣兮,求其友声。”[6]253《诗经》原句是讲鸟儿发出“鸣嘤”之声是在求友,而诗人则是用鸟鸣求友的喜乐来反衬幽居独处的苦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