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课文中有许多段落,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得很清楚。如《赵州桥》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再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
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次交流选用本单元两篇课文的事例讲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从举例中知道要达到这个目的,要注意两点,一是段落中有一句中心句(中心意思的句子);二是构段方式一般是概括到具体,或者总分结构。
2.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一段话,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非常鲜艳。头上
的羽毛像榄的头巾,绣满了翠绿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三年级语文教案3.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知识?
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得清楚,除了围绕一个主题意思写(有明确的中心句。或者写人要围绕人物某一方面品质或特点写;记事要紧紧围绕事情中某一个情节或场面来写,写景状物,要紧紧围绕它的某一个特征来写。)构段上注意,还要把内容写具体,可以运用排比句、比喻句等。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记一记
读一读标牌上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本次的识字加油站是从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标牌上识字。也就是识字渠道的拓宽,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识字。
2.引导学生识字。
(1)记一记,学运用
(2)我拓展,我积累
三、词句段运用
1.(1)对照流程图读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题目要求照样子介绍,我们就可以先想一想介绍哪个内容,做的时候的动作有哪些,列出动作流程图,然后对照流程图口头介绍即可。
这道题目,先出示怎样做的动词流程图,下面出示用了动词的具体语段。对照流程图阅读就会明白,这段话记叙了做一件事情的经过,这个过程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动词来体现。
(2)练一练,学运用
写出某种手工活动(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的动作的流程图。
拿—揉—粘—捏—贴—放—烤—涂—烤
对照流程图口头介绍活动过程。
示例:有一天,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很闷,决定捏小泥人玩。我先拿一团泥巴揉成两个圆球,把两个圆球粘在一起就成了小泥人的头和身子了。我再用泥捏小泥人的眼睛、手和脚。将手贴在身子两旁,脚贴在最底下。为了让小泥人能更结实,我把它放到火盆里烤了半个小时。之后我用颜料在小泥人身上涂上漂亮的颜,我把涂上颜料的小泥人又烤了一下,这样漂亮的小泥人就更结实了。
(3)我拓展,我积累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写活动过程的语段,读一读。
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陶罐和铁罐》)
2.(1)读一读,想想下面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读一读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段话共同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构段都是先概括写,再具体写。也就是第一句话先告诉这段主要的意思(也叫中心句),后面再具体讲这个意思;二是后面具体写的句子都用了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