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保山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 每题2分, 第6题6分, 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4小题。
①2023年春晚《满庭芳·国》唱出了漫妙“秀”。那么,颜从何而来?其芳名又是何人所取?史料告诉我们:先人们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彩,从植物和矿物中提取颜料,并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比如,玄即黎明太阳将出未出时天空的黑里透红;绿沈就是西瓜皮颜。这些“国”已不只是彩符号,还代表了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
②九州春,四方欢歌。春晚的另一节目《年锦》呈现的不再是不拘形制的“古装戏服”,而是规制正统的汉民族传统服饰。节目从历代数百纹样中精选了20款进行复原织绣,呈现了汉、唐、宋、明四朝共十六款汉服,“无一帧(jí)不美”,尽显中国女性的大气雍容与清新典雅。
③除夕之夜,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全民唱和古诗。在古今对话间,全国观众         了诗意徜(c
háng)徉的长安盛景。烟火璀(cuǐ) 璨,李白跟随熙熙攘攘的人,穿过永宁门进入千年后的长安。所有观众与李白同行,走入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         有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风雅和诗书文脉,         有着活力、创新、包容的无穷魅(mèi)力,这也是中华民族逐渐强大的文化自信。
1、文中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帧(jí) B. 徜(cháng)
C. 璀(cuǐ) D. 魅(mèi)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漫妙   B. 雍容  C. 熙熙攘攘   D. 流光溢彩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
A. 看见 虽然 还   B. 见证 虽然 但是   C. 见证 不仅 还   D. 看见 不仅 但是
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语序不当  B. 搭配不当  C. 句式杂糅  D. 缺少谓语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中,戴眼镜的载荷专家、北航教授桂海潮的出现引发了全网关注。       
①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未来争当大科学家。
②可以说,桂海潮的故事生动揭示了科学教育的深远意义。
③今天,我们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未来必然能够涌现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人才。
④来自云南的桂海潮,高二时在广播中听到神舟五号的消息,就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
⑤换言之,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A. ④②⑤③①   B. ①②⑤④③   C. ②①⑤④③   D. ②④⑤①③
6、名篇名句默写。
成长路上,我们一只眼睛看世界,一只眼睛看自己。面对万物,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我们看到了(1)“         ,        ”的莺燕争春的景象;面对个人成长,杜甫的《望岳》中我们看到了(2)“                ”的豪情;面对学与思的关系,《论语》中我们看到了(3)“                ”的思考。
二、综合性学习 (7-11题, 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明礼,在书香中成长。
7、下表是小语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的阅读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分)
调查项目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 小时
1 小时
 0.5 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8、学校将在世界读书日期间组织各班开展相关活动,请参照示例为班级设计两个活动。(2分)示例:名家作品品读会
(二) 名著阅读(4分)
请结合阅读方法和助读资料,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
9、《经典常谈》中,对古籍的阐述很吸引同学们,在阅读完后我们知道《说文解字》是由东汉的        所作;八卦相传是        画的。(2分)
10、亚运赛场上,运动健儿们以矫健的身姿,自信乐观的心态,不畏挑战的决心向我们传递着亚运精神。你认为下面哪部名著的哪个人物适合作为代表人物站上亚运赛场?请结合情节简述理由。(2分)
孙悟空《西游记》 林冲《水浒传》 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 临写与鉴赏(4分)
11、从下面图片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2分)
12、源于《诫子书》中的“宁静致远”为不少有识之士所青睐,他们挥毫泼墨,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第一幅是行书,笔画洒落有致,风格秀逸多姿。
B. 第二幅是隶书,结构古雅端整,笔意朴实淳厚。
C. 第三幅是篆书,横笔蚕头雁尾,线条匀净修长。
D. 第四幅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结构严谨有度。
三、阅读(13-24题, 共32分)
(一) (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13-14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经历,本诗是他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遇时所作。
B. 颔联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借典故人物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的埋怨。
C. 颈联充满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 这首诗融记叙、抒情于一体,能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理趣。
14、同样经历贬谪,李白《行路难》和这首诗有相似情感的抒发,请结合本诗的最后两联与李白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内容分析他们共同的情感。(2分)
(二) (10分)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在阅读中成长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薪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1) 屋舍俨然          (2) 渔人甚异之 
(3) 子骥欲更寻索    (4) 深山中有人迹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 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
17、【甲】、【乙】两文都将所见的美好景象与真实的历史人物相结合,这是运用了            的写法,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理想境地;【甲】文重点描绘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所见所闻,简单写进出桃源的部分,是一种         的写法,让我们更清楚文章的侧重。(2分)
18、【甲】文的结局和【乙】文中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有何作用?(2分)
(三)(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
          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年 旭
①故宫博物院近期推出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引发热议。该展览择取书房文化作内容,以中国书房的意涵与物象为主题,结合当代艺术家作品,借助裸眼3D、体感交互投影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古代文人书房的文化魅力。
②书房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展现场所,是文人学士的个人“道场”,他们于书房笃学论说,自书房开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历程,因此常会为自己的书房赋予“轩、斋、庵、堂、庐”等雅号。书房也是古代政治决策空间之一,清代翰林学士就通过“入直书房”参与政务,常见“书房行走”之名。上至帝王,下至普通文人,其书房中的收藏、摆设、布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反映中国古代文人情怀与风骨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