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仙⼈掌》[马达加斯加]雷佩⾥伏罗
马达加斯加风光
雷倍⾥伏罗【简介】
J.雷倍⾥伏罗(1901-1937)马达加斯加现代诗歌的奠基⼈,⽤法语、西班⽛语、马达加斯加语写作。他的诗作想象丰
富、开阔,形象鲜明,富有个性,代表作品有《茫茫森林》(1927)、《⼏乎是梦幻》(1934),后者在艺术上最为成熟,
颇有象征主义⾊彩。
代表作品有:黎明仙⼈掌
仙⼈掌》原⽂
《仙⼈掌》原⽂
⼀只只线条分明的⼿
托着花朵伸向蔚蓝的天空
⼀只只⽆指的⼿
任风⼉摇撼,岿然不动,
⼈们说,有个隐秘的源头
来⾃它们不受污染的⼿掌。
⼈们说,在南⽅边陲,
这隐秘的源头
滋润了⽆数个部落,游牧的部落,
滋润了成千上万头牧⽜。
⼀只只⽆指的⼿
从⼀个源头萌发伸展,
⼀只只线条分明的⼿
为湛蓝的天空加冕。
⽽这⾥,当城市的两侧依然葱绿
如森林⾥掠过的⽉光,
仙⼈掌仍孤零零地留在亚莱夫⼭
如蹲伏的雄⽜,犄⾓凛然向上。
在那⼭⽺望⽽却步的陡壁,
它隐藏着,保卫它们的源泉,
这些“⿇风病⼈”呵
却将鲜花怒放。
如果你想寻觅夺去它们⼿指的病根,
那就进⼊它们故⼟的洞⽳⾥。
那病根⽐夜⾊更隐蔽,
   ⽐曙⾊更神秘,
你与我都难以识别。
是⼟地的⾎液、⽯头的汗⽔
以及风的精华
在这些⼿掌中汇合⼀起,
消融了它们的⼿指,
现代诗歌赏析绽开了⾦⾊的花朵。
(周国勇、张鹤 译)
【赏析】
《仙⼈掌》是⼀⾸寓意深厚的抒情诗作,诗⼈在这⾥赞美的不仅是仙⼈掌的美丽和顽强精神,更是对⾃⼰的民族乃⾄整个⾮洲各个部族的精神的赞美。在⾮洲,⽆论在怎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都可以到仙⼈掌的⾝影,它翠绿的形体、娇艳的花朵给⾮洲⼤地增添了⽆限的妩媚和⽣机,象征着⾮洲⼈所特有的乐观向上、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仙⼈掌像⼀只只线条分明的⼿掌,托着娇艳的花朵伸向蔚蓝的天空,那没有⼿指的⼿掌,任凭狂风肆虐,坦然地坚守着⾃⼰的那⽚⼟地,岿然不动。⼈们说它们⽆可撼动的⼒量来⾃⼀个隐秘的源头,来源于它们那不受任何污染的⼿掌;⼈们还说,在南⽅边陲地带,仙⼈掌那隐秘的⼒量的源头,滋润了⽆数个游牧部落的⽣存,滋养了成千上万头牧民的⽜马。⾮洲⼤地上的仙⼈掌,像⼀只只没有⼿指的⼿掌,从同⼀个源头⽣长,发展壮⼤,那⼀只只线条分明的⼿,托着鲜花伸向天空,像是要为湛蓝的天空加冕。当现代⽂明的都市在这⾥⼀座座建起的时候,城市周围的草地被保养得⼀⽚葱绿,如同⽉光照在森林⾥⼀样泛着莹莹的绿光。⽽仙⼈掌却孤零零地留在了亚莱夫⼭上,可它们依然⽣机盎然,如同蹲伏着的雄⽜的犄⾓⼀样凛然向天,不可侵犯。在那连⼭⽺都望⽽却步的陡峭崖壁上,它们尽情地绽放着,它们在那⾥隐藏着、保卫着⾮洲⼤地上各民族的精神源泉。尽管在现代都市⽂明中,它们像“⿇风病⼈”⼀样被⼈们隔离、被⼈们抛弃在遥远的荒野⾥,然⽽它们并不⽓馁,依然向天空尽情绽放着鲜艳的花朵。如果你想探寻它们为什么没有⼿指的根源,那就深⼊⾮洲⼤地的内部去吧,在那古⽼的洞⽳⾥,那历史的根源⽐夜⾊更加隐蔽,⽐黎明的晨曦更加神秘,⼈们很难辨认出它最远古的模样。但你可以知道的是,是
⾮洲⼤地以及它的河流、岩⽯和⾬⽔,还有风⼉带来的上天的信息和种⼦,所有这些混合在⼀起,造就了仙⼈掌的形体,消融了它们分散的⼿指,让它们把⼒量紧紧地攥在⼿⼼⾥,从⽽才能在它们的⼿上绽放出⾦⾊的花朵。
诗⼈在诗⾥融进了许多现代理念,有着对现代⽂明与⾮洲古⽂明的冲突的思考,也有着对民族之根的追寻和认同,还有对⽀撑着⾮洲各民族世世代代在恶劣环境下艰苦奋⽃、快乐⽣存的共同的民族精神的赞美。全诗共五节,第⼀节诗⼈就开门见⼭地把读者引向对⽀撑仙⼈掌在恶劣环境下顽强⽣存的根源的追寻,这同时也是作者对于⾮洲古⽂明的⽂化根源的追寻。第⼆节诗⼈进⼀步引申诗歌的主旨,把仙⼈掌所具有的精神与⾮洲东部各部落民族的⽂化精神联系了起来,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化内涵和历史神韵。第三节⼜回到仙⼈掌本⾝的意象来,再次观照它所蕴含着的精神价值。第四节诗⼈把现代都市⽂明与⾮洲古⽂明之花进⾏对照,揭⽰出⾮洲的民族精神并不在现代都市中,⽽在已经被⼈们远远抛弃的⾮洲原野上。最后⼀节是作者更深⼀层的思考:形成古代⾮洲⽂化精神的根源在哪⾥?它有什么样的缺陷?⽽造成这种缺陷的根源⼜是什么?雷佩⾥伏罗在最后⼏句诗中强调,正是⾮洲⼤地上所特有的环境、⽓候造就了仙⼈掌,也即是⾮洲各部落民族那种纯洁、顽强⽽⼜怡然⾃得的民族性格。
这⾸诗以仙⼈掌这⼀意象为中⼼,把诗⼈⼀系列的思想⽕花串联了起来,从它的形象联想到它的精神价值,再由此联想到⾮洲各部落的民族精神,进⼀步思考这种民族精神形成的根源及其与现代⽂明冲突的原因。尽管全诗五节的主旨各不相同,但由于都借助于仙⼈掌来展开诗情思绪,⼜形成了⼀个浑融的整
体。(杜绣琳)
编辑:⼭间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