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乐
【高考作文素材1  关于文明礼仪
一、可以借鉴的标题
的魅力》        《在文明的天空下》      《让文明之花常开》
《生活因文明而精彩》    的真味》        《做文明的守护者》
二、格言警句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左传
4、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 ——儒贝尔
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女人花 歌词管仲 
6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鲁迅
三、关于文明的比喻
1、文明是一支笔,史笔千秋写下五千年的中华传承;文明是一本书,史书厚重记载五千年的记事编年;文明是一幅画,水墨丹青描绘五千年的跌宕起伏;文明是一面镜子,以镜为鉴方能涤清灵魂的污淖。
    2、文明是存在于每个人心底的光。这光是灯,照亮前行的路;这光是篝火,温暖雪夜的旅人;这光是太阳,祛除世界的黑暗。
 
四、典型论据
1.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2. 【国人旅游恶习】在风景区刻字,没有人比中国人更有悠久传统,大师兄孙悟空堪称到此一游鼻祖。然而,这种随意随地乱涂鸦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文物,也严重影响景区风貌。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闹、大声接打手机;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不讲卫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冲厕所.大庭广众脱鞋脱袜、打赤膊、衣冠不整;不讲秩序:坐车购物时争抢拥挤、插队加塞
3.【李鸿章吐痰】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五、文明的特点和价值
1、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高贵、是修养、是礼仪、是风度。
2、文明者必定远离粗鄙,远离庸俗,情趣高雅,言行文雅。
3、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为人粗鲁,意味着忘去了自己的尊严”。文明的本质是一种情怀,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4、法国作家阿莫罗说,“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时刻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减少言行上的过失,对待他人谦恭而有礼,那么普天下的人就会敬爱你如同手足。
5、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清晨问候他人时的那抹祥和的微笑,文明是捡起垃圾时的那个美丽的弯腰,文明是面对红灯时温文尔雅的停步,文明是看见老人上车后温情热忱的让座,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文明是一方有难时热情慷慨的伸手,文明是唇齿间蹦出的那声亲切的“您好、请、谢谢、对不起······” 
6、文明也许是一米宽的的距离,或是一点耐心的等待,或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或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7、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孔子亦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道德永远都是令人心怀敬畏的力量。
    8、人乃万物尺度,对良知的追求,对道德的敬畏,对弱者的悲悯,对异见的宽容,这些永世传承的崇高信仰,是潘多拉盒子里留下的最后一样礼物七年级历史手抄报--希望。希望一直都在,它一直在守护着我们的灵魂,守护着我们心灵的净土,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行。
六、如何看待传统文明礼仪
当前,一些地方在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主题活动,打造“成人礼”“开笔礼”“中华传统婚礼”“敬老礼”等民俗礼仪活动,受到人们的欢迎。但也有人认为传统礼仪在现代化的今天已经过时,已经是明日黄花。
【评论】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礼制、礼俗的合理内涵历久弥新,可以从中发掘中华文化的精气神、发掘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例如,祭礼是培养民众敬畏感的重要方式,成人礼是提升青年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二者都是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历史不能复制,精神却可以传承。把握中华礼仪文化的精神,发挥中华礼仪文化的现实效用,有助于擦亮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七、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整理话题及顺序
台湾歌曲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1、文明礼仪
2、仁爱友善
文明作文3、公益慈善
4、诚实守信
5、感恩回馈
6、信念理想
7、爱国爱家
8、敬业奉献
9、进取务实
10、平等公正
11、勇气毅力
12、自强自立
13、责任担当
14、自由法治
15、勤劳节俭
16、理性认知
17、个人集体
18、继承创新
19、利与义
20、知与行
21、和谐自然
·····22、文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