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遥作品中的儒家思想
2010级汉语言文学7班  冯富富    庆城县桐川小学
[摘要]:作为当代作家的路遥,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过程中竭力汲取的是儒家文化。在路遥的作品中,儒家所推崇的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积极入世”的态度和农本思想成为他创作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因此形成路遥精神追求的一大特,同时也对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现实价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路遥对优美德性的首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德政”思想的汲取、对人伦关系和伦理价值的探求、对“礼教”的接受以及对认知能力、奋斗精神、农耕文化、保守思想和土地情结的认同,构成了他精神体系的主轴,并使其作品蕴藏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路遥 道德意识 伦理观念 “积极入世”态度 农本思想
浅谈路遥作品中的儒家思想
  路遥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极大熏陶与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路遥极力表现着儒家所推崇的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及农本思想,由此也构成了路遥精神
追求的主体,并使儒化彩成为了路遥作品的一大特。
   一、道德意识与伦理观念
   儒家哲学的基本特征是把理想的道德和伦理意识作为衡量作人处世的价值标准,注重强调道德的力量和伦理、心理原则来满足人们日常的情感需求。路遥也说:“我喜欢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现实际上是真正惊人的东西,有些巨大的东西往往在细小的琐碎之中。”从路遥的文化意识与思想深层来看,这些“巨大的东西”便是儒家所强调的道德意识与伦理观念中所蕴藏的精神力量,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不论是生活的大起大落,还是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其人物无不闪现着耀眼的道德光芒,同时也完全合乎儒家的伦理价值原则。
  (一)道德意识
   1、对优美德性的首肯。
   儒家思想中“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向善之心,最终达到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实现优美的德性。路遥说:“美好的品德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不管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都是需要的,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最基本的保证。”所以路遥通过作品中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揭示着普通人身上的种种优美德性。他关注着普通人的痛苦与欢乐,幸福与不幸,成功与失败,前途和命运,并从各个侧面展露和
烘托人的本性即“善”,人的德性即“美”的平凡人的生活和心灵。他所塑造的人物,无论是父辈一代,还是奋斗着的年轻一代;无论是走向城市的农村“知识者”,还是农村新人,都寓美好的品德于其生活和生命意识中。
  《人生》中的德顺老人是路遥所描写的具有优美德性人物的代表。他有着一颗极其善良的心,有着乡土人生的全部知识,深懂如何做人的道理,对同村的孩子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他是路遥所描写的道义的代表者、维护者,是集传统美德于乡村老者的化身,他给人以启迪和教诲,是蕴涵“仁、义、礼”等儒家核心思想的“父辈式”长老。从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了路遥对儒家思想中优美德性的追求和向往。
   2、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是统治者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的追求,而“贤”则是一般士大夫与普通老百姓可以追求的目标,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典籍中常用“君子”一词来表示(如“君子务本”、“君子诚之为贵”)。而“君子”本身所具有的仁爱礼让、真诚有信、坚毅顽强、重义轻利的高尚道德品质就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评判尺度。
   路遥作品中的孙少安、孙少平、冯玉琴、马延雄......都体现着路遥追求理想人格的人生价
值观,并凝聚了他对理想人格的礼赞和张扬,甚至于在他的作品中以理想化的真善美形象来体现这一价值倾向。《人生》中的刘巧珍,纯朴、善良、真挚、不矫饰,虽土但不俗,不知书却达理,自卑而不自贱,她的品格是扎根在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之中的,她的可爱、善良和无私,让我们的精神为之升华,她的品质与人格,集中反映着儒家“仁爱”的思想和“人恒爱之”的人本主义道德原则,她是路遥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她的言行与思想意识完全符合儒家理想人格的标准,并由此而对人们的心灵产生震撼和融化的力量。
    3、对“德政”思想的汲取。
   路遥的小说中描写了一批政治人物形象,从村支书、县乡领导直至省委领导,在这些人物身上,充分体现着儒家强调的道德与政治,人的修养与从政之间的密切关系,并特别突出了其“德政”的思想。田福军、田福堂、乔伯年、马延雄,都从“为政以德”、“道之以德”这一儒家的根本点出发,关心众,以人民利益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了乐”,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老百姓服务,并以他们的优良品质赢得了众的认同和赞许,实践着儒家的“德政”思想。
   田福军作为一名出生农村、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党的干部,他以身作则,这与“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功”的儒家思想是一致的;他尊重知识与人才,敢于起用
曾犯过错误的周文龙等优秀人才,这与“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的儒家思想是一致的;他团结同志,没有架子,与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能和睦相处,这与“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儒家思想是一致的。正是路遥表现了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与人格魅力,突出了他们的高尚品德,才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德服人”,树立了威信,具有着号召力、影响力。这种对人物的深层次挖掘与描写,正是路遥对儒家“德政”思想汲取与借鉴的结果。
  (二)伦理观念
   1、强调人伦关系。平凡的世界 路遥
   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人伦关系,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并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而“父慈子孝”“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人伦关系中的最重要的要求,“孝”成为了一切道德的根本,“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样一套人伦价值观念渗透于中国人的文化血液里,也充分体现在路遥的作品之中。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不仅是路遥所描写的“孝”的代表者,同时也是人伦关系表现刻画最为成功的形象之一。他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尽管学习优秀但还是早早回家承担起了家庭的一份责任,他起早贪黑的劳作,为的就是一家人能过上好日子,他对弟弟、妹、父
母深怀着一种深深的爱,他的爱与孝交织在一起,进而形成了其稳固的人伦心理机制。在艰难的日子里,他虽然劳动最重,但绝不允许妻子为他吃“偏食”,并坚决反对“分家”,他固守的就是一家人的相融与沫;就在他事业发达的时候,他也同样时常关心弟妹,为他们买东西,并为妹妹善意不收他给的钱而痛苦难过;他时刻不忘箍出几孔新窑,先让父母亲来住。孙少安的思想行动,正是人伦关系的具体外化,是路遥对儒家人伦关系“五伦十教”等思想的集中体现。
   2、伦理价值的探求。
   伦理道德在社会精神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儒家衡量一切事物或行为的准绳,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因而,伦理道德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沿袭几千年来所共同尊崇的价值原则。路遥在他小说思想的表现方面,蕴含了他对伦理观念明晰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路遥把普通人生活的悲哀和辛酸,与人伦关系的温暖情愫,共同渗透于表现人伦关系的伦理机制里,这些人物生活虽然沉重,物质生活也贫乏,但他们大都能相濡以沫,家庭成员之间关怀、体贴,这种温暖的人伦之情是他们人生感情的重要支柱,并成为了路遥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重要方面。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玉厚一家人相互理解、支持,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尊老,并将
这种美好人性的自觉因素渗透于平常的生活情境中,这样一种普通人家庭生活中的爱及人伦义务,是儒家“仁爱”思想与伦理价值观念的充分体现,与“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语)的思想有着相通之处。
   在路遥的作品中,他极力赞美着合乎伦理价值观念的人物,并对在社会经济生活里人伦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冲突进行着控诉和谴责。路遥的价值判断集中表现在被冷落、被损害人物深深的同情上,并呈现了一种价值取向:经济发展了,世界变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人伦关系难道也就变了,不存在了?所以不论是高加林之于刘巧珍(《人生》)、康庄之于冯玉琴(《风雪腊梅》),高立民之于小杏(《》),路遥总是将其置于人伦道德的背景下来进行审视,来揭示他们人性中的弱点、本质上的阳暗面,并对现实中伦理价值取向的淡化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同时着力对儒家这样一套伦理价值观念进行着深层次思考和延伸再现,所以他的作品强调以表达伦理情感为中心,并与儒家的文化思想相融合,采取善、美、丑、恶交叉对立的形式,赞颂善美、否定恶丑、扬善抑恶,鲜明地体现着他对儒家人伦道德的价值取向与判断。
    3、对“礼教”的接受。
   “仁、仪、礼、智、信”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影响了路遥所塑造的每一人物形象的性格,
更深刻影响了路遥作品中众多女性形象的个人品德、道德观念、心理原则等各个方面。在这些女性人物当中,除了呈现着儒家所推崇的优美德性之外,其言行却受传统的“止于礼仪”、“守于妇道”等思想影响。尽管路遥也描写了田晓霞、杜丽丽这样一些具有强烈个性意识的现代女性,但其情感意识与情感表露仍旧限于一种“礼仪”的层面。而其更多的女性人物形象,路遥将其置于儒家文化的深层来进行开掘,并刻画出了一个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儒生意中人”形象。除了前面做过分析的善良、质朴的刘巧珍以外,田润叶、贺秀莲、冯玉琴、兰香.....,都是路遥笔下具有着鲜活生命力的独具瑰力的女性人物形象,但他们的言行却明显地受着儒家“礼教”的支配与约束,且在生活中处于“附属”地位。
   《平凡的世界》里善良、勤快、朴实的贺秀莲,在与孙少安共同支撑的大家庭里,俨然是个孙少安生活与事业上的助手,是儒家标准的“贤内助”,她为了自己的丈夫和整个家庭,整日奔波操劳,毫无怨言,是深懂“礼仪”的代表,其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是无可争议的。而本分的近乎“愚味”的兰花,更是在“仪礼”与“从一而终”妇女观影响下的传统女性,即使丈夫长年累月浪荡在外,甚至做出“不轨”行为,而他只能“服毒”了结生命,而无反抗之力,其礼教影响与“依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就是懂事聪颖、善良真挚的知识女性田润叶,在前期还没有爱情的与李向前的婚姻里,依然以“仪礼”为准,并不惜以压抑自己个性而维持着表面上的“模范
夫妻”。虽然路遥也反感于儒教的“男女之大防”、“授受不亲”等封建清规戒律,但他在男女之间情感描写上仍然持传统的谨慎态度,这与儒家“礼教妇女观”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成就了路遥女性人物形象的独特光彩之处。
  二、“积极入世”的态度与农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