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0字5篇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0字1
今年暑假,我认真阅读了《三国演义》一书,颇有感慨,故作此篇。
《三国演义》是由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作。小说写的是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小说取材于像《三国志》之类的史书和民间的三国故事。《三国演义》前八十回表达东汉末年,各个军伐之间的混战,后四十回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他们之间互相吞并,明争暗斗,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曹操、刘备、孙权在这段时间里招兵买马,广纳贤才。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从而统一了北方。孙刘联军又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国之间尔虞我诈、互相争斗。后来,司马懿夺取魏国政权,他的儿子司马昭建立了晋,相继灭掉蜀吴两国。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三国演义》的作者通过对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忠义仁慈,诸葛亮足智多谋,吕布有勇无谋,曹操阴险狡诈,周瑜气量狭窄,司马懿诡计多端,关羽忠诚正直,张飞脾气火爆,刘禅昏庸无能等等。我认为在故事中作者对刘备和曹操的人物描写最具有特点。
刘备是一个爱民、仁慈、忠义、能任用人才的人。他爱戴人民,也深得人民的尊重,他始终坚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与曹操作战失利后,他带着满城百姓一起出逃,百姓也很情愿跟着他。
刘备待人仁慈、宽厚,在刘表病危,想把荆州让给刘备时,刘备却不忍接受。由此可见刘备的爱民和仁慈之德。在刘备几十年的征战中,他打的都是兴复汉室的旗号,只要有人投靠,他根本上都接受,人们对此都感慨万分。由此可见刘备的忠义之道。刘备求贤若渴,在第二次去诸葛亮的草庐之后,他的部将都以为诸葛亮没有才能,认为诸葛亮不敢见刘备,劝刘备不要去了,但刘备执意要去,才得到这个百年不遇的奇才。由此可见刘备的任人唯贤之心。刘备不愧为一代贤君。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典型的反面人物,被写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人,大家都称他为汉贼。曹操一生干尽了坏事,但他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去掩盖自己,把自己装成一个好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是为了得到天下,取代汉朝,但他却说自己是为国家除害。他为了防范别人行刺,在侍者给自己盖被子时,杀死了侍者,却假装不知道。他还是一个奸诈的人,他的军队因粮少而抱怨,就把仓官杀了,并说他盗窃官粮,就此来军心。这些都呈现了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思想。但从历史上看曹操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后来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根底。曹操堪称为一代枭雄。我们现在虽然距三国时期将近有20_年,但三国的历史还是很值得我们研究,《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仍然值得我们去借鉴。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0字2
在夏至的尾巴与马上迎来成熟的秋季的交接之际,我们通过了
一本不厚不薄的书,穿越了时空缝隙,在一个个古朴的文字间结识了一饱受争议的英雄豪杰,他们或许被人高声歌颂,也或许被人以刻薄的语言所嘲讽,但是或悲或喜的结局也为他们各自或短或长的人生点上了或轻或重的最后一笔。
同一本书,同一个故事,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人看到的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我看完一本《三国演义》后,我特意上网搜索了关于关羽的各种评论,有人说他居高自傲,有人说义气凌云,也有人说他椎鲁。其实这都是他。
然而最令我刻苦铭心的还是那个豪放自傲的他。在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而袁绍对此毫无对策时,关于主动请缨。却因身份卑微而被人轻视嘲笑时,他毅然潇洒的以他自己的方式回应他们恼人的轻藐。不轻不重的一掷,地上人头,桌上温酒,立者,傲慢,自信,不可一世。
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历来被人所赞扬的精彩片段,无需过多的描写却能让人不禁浮想到他打斗时坚强有力的风姿。
在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时,关羽手上皮肉绽开,白森森的骨头,哗哗直流的血,观者都寒心,而他却可与兄弟喝酒吃肉,谈笑下棋,沉着豪放的笑声掩盖住黑血滴落的声音。那种对痛楚无下限的极度忍耐,是需要多么坚决的意志才能做到的?他的这种豪豁与淡定是我最想摘取的星辰。屋外细雨飘飘,屋内喧
哗不断,桌上一滩血,石地斑斑红,坐者,谈笑自若,置身事外。
在曹操惨败赤壁之后,狼狈逃经华容道之时,无路可逃的曹操
只能请求埋伏在此的关羽念及往日情分放他一马。书上写的皆是重情重义的他“心一软”,便放了曹操。而为什么不是“经过了强烈的思想挣扎”,他放了曹操。或许在我们这些早就熟知结局的人看来,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等于为自己生命的终结下订单,但在我看来去不尽然。正是这份重情重义造就了他光芒明亮的一生,这份纯粹的性情也许把他引进了一条注定悲剧的路,但是却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启迪——独属于英雄的情义与坚持。竹林萧萧,微风飒飒,骑者,脸凝重,眉头紧蹙,默然颔首,背身离去。
在麦城,在他最后一场战役,不敌的他被曹操和孙权联手杀死。
他的一生,忠肝义胆,诚信磊落;叱咤风云,孤高自傲。想通过浅薄的语言感受到一代英雄的喜怒哀乐,看看他的身姿,听听他的笑声。盼望以此读到他的傲慢,坚强,坦淡,重情,能在夏日的某个午后忆起他的种种,然后坚决自己的信念,毅然往前,无论过失,若他一般。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1000字3
暑假之余,我一口气看完了《三国演义》。读完此书,我受益匪浅,最深刻的理解是:在广袤的世界,
少年应有“胆”有“识”。
《三国演义》乃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里面,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令人神彩飞扬的情节,化不可能为可能,绝处逢生。把人物的个性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把情节安排得稳稳当当,把一个个场面描述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它深深的在我心里印上一个烙印,
即使现在我都记得一清二楚:那“丹凤眼卧蚕眉,面如蚕枣,青龙偃月刀,过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心胸狭窄的周瑜,长厚的鲁肃等人交错在一起,引发一串串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如火烧赤壁、连环计、空城计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
看过此书后,掩卷沉思,全文最酣畅淋漓的莫过于“长板坡单骑救主”,每次读到这一段,总会热血沸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氏,白袍银甲,白马银。当时战场炮声隆隆,军号声声,旗幡招展,尘土飞扬,曹操的大军已经杀到。赵云若再冲营救主,肯定有去无回,但他还是再赴曹营,传奇他单匹马曾挑翻曹军五十四员大将,冲破曹军十万大军,连曹操都对它爱惜有加,只允活捉,不得杀害。赵云的名字也因此轰动了整个曹营。
分析原因,他的成功不仅决定于他的忠义,还决定于他的英勇无畏。我们在生活中,不但要有真本领,还要有像赵云一样的真气节,真胆识。记得有次体育课,做腹部围绕单杠时,我可怕了,我可怕摔倒,
我可怕做不好被嘲笑。就在此时我心中的那个烙印,显在我的脸上,让我如凶狠的雄师,有羚羊跃崖般的勇气。我赢得了大家的掌声。这不正缩小版的赵云的“胆”吗?
我们不仅要学会“单匹救主”的赵云的“胆”,而且还要学诸葛亮的“识”。
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一万支箭。在当时的周瑜和现在的我们都是空想,这简直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