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
一、基础考查
A.那堪(kān) 今朝(zhāo)
恬淡(tián) 从兹去(cī)
B.寰宇(huán) 独处(chǔ)
知否(fǎo) 吾和汝(rǔ)
C.和云翥(zhù) 角(jué)
解数(xiè) 愁丝恨缕(lǔ)
D.扁舟(piān) 给予(jǐ)
搜罗(sōu) 天涯孤旅(lǚ)
解析:选D。A项,“兹”应读“zī”;B项,“否”应读“fǒu”;C项,“缕”应读“l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
兹:此 堪:忍受
B.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恨:仇恨 零:下落
C.知误会前番书语 人有病,天知否
书:信 病:指内心隐痛
D.今朝霜重东门路 凄清如许
今朝:今晨 如许:如此
解析:选B。恨:离愁别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多穷多弱,中华民族从没有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在蹉跎岁月中所铸就的“中国梦”,必将在历史的拐角处绽放。
B.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C.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寒,对别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随遇而安。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现代诗歌赏析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D.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秀可餐,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这是对食物的亵渎。
解析:选C。A项,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应该用“艰难岁月”。B项,各尽所能:各人尽自
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C项,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使用正确。D项,秀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使用对象错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的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①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②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
③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
④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⑤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
A.①③⑤④② B.②④①③⑤
C.③①④②⑤ D.④③⑤①②
解析:选C。根据最后一句“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及后三个横线处的标点可知最后两个空填②⑤。前面三个空按先介绍风格再阐释的顺序应为③①④。
二、课内阅读
阅读《贺新郎》,完成5~6题。
答:
答案:词人热切期望着在不久的将来夫妻重新团聚,比翼双飞,共为革命做贡献。短短六个字,融入了词人无限的深情和美好的愿望。
6.比较下面几句词,分析的词句与其他词人的词句所表达情感的异同点。
凭割断愁思恨缕。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答:
答案:相同点:的离愁和其他词人一样多。不同点:其他词人将自己的所有情感都集中在个人的愁苦上难以遣怀,即使是一代君主李煜也难以走出个人的苦闷。则要坚决割断这满腹的愁思恨缕,全身心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中,表现出决然的革命情怀,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7.词中写梅,为什么多次提到春天?
答:
答案:①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②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词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③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8.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答案:“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了梅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词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虞美人 寄公度
舒 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一枝梅②。
【注】 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寄我江南春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词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词人内心的凄凉。
D.“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解析:选C。C项,不是拟人手法,“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从视感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寒”表面写天气,实指词人心境。
10.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
答案:第一问:本词表达了词人罢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不仅表达了对他乡友人的思念之情,更表达了自己想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
第二问:①词人直抒胸臆,“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独一生。②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③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定会给“雪满长安”的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词人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④虚写(或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想象),下片后两句设想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念友情深)。
四、语用创新
1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对供选择的汉字的文化意蕴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分析所给例句,明确其写作思路,以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对汉字、诗句、修辞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最后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相关词语连缀成一段文字。
答案:(示例)“山”在甲骨文中像矗立在地平线上的峰的线描,“山”在“宗”的上面就构成“崇高”的“崇”。“山”在中华文化中是高大、稳健、仁爱的象征,故有“仁者乐山”之说,“山不厌高”则表现了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和气度。
12.欣赏下面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①突出景物特征;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不超过80字。
发布评论