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八回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第八回读书笔记 1
读书笔记摘抄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读了《三国演义》第一回,张飞、关羽、刘备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承诺,答应了别人的事,就应该做到。
  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有时也总会答应朋友的事,但我们总会不放在心上,只觉得这是朋友的事,耽误一下没关系。朋友此时心中不仅仅着急,更有气愤,很有可能不再是朋友了。
  为了我们的友谊能更深,我们一定要把答应朋友的事认真完成,只有这样,朋友才是永远的朋友。
第二回:张冀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这一回主要讲了:张飞用柳条痛打督邮,但在仁慈的刘备的劝说下,仍旧停下了,以及何国舅谋诛宦竖。我觉得张飞和刘备俩兄弟的性格截然不同,从“性发”、“大怒”、“咬咬钢牙”、“滚鞍下马”、“早”等词中可以看出张飞的性子比较急,比较鲁莽,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义气的人,要不刘备受了点小委屈,被人家诬蔑,他怎么会挺身而出,为兄弟两肋插刀呢?再来说说刘备,他是个十分纳贤的人,但他实在是太仁慈了!就连一个对自己有害,想害自己的人都一视同仁,也是那么仁慈,那可怎么行呀!就算要帮助别人,那也得是就对自己无害处的人,不是吗?我们现在还小,还在成长,我们可千万不能太鲁莽,同时也不能对人太仁慈。
如果太卤莽的话,就可能会失去许多朋友,如果太仁慈的话,那么被你帮助过的人就会得寸进尺,使你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第三回: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读完第三回,自己感到非常的气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尊重师长,孝敬父母。而吕布却因金银珠宝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身外之物杀死自己的父亲(虽不是亲生父亲,但不是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以看到吕布的品德是何其低劣!张飞怒骂其“三姓家奴”真是骂的准确。最后吕布被曹操所杀真是死有余辜!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有操守!不能因外物,而使自己留下千古的骂名。做人人品应像关羽,对自己的兄长衷心耿耿,即使曹操再怎么以荣华富贵诱惑,也不改自己的选择!
对自己的朋友一定要忠诚!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在我的印象中,曹操是一个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的人,值得称颂的就是他能够任用贤能。
但在这里,曹操为了国家,为了正义向董卓献刀,想除去他,他的勇气让我非常地佩服,并非我想象中的“坏”,他还有正义的一面。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身上都有他光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的一面,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做错了一件事就向他宣判死刑,应该全面、理智地看待人和事物。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这一回主要写了袁绍与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诸侯结盟,一同讨伐董卓。他们刚与董卓开战,就损失了两员大将。此时,关羽挺身而出,用青龙偃月刀一刀斩了那人。之后,董卓手
下吕布前来挑战,被刘、关、张三人杀退。
我的感受:团结力量大。因为袁绍在结盟前的兵力很薄弱,而结盟后,他就得到了上万的兵马。还有,一开始是张飞一人在大战吕布,久战不胜,关羽和刘备来战后,吕布就支撑不住了。
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这回讲的是董卓因为吕布战败,于是迁都长安,在洛阳大肆屠戮,孙坚救了宫阙之火,无意间发现了玉玺,于是拿着玉玺背约回江东去了,而袁绍等人不肯追袭,害的曹操战败。于是众诸侯散伙。
本回中,袁绍是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领导,即使拥有先天的优越条件,人才也纷纷流失,也留不住曹操。
  曹操是一个有血性的男子汉,有勇有谋,只可惜,多了一份鲁莽。
  孙坚意外得到了玉玺,但被袁绍收买的江夏八俊追杀。
福祸相依,你所以为的福,或许就会给你带来灾难。有时候勇敢舍弃一些不太必要的东西,才是可取之道。一时的屈让,只是为了以后。
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主要写袁绍打着讨伐叛逆的旗号,但是却无忠君爱国之心,赵云这匹千里马无安身之处,好不容易遇到公孙瓒兵败,被赵云救出,可惜公孙瓒不识人,并没有重用赵云。后来赵云终于遇到了他心里的明主——刘备。
  刘备能成就大业,是有原因的,他善于发现人才,留住人才,这很关键。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王允为了除汉董卓贼牺牲自己的义女貂蝉,将义女貂蝉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吕布中计和董卓反目成仇。貂蝉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最终使吕布杀掉董卓。
本回表现了貂蝉的胆识、智慧,王允的忧国使计,董卓吕布的好、贪婪、昏庸。
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读了第九回我明白了王司徒的聪明才智,也明白了吕布只不过是个反复无常,三姓家奴的小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在受禅台将董卓刺死,也是为了貂蝉,说明吕布还是个好之徒。后来,吕布在白门楼被擒,曹操问询刘备怎么处理吕布,刘玄德对曹操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说明老背叛人没有好下场。
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这回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举荐之风。荀彧举荐了程昱,程昱举荐了郭嘉,郭嘉举荐了刘晔,刘晔举荐了满庞、吕虔,二人又共同举荐了毛玠。这种连环举荐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令我感动。现在,有些人嫉妒他人的才能,不愿意举荐他人,这点就应该跟古人学习。
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感悟: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皆为有德行之人,北海孔融受困,先有太史慈报恩来救,后有刘备仁义来援,击退黄巾军余党管亥;然后刘备孔融又合兵救陶谦。
2、“团结即力量”:孔融有刘备来救,击败管亥;陶谦有孔融刘备来救,使曹操退兵。如果孤军作战,必定战败。
  3、武将谋臣的重要性:吕布与曹操大战,许多武将谋臣参与其中,起到关键作用,陈宫献计夺兖州,荀彧、程昱用计守城,还有郭嘉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武将方面,吕布有张辽臧霸高顺等,曹操有典韦夏侯惇乐进等,都是能征善战之人,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三国演义 读书笔记在第十二回中,曹操中了陈宫之计,进了濮阳城被一把大火烧得大败。回寨后,他手下的大将拜伏问安,曹操仰面大笑说:“我中了匹夫之计,我必当破之。”于是曹操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令只将计就计:诈言我被烧伤,已经身死。布必引兵来攻。我伏兵于马陵山中,候其兵半渡而击之,布可擒也。”于是令军士挂孝发丧,假说曹操已死。曹操死了的消息一传出来,早有吕布的密探报告给了吕布,于是吕布大喜,自以为自己的计谋已成功,于是立即点起军马,杀奔马陵山来。刚到操寨,一声鼓响,伏兵四起,吕布大败。亏得吕布勇敢,才免一死,吕布曾设“火烧曹操”一计,目的是想烧死曹操后再袭击曹营,可谁知曹操只烧伤并未烧死,曹操想报复吕布,于是将计就计,就吕布的计再设一计,放言自己已死,中了吕布的
计谋。吕布自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于是出兵攻曹营,结果大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